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导向”“倒向”(外一则)
【一】“导向”“倒向”
言可兴邦,言亦可丧邦,故此,官方一直强调:坚持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的导向,价值观念的取向。
一年多前,中国出了两件轰动社会的大事:屠呦呦与诺贝尔医学奖;黄晓明与杨颖的婚礼。
屠呦呦获奖,媒体热闹了两天,恭喜贺喜之后,假如不是一些网络大咖们竭尽无耻之能事,对“三无科学家”获奖频频进行揭底污蔑,屠呦呦恐怕早在领奖的第二天,就被媒体抛弃,回到“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原生态。
黄晓明结婚,百多名各界精英汇聚,婚礼斥资两亿人民币,隆重程度远超诺奖颁发现场。各类媒体几乎全部奉上溢美之词,那“惊天一吻,眼里激动的泪花”被八卦们津津乐道,时长半月仍余波不绝。羡慕嫉妒,唯恐落于人后。当然,绝对有人把“恨”藏于心底,为啥新郎(娘)不是我。
仔细搜了一下,科学界无人到场。
早年有句名言: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科学界不去捧场,自有他的道理。连获得诺奖的屠呦呦,也直言奖金不够买上天京的一个客厅。就算你的发明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与黄晓明之流一比,两个字:寒碜!科学家又如何,钱包能有商贾戏子鼓?当然,那些靠作假抄袭上位的不在此列,他们是三个字:不差钱。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同学们,长大想当什么人?我们的回答九成是:科学家。那是理想,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去现在的小学问问:孩子们,你们希望长大后当什么人?估计大部分会回答:当明星!这是欲望,被七彩流溢的现实迷惑,成名就有钱,钱能通神。
一颗种子,机缘到了,就会长成一棵苗,长成一棵树。欲望也是种子,当它膨胀以后,也就形成意识形态,当欲望变成魔鬼,形成的意识形态就成为民族的魔魇。
教化是神圣的,目标远大,却非唾手可得。我与共和国同长,六十几年,目标尚遥不可及,真的很难。
诱惑是实在的,目标明确,一首歌,一出戏,可成明星。艺人,只要爹妈给的颜值高,嗓子好,再将就些些潜规,成名不在话下,腰缠亿万不难。
明星富豪,都是人,他们的生活,是隐私。管他们在派对,在骄奢,在聚餐,在睡午觉,值得这么关注,这么炫耀吗?
无限纵容金钱流向娱乐明星,无止境报道他们因丰沛收入而极尽奢华的场面,这是谁给予的宽容?
必须承认,对科学家的报道也有不少。但是,有过热烈,有过真心实意吗?
意识形态,不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普世价值观,权欲、利欲、肉欲也是意识形态。坚持对美好未来的舆论导向,崇高而艰难,如果对奢华现在的舆论倒向置之不理,前景绝不会乐观。官场贪腐严重,“倒向”功不可没。
神说,我给你美好的未来。
魔说,我给你奢华的现在。
孩子们会如何选择?
别让魔鬼代替了神,孩子们需要真正的理想,中国梦,不能湮灭在“倒向”之中。
【二】只问职责
有些人喜欢权力。有些人喜欢权利。
权力,会让他(们)有“以万物为刍狗”的快感,颐指气使,生杀予夺,目下岂能容余子。
权利,用权力捞取的利益。包括地位、金钱、声誉……及衍生物。
最能集中体现权力和权利的,当然非官莫属。在某些官们的眼里,为人民服务只是一句口号,亲民勤政只是一个笑谈,只有权力和权利,才是目标。
宋代大英雄岳飞曾感叹:“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也。”岳飞是官,是大官,自然深谙官场秘辛,作为抗金第一线的指挥官,他的感叹,无非是想要一个让自己可以不受莫须有的干扰,全心全力“踏破贺兰山缺”的局势。然而,朝庭腐败,佞臣弄权,岳穆武只能落个身首两端,空余壮志的悲惨结局。
时过境迁,八、九百年过去,岳飞犹在民间,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豪言,仍激励无数百姓。然岳飞的文武官之论,可入官耳?可留官脑?几十年的和平崛起,中国无战事,武官没了需要他不怕死的疆场,几番更替,武官也就变成了文官。
唐太宗李世民在怀念魏征时,曾有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现在读来,太宗之语,不就是“历史是一面镜子”的意思吗?
