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亲情(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心愿】亲情(征文·散文)


作者:赵莽 童生,540.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7发表时间:2017-01-15 05:46:15

听到奶奶病重的消息,我举着话筒愣怔了好一会儿,虽然年逾90岁的奶奶随着年岁的增高身体状况愈下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还是感到心情沉重。电话线的那头是老姑急促的寻问,回老家看看吧!怎么着也得见最后一面,不要留下遗憾。
   不要留下遗憾。这几个字的份量很重,老姑说这句话时,我能体会出她此时的心情,在我做出决定去内蒙古老家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是在替父亲赎罪,赎一种千丝万缕撕扯不断的亲情。
   我的父亲在部队是骑兵,转业后分到燕山脚下的一家国有企业给领导开车,母亲也是部队转业兵,是医生,在60年代后期,父亲和母亲自由恋爱,可能是母亲出身高干子弟,遭到了爷爷、奶奶的反对,(那时,出身成伦论是相当严肃的政治)我的爷爷、奶奶也不能脱俗,他们做出的决绝相当果断,这令我父亲左右为难,陷入痛苦之中,一方面是恋人,一方面是生养的父母,父亲在喝了不少酒后竟然决定娶我的母亲,当时,爷爷从老家急匆匆赶来,什么话也没说,扔下几十元钱和一封信就走了。父亲拆开信后才明白,我的爷爷同他断绝了父子之情。
   父亲、母亲结婚后,生活按部就班地延续下去,我和弟弟出生后,奶奶曾背着爷爷来家一趟,但不知什么原因住了些日子,在一次父亲出远差时同母亲大吵一架后就走了,我父亲回来后追到车站也没见到奶奶的影儿,回到家就同母亲争吵起来。
   这件事像阴影一直笼罩住我们全家,原本和睦的家庭接二连三地传出争吵声,我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父亲拽着母亲到镇政府去办离婚,但走到半道儿就被亲朋劝回去了。那时,我只是不知所措地哭,弟弟见我哭也就跟着哭。
   父亲变得沉默寡言了,早晨很早就出车一直到夜深人静才回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写在脸上的慈祥被忧郁笼罩着。
   这件事让父亲、母亲心里产生了隔阂。
   给单位领导开车很辛苦,常常半夜三更就被某个领导叫起来去外地。父亲却乐此不疲,兴许是想逃避什么,每次出车回来,父亲就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一些都是帮别人捎带的,别人要求父亲办的事,父亲总是有求必应,在单位里父亲的口碑很好。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那一阵子,生活的苦闷似乎笼罩在阴影里,包括天气,偶尔一场风雨的来临,顿时晴朗的天空变成黑色的锅底,雨水下得豆粒般大且急躁,并渗杂些玉米粒般大小的冰雹,在暴风雨过后,我就拿起小火铲铲门槛外的包雹,觉得那是一种情调,也是一种乐趣。另一点印象深的,是国家一些高级领导的死,我看见父亲、母亲都在胸前别着一朵小白花,他们神情庄重而严肃,常常坐在木凳子上黯然神伤。
   我上初中就去了姥姥家,那时没有离家思情的感觉,一切都很平淡,虽然姥姥家相距我家仅30里地,但既使过年、过节,我也从不回去,有几次是步行,同伙伴们看社区里举办的灯火晚会,但我路过家门口愣是没回去,只是站在窗外看看,伙伴们就很好奇,推搡着我快回家看看,我露出鄙夷的神情。
   我的童年就这样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尽管父亲隔三差五的开车来看望,但我觉着感情很淡。弟弟长高了,有一次随父母来的时候,邻居们都围了过去,说这孩子圆圆的脸,虎头虎气的样子很讨人喜欢,这让我嫉妒极了。
