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花餐琐记(散文)

精品 【流年】花餐琐记(散文)


作者:詹文格 童生,56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96发表时间:2017-01-14 13:24:25


   惊蛰刚过,河岸的柳枝已露出芽尖,我抱着相机,蹲伏在河边,等待最后一趟乌篷。突然发现脚下一条红色的蚯蚓,正用力拱出泥土。蚯蚓抻拉着皮筋一样柔软的身体,它的表皮闪着泥土的光泽,一抻一缩,显得颇为费劲。蚯蚓努力了很久,后半截身子还是没能滑出,我赶紧退后一步,给它让出一条通道。
   蚯蚓是泥土的耕耘者,药书上称为“地龙”,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益肝祛风、止咳平喘、舒筋活络、通利小便的功效。它藏而不露,喜欢地底的世界。
   蚯蚓从生到死,从不离开土地,它的一切与泥土相关,怪不得我在蚯蚓身旁闻到了春泥的芳香。而我作为农民的儿子,双脚失去泥土的滋养,长期接不到地气,皮鞋袜子把脚包裹得如灵魂一样苍白。
   从河边返回,快近晌午,为避开车马喧闹的大街,我钻进那条久违的小巷。小巷像一口幽深的古井,存储着斑驳绵长的时光。在巷子深处,兀自横立一堵院墙,朱墙褐瓦,簇拥着一块木质招牌,上书“花餐”二字。我赶紧端起相机,对准招牌,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发现“花餐”二字在取景框里挤眉弄眼,当时心里忍不住忽闪一下,随之脚步也跟着慢了下来。“花餐”,两个极为平常普通的汉字,猛然间组合在一起,像一对老夫少妻,散发出一种暧昧之感。
   巷子幽深,但并不空寂,两端分别连通不同的主干道,不时有来去匆匆的行人。在花餐的招牌下,我偷偷打量着过往的行人,发现大都一脸错愕,特别是一些中年男子,眉眼间掩藏着疑惑不解,甚至还有想入非非的成分。
   突然身后响起踢踏踢踏的脚步声,我不由回头张望,只见一男子边走边打手机,脚步虽然匆忙,但一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却在骨碌碌转悠。
   巷子逼仄,出入者几乎擦肩而过。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汉子迎面走来,目光交会,相互扫了一眼,然后又迅速闪开,露出一种心照不宣的表情。路过草编门帘,侧目探望,瞟一眼春光乍现的花厅,想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身姿。也许未到午餐时间,厅内一派清冷,除了几张仿古方桌,一排圆凳之外,别无他物。
   我喜欢这种穿街过巷的感觉,每当走完一条幽深的巷道,便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古老的巷道像一根直肠,穿巷而过的人就如食物,一步一步在肠子里蠕动。肠子一进一出,大部分时间都是通畅的,偶尔也会堵塞,那多半是因为大街上有城管行动,作鸟兽散的商贩成了受惊的小鹿,四处奔突,就如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出现了肠道梗阻。
   有些小贩熟悉地形,经验老到,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功,行动异常机警,只要有风吹草动,一闪身就钻进了小巷。
   由此一来,巷口边成了最安全的地带,成了众贩必争之地。我回头看看巷口,果然蹲着几个小贩,抱着篮子,嘴里不停地喊着土鸡蛋、土鸡蛋!精明的顾客低头扫了一眼,摇摇头,走了。没走几步,在一位农妇跟前停了下来。农妇手提竹篮,满脸红润,像一朵刚开的山茶。她鞋面沾满泥土,额头渗出一层细汗,能看出她刚赶过长路,身上还带着风尘。农妇轻轻放下竹篮,目光从远处收回脚下,将一篮鸡蛋悄悄挪到身后。她低着头,神情犹疑,在城门市井中显得局促不安。农妇有些胆怯,因为她看到周围的小贩满脸怨怼,有两个还愤怒地朝她瞪起了眼睛。
   农妇只好摆出另一只篮子。正是开花的季节,布满花蕾的菜凤闪着水灵的亮色,黄花绿叶飘出一股田野清风。农妇的衣襟微微敞开,发尖上挂着几缕花瓣,胸前留有两块奶渍,那是哺乳期的痕迹。花香混合着奶香,使空气变得淡雅柔和起来,在特有的芳香中,小贩的情绪好像被母性征服,变得安静平和起来,我拿出相机赶紧抓拍了这个镜头。
  