习王主政几年,稍微动动,副国级四位,党政体系老虎数百,军队体系将字号老虎百余,或逮捕,或审查,最终一条路,锒铛入狱。呜呼,武官已成文官,如此多的文武官爱钱,甚至不择手段,卖官鬻爵,结成朋党。思之,若真有外虏寻衅,这批大贪巨蠹,定是率先举手跪膝,充当叛徒走狗,届时,国将国乎?
似乎,我们一直在最先进的代表领导之下过日子,满目贪腐算是成绩,还是过失?当反腐成为新常态时,实在不必为当今的整肃去唱过多的赞歌,几十年来,太多的人总是在上头纠错时把它划归丰功伟绩,却恰恰忘记,这错本是不该发生的,纠错,是执政党应履行的职责。少唱点赞歌,多来点批评监督,权力恐怕就不会肆无忌惮,权利也不会浸透龌龊。
用一幅古人对联作为本帖的结束语:片言九鼎威信源于清政,一公百眼声望始于廉明。
屠呦呦所得到的,远超黄晓明!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黄晓明一场秀!值得反思!(2)
时间:2017-01-09 12:37:34 来源:互联网 编辑: 小欣整理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屠呦呦一生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在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做了191次试验,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才发现了有效部分。在40年后获得了国际认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黄晓明(演员),结婚但两人的差别让我感慨良多!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后者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在国内40年未曾得到公认(屠呦呦目前是三无教授!不是院士,不是学术明星)?今天终于获得载入史册的科学最高荣誉诺奖;然并卵--还比不上一个演戏的;我不禁为屠呦呦教授在国内的遭遇感到痛心。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当黄晓明婚礼因参加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以为读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吗?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奖,必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黄晓明的婚礼带来的却是全国围观,全民羡慕,更被尊为典范。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价值观上的伤害。黄晓明和Angelababy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世纪婚礼”。王思聪、小沈阳、黄渤、李云迪、台湾富少林昕阳等组成“伴郎团”;倪妮、赌王女儿何超盈等担任伴娘;王诗龄当花童。嘉宾很多,明星多达百人。--这场婚礼下来,据称至少花费了人民币2亿元。--现场婚车有十辆,都是黄晓明为之代言的奔驰和劳斯莱斯。--Angelababy带的皇冠钻戒,采用的是5.53克拉的梨形DIF级美钻及73颗明亮式切割钻石,价格超过千万。--婚礼现场花艺如山似海,来自国内顶尖花店野兽派,出动了200名中法花艺师!--Angelababy的婚纱由35米长的象牙白欧根纱制成,是用五十米薄纱缝制的七层花冠形衬裙。等等等等。原来有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搞茶叶蛋的,而现在:做科研不如演戏的;卖技的不如卖艺的;搞实的不如作秀的;救命的不如搞笑的!当开创中国自然科学先河,意义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事件却比不上两个艺人的一场婚礼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当这社会虚荣成为风尚,看脸成为审美,娱乐成为主流,浮华成为氛围的时候,下一个诺贝尔奖,真的会从中产生吗?我们的民族真的能保持竞争力吗?我们的下一代真的能够肩负起强大自己、强大祖国的重任么?这种情形如若加剧,谁敢保证这一个诺奖“空前”但不“绝后”呢?我们的文化喜欢务虚不务实,大众都喜欢树上的果实,不喜欢埋在树下的树根。但是没有树根怎么有果实,没有实力如何娱乐!当欧美,日本的孩子,在假期去博物馆、去参加科普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看《中国好声音》,去听各种演唱会,去机场追星!全民狂欢“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爸爸去哪了···打开电视机后不管什么时段抗日神剧;青春脑残剧···都是主菜;打开电脑就有无数键盘侠高喊“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打到小日本的时候;日本人一不小心获得诺奖人数已经排名世界第2位了!今年的诺贝尔奖正在评选过程中,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当下中国的热议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已经和即将公布的诺贝尔奖项中,几乎每一个奖项后面都站着非常接近奖项的日本人。在2015年诺贝尔奖中,日本科学家包揽了医学奖和物理学奖。在科学技术的全球性竞争中,日本获奖人数排名世界第2位。虽然与获奖者超过50人的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日本已经超过曾有多人获奖的英法德等国。日本在2000年之后诺贝尔获奖者人数迅速增加,至今已经有16人获奖,而此前仅有5人曾获得诺奖。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日本人又缘何频获诺贝尔奖······我们以明星为偶像;日本人以科学家为偶像!!!据统计,在2000年至201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14位日本科学家中,有10位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汤川秀树荣获诺贝尔奖的1949年,他们要么是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要么还是对科学世界充满好奇的孩童。