   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我转了好几次学,在我上高中快毕业时,我父亲去逝了,这让我很伤感。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在医院里的那一幕,医生在抢救父亲,父亲大睁着一双干涸无神的眼睛、瘦弱的躯体无力地倦缩在那儿,就那样直盯盯地望着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父亲去逝后,医生告诉我,父亲得的是肝癌,是常年喝酒和劳累造成的,从那时起,我才对这么多年一直飘泊在外感到一丝愧疚,就在那天夜里,独自跑到郊外放声大哭起来,我觉得我学习上的不争气是对父亲的愧疚。
   父亲去逝不久,奶奶来姑姑家,说这一阵子你哥怎么没寄钱呢?老姑就拿些钱,找个信封塞进去,写上奶奶的名字递了过去,奶奶接过钱,嘴里不停地磨叨,我这阵子眼皮老是跳,夜里总是做恶梦,是不是你哥出事了,我想见见他,他每月都按日子给我寄钱的。
   老姑说,哥他出门了,得好长时间才回来,我前几天还见过呢?说完,就去了卫生间。
   也就是那一次,我见到了奶奶,虽然先前心理有准备,但一见面仍木讷讷地说不出话来,感觉上非常陌生,奶奶眯着眼睛直勾勾地瞅着我,老姑插话说,这是你的大孙子,直到这时候,奶奶才落了泪,伸出干枯的青筋密布的双手摩沙着我的头仔细端详起来。
   我的奶奶烟酒不离身的,一天一包烟,一瓶啤酒,面色红润,年纪80岁的老人,上5层楼心不虚,气不喘,这让老姑逢人便夸,说奶奶是长寿的命,比不得老家的其他人,在我们这个大家族里,阴盛阳衰,男人都短命,说到这儿,老姑总是落眼泪,老姑拽着我的手说,以后要常来看看你老姑,老姑看见你就想起我的亲哥哥。
   人的感情很丰富,有时候睹物思情,怀旧是人类肚子里寄生的蛔虫,挥不去的根系,深深地扎根在人的身体内,日子越久,根脉越深。
   转眼间,10多年过去了,我自学大专也毕业了,在企业里搞政工,工作虽然忙碌但我饶有兴趣。
   奶奶在一年的冬天出门溜达跌折了腿,在医院住了好长时间后,突然脾气犟起来,吵着嚷着要回老家,说在老家睡在土坑上心里踏实,在奶奶回内蒙古老家没多长时间,我的爷爷就去逝了。
   我的爷爷去逝我没能回去,事后老姑没有责备我,只是说挺遗憾,说你爷爷是老红军,朝鲜战场上瞎了一只眼,后来去林场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可退休后一个月几十元钱的退休金林场愣是拖着不给,你奶奶隔三差五地就去要,要知道,到林场光走就得半天时间,你奶奶起早走半夜才回来,我说过好几次,那点钱咱不要了,我们姐几个每月都寄钱,在农村也没啥大钱可花的,日常生活足够得了,可你奶奶不听,真是不可想象,三寸金莲的小脚一走就是几十里地,哪来那么大的韧劲。
   老家内蒙古熬汉旗的山是凸凹的,有些像平原上隆起的土包,在那里,一眼望去,荒芜的田野再配上低矮的平顶房,很具蒙古包的特色,放眼望去,想像不出这里的村民会是怎样的生活、繁衍,耕地面积虽大,但山坡零星的庄稼干枯着迎风的叶脉,一条柏油路从中间斜斜地穿伸进去,空气中的热浪扑面而来。
   在几个小时的巅颠簸之后,熟悉的村庄渐渐落入眼睑。现代化通畅通便捷。老叔、老嫂在门前的青石板上等候多时了,下了车,我们便健步往屋里奔,宽敞的四合院侧停放着一口棺材,这让人心里陡生不祥之感。
   老叔说奶奶还有一口气,估计熬不过后半夜,话虽这么说,但眼睛红通通的,让人想着不知熬了几个通宵。
   奶奶在床上躺着,床头立着一只氧气瓶,咕通咕通的气泡里压抑着一种声音,我望着奶奶安祥的睡姿,眼圈顿时潮湿起来。
   亲情是割舍不断的。我的祖辈流淌的鲜红的血液延续到我这一代继续流淌着,在那一刻,我想起了奶奶好多事,包括我刚参加工作时,奶奶拉着我的手从怀里掏出叠了好多层的手绢,展开后是几十元钱和毛票,那时她敦促我快收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时焦虑的眼神,而现在,奶奶静静地躺在床上,干枯的躯体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起。
