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荷塘】两块石头(小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两块石头(小小说)


作者:戈壁人生 布衣,11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5发表时间:2017-01-14 16:00:11

这场雨来得还是有点迟了,庄稼被太阳烤得叶黄枝瘦,看来又是一个灾年,唯有李老头那片两亩多的菜地,雨后显得有些活力,因为一直没有下雨种植较晚,菜苗刚刚出来几片小叶。李老头很高兴,蹲在地边一直不舍得走,根据经验,两亩多的菜地至少能让他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李老头还有一个喜好,就是把剩下的蔬菜腌制成咸菜,到了过年前分给左邻右舍。他腌制的咸菜味道极好,村里的人都喜欢吃,有些打工的年轻人回家过年的时候专门跑到李老头家看看,其实就是想要点咸菜,每每离开李老头家的时候,李老头早已准备好一食品袋咸菜。
   李老头有4个儿子,有3个儿子都在外面忙乎,很少回来看老人,留下老四,30多岁了还没有媳妇,一直和老人一起过,帮助老人在家种地。
   到了秋天,李老头又买了一个大缸准备腌咸菜,李老头收菜回家,路过村子前面那条干涸的小河,在河里随便捡了几块压咸菜的石头,石头很光滑,没有斑点,是压咸菜的最佳石头了。
   李老头身体越来越不好了,经常闹毛病,孩子们每年过年的时候,李老头都感到很内疚,经常对孩子们说:“家里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就是祖上留下3个兰花碗、那个腌制咸菜的小坛子和这3间石头房子,不值什么钱,你们看着分吧,另外你们一定要好好帮扶老四,他一直在家操持着,他是最可怜的了。”
   尽管老四后来娶了个媳妇成了家,但李老头心里觉得一直愧对老四,老四媳妇叫桂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本分女人,在家伺候老的照顾小的,总是乐呵呵地把孝心写在脸上、刻在心里。
   没过多久,李老头撒手人寰,4个媳妇,数老四家的哭得最厉害,因为她父母去世得早,一直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现在老公爹死了,她甚是伤心。
   处理好老人的丧事,兄弟几个商量抚养老娘的事,老大提了一个意见说:“每年每家养老娘3个月,到时间接到家里就行了。”可桂花不同意,她说:“娘已经老了,经不起四处折腾,你们都在外面打工,娘身体又不好。这个村子尽管小,但是村里的老人娘都熟悉,即使我们出去种地,老人还可以串个门,也不会寂寞的。”老二当了上门女婿,他怎么敢把老娘接到他家呢?他举双手赞成。老大媳妇听了这话也快快地举双手赞同,就是老三家一声不吭。老四没说什么,既然媳妇都这样说了,他也就没说什么。村子里谁都知道老四最有孝心,他也不想背上一个爹死不孝娘的骂名。
   老大说:“既然大家都同意把娘留在老四家,那就这样定了吧,不过,我们兄弟三个每年都要给娘寄生活费,每家每月200元,平时寄也行,年底一起给也行。”三家人都同意老大的说法。
   忙完家里的事,3个兄弟都急着回家上班,桂花说:“哥哥们,老爹去世了,也没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那3个兰花碗,你们一人拿一个,留个念想吧。那两缸咸菜你们也一人拿一些,老爹腌的咸菜很好吃,那个小坛子就给我留下腌咸菜,也给我留一个念想。村里的这3间房子也不值什么钱,如果能卖掉,我把钱给大家平分了。”
   第二天,看着他们一人拿一个碗走了,婆婆坐在炕上什么也没说,只是冲着老四媳妇笑了笑,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媳妇的宽容和大度。
   多年以后,鉴宝节目搞得红红火火,老二家的媳妇把她家的那个碗拿去让专家鉴定了一下,谁知道不鉴定不要紧,一鉴定还老值钱了,专家说,这是清朝景德镇官窑烧制的,价值十几万元。这碗一套4个,合起来收藏价值更高。
   于是,老二媳妇风风火火地跑回婆家,偷偷问婆婆说:“那个兰花碗一套4个,怎么少了一个,是不是老四媳妇藏起来一个啊?”婆婆说:“那是你太爷在走西口的时候,从山西带过来的,路上不小心打坏了一个,就扔掉了。”
   老二媳妇不太相信,她旁敲侧击地问桂花,桂花说,她被娶进家的时候,就是3个碗,没见有第4个。
   第二天,趁着老四他们干活,老二媳妇在家翻箱倒柜地翻腾了一上午,也没翻出个啥,下午坐车就回娘家了。
   桂花听隔壁三驼子说:“老二家媳妇那个兰花碗,上鉴宝节目了,专家说了那个兰花碗价值十几万元。”桂花这才明白老二媳妇回来的原因,因为这么多年,除了年底寄点钱,她从来没有回来看过婆婆。
   桂花突然想到家里还有一个腌菜的小兰花坛子,跑到西房看还在不在,说不定也是古董呢。
   谁知她一进西房就看到,咸菜倒了满地,就是不见那个兰花坛子,一股无名火就上来了,打电话问老二媳妇,老二媳妇说她没拿,此时,婆婆拄着拐杖进来说:“桂花,老二媳妇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拿,我还出来送了送她,没见她拿那个坛子。”既然婆婆说了,桂花放下电话,也就没说什么了。
   走进西房,把那两块腌咸菜的石头放在窗台上,桂花就给婆婆做饭去了。
   转眼,又到了秋收,桂花和丈夫把袋子垛在西房里,垛最后一袋时,刚好碰到了窗台上的那两块腌菜的石头,两块石头一前一后落在地上,碰掉一块皮,桂花也没有在意,顺手捡起来又放到窗台上了。
   睡觉前,桂花陪着婆婆出来解手,她突然看到窗台上有绿光,等把婆婆送回家,桂花给丈夫讲,小西房闹鬼了,老四一听说:“哪有鬼,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也没听说闹鬼。”桂花说:“那你自己看去吧。”老四出门朝小西房窗台上一看,吓了一跳,果然有绿光,跑回家拿上手电,叫上桂花一起到小西房看看,到底是什么。
   老四拿着手电对着窗台上的那两块石头一照,娘啊,两块石头通体发绿,煞是好看。老四用手摸了摸,还是硬硬的,还是那两块石头,于是就拿回家,可进了屋子里那两块石头却不发绿光了。
   第二天,桂花给邻居家三毛子说,她家两块石头晚上用手电一照发绿,可好看了。
   三毛子和三驼子一样成天在外打工,在外面也长了不少见识,听说桂花家石头发绿光,晚上专门拿着从城里带回来的强光手电筒去了一趟,一照石头,果然发光,他说:“娘啊,这不是普通的石头,这是块宝石,明天你拿到县城宝石专卖店让人家看看吧。”
   第二天,桂花和丈夫跑到宝石专卖店一鉴定,原来是两块上好的翡翠,店主说初步估价在200万元左右。
   老二媳妇傻眼了,花了钱雇了一个小偷偷走的兰花坛子,专家鉴定,不值几个钱。