在日本社会,大学教授、科研人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远高于企业高管、政府官员以及演艺人员。就连日本当前流通的千元纸币上所印的头像也是日本著名的生物学家、细菌学家野口英世。一千日元印的是日本著名的生物学家、细菌学家野口英世一万日元印的是日本思想家--福泽俞吉在全社会信仰科学、尊崇科学家的风气和氛围中,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被反复颂扬,进而潜移默化地成为无数日本青少年终生景仰和崇拜的偶像。回头看看我们的价值观怎么能有竞争力?!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理想是什么?十个同学有九个骄傲的回答:“科学家!”希望不要有一天,十个小学生有九个骄傲的回答:“大明星!”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竟然是三无教授?中国人神往的诺贝尔奖又开始颁奖了,惹得中国整个社会少不了又进行一番议论。为何诺大中国,这么长时间出不了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在诺贝尔奖面前如此尴尬?从中国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屠呦呦教授在国内的遭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缘由。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3日电瑞典卡罗琳医学院3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卢森堡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人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人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卡罗琳医学院说,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据介绍,无论是研发针对传染病的“治疗性疫苗”,还是开发对抗癌症的新方法,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都有重要的意义。这3位科学家获奖的消息传来,使得我们国家今年被许多媒体成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教授屠呦呦最终难以如愿以偿。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感遗憾。但是屠呦呦教授作为一个取得了很大成就的资深教授,还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然而让中国人感到难堪的是这个获奖的屠呦呦竟然是一个三无教授!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不是院士,不是学术明星?为什么如此重大的贡献居然在国内40年未曾得到公认?我们不禁为屠呦呦教授在国内的遭遇感到痛心。与屠呦呦教授遭遇类似的还有袁隆平教授。袁隆平虽然成为现在获得民间声誉最高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在当选院士上也是面临着重重困难。我们的评价机构以种种理由将这样一位科学家拒之门外,只到袁隆平轻松地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我国有关方面才在各界压力下最终让袁隆平成为院士。如今,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屠呦呦教授身上,我们不能不深刻反省,我们现在的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吗?屠呦呦教授的重大贡献为何在我国长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中国人长期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恐怕首先是中国人自身在国内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评价。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才。屠呦呦教授取得重大成果是从最基本的整理我国医学典籍做起,通过一个个实验获得的。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也是通过一个个实验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国家的科研评价却局限于论文的数量,却优先考虑官员,而对于他们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缺乏应该的公正评判。更为致命的是我国不少科学家本身的论文不过是论点导向性研究中一大堆教条的堆砌,缺乏必要的科技含量。但是这样的教条式论文由于符合了某些实权人士高度认可的教条而畅行无阻,甚至比真正的通过论题导向性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还要风光无限。我们中国人需要大胆地用实践检验一切权威,而不是迷信权威,用权威的教条来评判人们。我们的权威也应该有足够的胸怀来对待在实践中产生的成果,而不应该用自己的教条将这样的成果长期埋没。据诺贝尔奖最近的屠呦呦教授竟然是一个三无教授,不是院士,不是学术明星,其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在40年内没有得到国内公认。这样的遭遇再度提醒我们中国的科技界建设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用实践检验一切人,让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获得最起码的评价和认可。唯有如此,中国科学家才能在世界科技上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获得越来越高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