   为了不打扰奶奶休息,我们都到侧屋说话,老叔说,昨天夜里,已经抢救过一次,大夫说,能挺过今天就不错了,我还一直担心,怕你们赶不过来,这下好了,终于赶回来了……
   一阵沉默过后,突然里屋传来尖叫声,奶奶的外甥女慌里慌张跑出来,说奶奶自己坐起来了。
   奶奶真的是自己坐起来了,两只眼睛朗朗有神,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那一刻,我们都高兴起来,只有老叔躲在一旁,嘴里不停地磨叨,“回光返照”,恐怕要不行了。
   正如老叔所说,奶奶在一刻钟后去逝了,我们站在旁边,眼看着她的下巴脱臼,额头密布的皱纹舒展开来,脸颊如婴儿的肌肤。望着安详、平静的奶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想到的是人生的短暂。生命是那样的脆弱,弱不禁风。
   邻里街坊的很快就听着信,他们凑上前将奶奶抬进准备好的棺木,在紫红色棺木合上口的瞬间儿,是那嘶心裂肺的哭声。
   在接下一的日子里,我们全家按辈份大小并排站在院落,从邻村雇来的乐队从早到晚吹着乐曲,每有亲朋好友来祭奠,我们就会伴着唢呐声跪着还礼,直到3天过后,才将奶奶同爷爷合葬到一起。
   事后,我曾问我的老叔,我父亲的去逝一直瞒着没让奶奶知道,你说这是不是一种遗憾。老叔说,这不是遗憾,这是对生者的惦念。老叔又补充一句,其实,你奶奶心里最清楚,只是藏着拽着不说罢了。
   奶奶这一生似乎走了一个完满的圆圈,这其中有曲折,有平坦,这让我有时候夜里睡不着觉,就坐在椅子上呆想,想些什么呢?窗外是繁星当空,寂静的夜色拍打着窗玻璃,我不知道,哪颗星星是奶奶的双眸,包括一个个远离我的亲人的双眸,那些星星亮晶晶的,在注视着我的生活,我的一些梦想。在星星中间,似乎有一条线,跳跃着亲情的一条线,一头拴着璀灿,一头系着我的思绪舞蹈。

共 35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接到奶奶病重的消息为开端,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突显奶奶的爱子深情,“我们”一直将父亲去世的消息瞒着奶奶,姑姑甚至每个月以父亲的名字给奶奶寄钱,用这种善意的谎言让奶奶宽心,可奶奶心里都清楚,只是配合着家人不挑明而已,“人的感情很丰富,有时候睹物思情,怀旧是人类肚子里寄生的蛔虫,挥不去的根系,深深地扎根在人的身体内,日子越久,根脉越深。”血脉是最奇特的网,我们都在以尽可能的方式惦念着生者,以“不留遗憾”的心态和每个至爱的亲人挥手道别,“窗外是繁星当空,在星星中间,似乎有一条线,跳跃着亲情的一条线,一头拴着璀灿,一头系着我的思绪舞蹈。 ”这是我们最好的心愿,如果有“灵魂”,相信他们正在以不愿离开的姿势、以自己的方式、默默的关注着我们。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将经历的生老病死,诚如文章开头,逝者已去,我们只能尽量“不留遗憾”。很精彩的作品,我们继承着血脉,也继承着思念。感谢老师赐稿,期待老师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16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1-15 05:47:16
  拜读了老师作品,向老师问好,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期待更多作品!
2 楼        文友:你猜        2017-01-16 16:23:11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16 16:27:21
  恭喜老师精品!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