共 24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块石头》这一篇小说,(注:本文已在别处发表,署名彭宪光。)作者文写紧紧围绕两块石头叙述,先从李老头种菜,喜欢腌制咸菜说起,插叙了李老头的家庭成员;再叙到了秋天,李老头从河里捡回几块压咸菜的石头,故事铺垫合理。故事发展有起伏,接着叙述李老四成家,李老头的生病与去世,李老娘的安置,与家产的分法。情节描述有波折,老二媳妇拿兰花碗去鉴宝,回家雇了一个小偷,偷走家里的兰花坛子,引发两块石头的价值发现(上好的翡翠)。总之,作者文写流畅,故事完整,情节描写较有戏剧性。欣赏了,力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7-01-14 16:01:06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戈壁人生        2017-01-14 16:56:26
  编辑真心细,本文曾在《兵团日报》上发表,谢谢编辑斧正。
2 楼        文友:程南        2017-01-14 16:01:23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7-01-14 16:05:03
  作者文笔娴熟,小说描写主题突出。
4 楼        文友:香随风飘        2017-01-14 20:24:50
  哈哈,荷塘里的作者一个比一个牛皮呀。这文章写的真好,老师的文章真是精品一篇。
   其实,很简单,善人自有善人福,人在做,天在看。读了这个故事,心里也真不是滋味,开始还替老四媳妇报不平呢,可是,没想到后来的结局是这样的反转,也真是让人感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于是,我便仔细又返回头看了前面作者留下的伏笔,唉,真是太高明了。
   这个故事可以上《故事会》了,谢谢老师的文章,也谢谢老师能够给我们带来如此佳酿,真是太棒了!
回复4 楼        文友:戈壁人生        2017-01-14 22:47:27
  谢谢文友的赏评,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