   二
   花是植物的秘语,万物花开的季节,那是植物心情最好的日子。可是对一朵花而言,人类总是显得不解风情:视觉落俗,听觉迟钝,嗅觉麻木,行为缺乏蜜蜂般细腻,举止没有蝴蝶的灵敏。我羞赧于有识文断字的能力,对简单的“花餐”二字,竟然完全曲解,甚至用花餐去类比花酒,在巷子里暗自意淫。如此揣摩花餐,想象花事,真是有辱斯文!
   花餐,顾名思义,是用鲜花佐餐,拿花儿说事,与人无关。在车马喧闹的街市,抛开已腻味的大鱼大肉,进入一家以鲜花为食的餐厅,闭目遥想,准让人赏心悦目,唇齿留香,颇有望梅止渴之妙。以花入馔,在我国早已有之,餐菊这种古老的雅事在《诗经》《离骚》中就有过记载。清代《群芳谱》中说得更加详细,列举了五十八种花卉和野菜的食用方法。
   虽然离开乡村多年,可每到春天,我就会梦回山野,倾听万物开花的声音。老宅的后园是一片花海,从年头至年尾,草木花卉轮番亮相。桃花、李花、枇杷花、柚子花、橘子花、板栗花、石榴花、枣花……这是一些与果实有关的花卉。而黄花、韭花、蒜花、芥菜花、油菜花、薄荷花、百合花、芹菜花、芙蓉花、南瓜花……这些是与蔬菜相关的花卉。无论是草本,还是木本,只要到了开花的季节,就连花下的枝叶也变得风韵妩媚起来。我一直不喜欢“落英缤纷”这个词,那是风雨过后的伤感,花瓣飘零,剔红满地的愁绪与悲凄。后来读《红楼梦》,在黛玉葬花的场景中得到了印证,曹雪芹写下让人揪心的《葬花词》,托物寓意,借花喻情,运用“葬花”二字,那神来之笔何等高明!
   同样是一朵花,在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眼里,那花具备了另一种意味。习惯于春种秋收的乡里人,对鲜花的态度与城里人明显有别。极少务虚的乡里人对花的评判轻视形式,重于内容,极少把花枝编成花环,戴在成功者头上。无论多么艳丽妩媚的花朵,他们都不会矫情地去赞叹歌吟。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花的用途:究竟适宜入食,还是入药。而城市居室狭小,可供花卉生长的空间十分有限,植于阳台窗台的几盆花卉,视为爱物,每日洒水松土,修枝整叶,连珍爱还来不及,谁舍得将它佐餐烹炒?谁会把它摆上餐桌?假如真把水灵鲜嫩的花骨朵掐进油锅,那无异于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再嘴馋的人也不会冒出如此愚蠢粗俗的念头!
   在乡村,食用鲜花绝对算不上是一种奢侈生活,只视为草根阶层的享受,视作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恩赐。植物学有记载,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会开花。春华秋实几乎是植物共同的属性,每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往复轮回,直至枯竭终老。在植物世界里,只有无果的花,而没有无花的果。人们熟知的无花果,其实那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它并不是无花之果。无花果不但有花,并且还有许多的花,只不过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罢了。我们平时食用的无花果,并不是无花果真正的果实,而是它的花托膨大形成的肉球,无花果的花和果实藏在肉球里面。所以无花果“看似无花却有花”,这种花在植物学上属于“隐头花序”。无花果与其他植物一样,也是通过开花、授粉、雌雄配子结合而发育成果实的。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不少花神花仙传说,比如“牡丹花上一只鹅,飞来飞去看外婆”,这种儿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但真正将花神花仙具体化形象化,那还得归功于一部名为《花仙子》的日本动画片。这是改革开放后进入我国的第一部日本动画,亦被称为魔法少女类动画的元老级作品。该动画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众多国家播放,曾在我国两岸三地刮起过一阵少女风潮,成为70、80、90后孩子童年记忆中最为深刻的记忆。《花仙子》宣扬人性的真善美,讲述继承了花仙血统的少女小蓓旅行世界各国,寻找能带来幸福与快乐的七色花的故事。看完《花仙子》,处在花季雨季的新一代都这么认为:如果能变成花仙或花神,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第一次知道花的作用是母亲重病期间。当时乡间的医疗技术还十分落后,在梨花满坡的时节,母亲进入了病危。为了抢救母亲,父亲托人请来一位老中医。银须飘冉、仙风道骨的老中医成了母亲最后一线希望。老中医伸指把脉,双目微闭,脸色凝重,从他的神态中可以判断,母亲病情已非常危急了。把脉后开出药方,让我们火速赶往镇上抓药。当时派我和姐姐一同去镇上抓药,可我们药还未抓回,母亲就已离开了人世。
   站在母亲床前,姐姐搂着那一大包药,我捏着大包之外那一小包药引,姐弟俩抱头痛哭……
   母亲永远走了,从此我记住了小包里的药引,记住了藏红花这个药名。很多年之后,我从一本图文并茂的医书上看到了藏红花的图片,知晓藏红花又名番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属西南亚原生种,最早在希腊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我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的治疗。
  
   三
   母亲过世后,外婆也一病不起。那天我和细姐翻山越岭,到十几里外的村庄看望外婆。开始劲头很足,一路上又蹦又跳,随着山势开始陡峭,渐渐感觉体力不支,后来更是又累又饿,干脆一屁股坐下来,歪倒在草丛中,再也不愿起来。细姐又哄又劝,可我就是不愿起身,一会说是肚子饿,一会说嘴巴干。细姐见我不愿走了,她也只好坐下来,陪我歇了一会。
   正是映山红绽放的季节,山间的云雾刚刚消散,漫山遍野一片花海。细姐灵机一动,跑上前采来几束开得正艳的映山红。她熟练地摘下花朵,拔掉里面的花蕊,然后送到我嘴边,让我尝尝。开始我怎么也不敢尝,见她接连嚼了好几朵,而且嚼得有滋有味,我这才半信半疑,小心翼翼地嚼起来。没想到映山红真能吃,而且入口清爽,甜中带酸,既充饥,又解渴。不一会,我就吃完了一束,从此才知晓映山红不仅烂漫如火,而且还是挺不错的一种美食。
   尝过鲜花之后,感觉一下子神清气爽起来,通往外婆家的路好像显得比先前平坦短促了许多。一路上听细姐给我讲哪些花能吃,哪些花不能吃。我记住了房前屋后常见的黄花、菊花、百合花、栀子花、鞋子花、芙蓉花、金樱子花、南瓜花、米汤花。当时这些花大都没有尝过,只知其形,不知其味。几年后父亲娶了继母,精于持家过日子的继母常常给我们来一顿山野美食,其中就有叫不上名字的花卉。
   食花是一件颇有讲究、颇有学问的事,就像神农尝百草,后人所获的经验都是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任何美食都是以安全第一,不能被其漂亮的外形所迷惑。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能入食,就像蘑菇,有毒和无毒极难分辨,如果仅从外形上看,有时毒蘑菇比无毒的还要素雅洁净,用手掰开芳香扑鼻,烹炒后鲜嫩可口,这种毒充满了险恶。
   大自然中不乏恶之花。多年前,我在某科研所的植物园里见识了罂粟花。那是一种周身充满阴险与冷艳的花卉,它每一次的绽放都昭示一种罪恶。人们最初发现它具有药用价值的时候,它的魔性便得到了释放,就像《一千零一夜》里渔夫打开的魔瓶。据药典《本草》记载:“功极繁茂,三四月抽花茎,结青苞,花开则苞脱,大如盆盏,罂在花中,须蕊裹之。花大而艳丽,有大红、桃红、紫红、纯紫、纯白色,一种而具数色。花开三日即谢,而罂在茎头,上有盖下有蒂,宛然如酒罂,中有白米极细。又名米囊花、御米花。”
   这样的花卉让世界多了一种疯狂与恐惧,触之蚀骨冰凉。还有一种闻着便会头疼的闹羊花,它生长在南方丘陵地区,颜色金黄,形状像喇叭,又名黄牯牛花。别看其貌不扬,它的花、叶、根均有毒,在开花前和花落后,嫩枝易被牛采食,其毒状如醉酒,只要食下数朵,一头健壮的大水牛立马倒地毙命。我亲眼见过耕牛误食闹羊花中毒事件,那牛中毒后步态踉跄,口吐白沫,四腿乱蹬,其惨状足见此花的恶毒。还有看似素雅洁净的夹竹桃,它却会散发一种气味,闻之过久,会使人昏昏欲睡,智力下降;其分泌出的乳白色液体,如果接触过久,会使人中毒。说到这里不由想起根据詹妮特·芬奇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影片《白色夹竹桃》,影片中让观众见证了既美丽,又充满危险的夹竹桃。
   同样是描写花卉,迟子建的《花瓣饭》让人耳目一新,看到了花瓣中的温馨。我认为,《花瓣饭》是描写关于“文革”时期小说中最醇美感人的篇章之一。一个雨夜,三个孩子做好饭菜,等待父母回家吃饭,仅凭这样一个具体细微的平凡场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艺术性思考。小说最后以那盘“香气蓬勃”的花瓣饭结束,将作品推到了极致。红的、粉的、黄的、白的,这种艺术的高潮,烹饪了世上最美的一顿晚餐。迟子建以其独有的细腻笔触刻画了日常生活对政治高压的消解,通过她高明的艺术化处理,发掘出困境中的感人亲情和温馨人性。
  
   四
   黄花菜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美食,但鲜黄花菜不宜入食,食之会引发肠胃不适,肚痛腹泻,所以一般都不会鲜食。惯常的方法是将黄花采摘下来,用温水汆过,然后晾干,食用时取一两个鸡蛋,或少许瘦肉,一同下锅烹炒或做汤,也可用冷水浸泡之后与粉丝拌炒。黄花是产妇催乳的上等食物。

共 81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北岛曾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世界,所以很多人很难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只有放慢脚步,细心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特别是那些一直被忽视的一花一草。人类离不开自然,修复心灵的唯一一个地方也是自然。自然界中存在的生命是神奇的,不但能愉悦身心,也能入食医病。当我们吃腻了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同时厌倦的还有一成不变的生活。单调的日子中,一朵花的出现会立刻明媚眼球,点亮内心的混沌与黑暗,在普通的日子中感受诗意的生活。作者博学,集世间万花 的一一描述,让我们感叹大自然孕育非凡的同时,倍添一份喜悦与热情。佳作,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4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17-01-14 13:25:01
  欣赏美文,感谢分享,遥祝冬安!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宏声        2017-01-18 20:53:04
  读了远方老师这篇佳作,深受感动。我最感动的是认识了相隔万水千山的文友,是江山文学网这所培育文学新人的大学校使我们聚在了一起,在文学道路上我们继续前进吧!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1-29 14:39:3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