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提篮春光看妈妈(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心愿】提篮春光看妈妈(征文·散文)


作者:柳拂桥 秀才,185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4发表时间:2017-01-19 16:24:10

父亲因为脑血栓突发,过世得早。所以,母亲10余年来一直孤单着。然而,她并不孤独。丧事办完后,为了怕她老人家伤心,妹妹将她接过去。当然,她还可以替妹妹照看孩子。这多少可以分分她的心思。
   我和妹妹原本就同在一个皖南的小县城,彼此相距不远。那儿盛产大米,都说芜湖是四大米市之首,而小县城就是米市粮仓。于是,看望母亲也就不算十分困难的事。然而,我去看望母亲的日子并不多。相反,倒是母亲常常过来看我,以及她的儿媳和孙子。母亲的头发有些卷曲而花白了。走路是亦步亦趋的。
   母与子的关系,似乎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日子过的寻常,亲情也自自然然。在寻常的日子里,母与子的亲情,就像一句歌词唱的那样:平平淡淡才是真。即便逢年过节的时候,母亲不经意地说出,常回家看看,看看。我也因为工作、应酬,还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对母亲回家看看之类的话,不是那么在意。就在最近几日,母亲电话过来,说要到我的办公室说说话,也被我以不宜拒绝。可是,我仍然没有去看母亲至今。倒是母亲去过我家几次,然而,我都是不在家。妻儿没有说母亲有什么话带,也没有再给过我电话。
   母亲是一个符号,亲情、爱心的符号。也许还可以上升、联想到许多高尚的,足以叫我们可歌可泣的东西。诸如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对我们祖先、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一种象征的热爱和忠诚。唐朝的一个起先很落魄、寒碜的诗人孟郊,在他的五言古诗《游子吟》中,这样写道: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没有考证这是孟郊登科前后的作品。从游子的称谓看,应该是及第前的作品。语言是白话平实的,文学手法简单,好像最难得的就是把母与子的关系,比作寸草和春晖。
   我好长一段时间曾不能理解,孟郊在他那个时代也算一个成名的诗人,大文豪韩愈与他是好朋友,为他写过好多东西。他自己也写了不少。何以最流行、最传扬的,就是这么一首《游子吟》呢!《游子吟》是不能代表孟郊的文学水准的,可《游子吟》却实实在在地是他最为著名的诗歌。
   后来我仔细琢磨,猜想可能就是因为寻常朴实真情成就了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沾上了母爱这个题材的光。
   在艺术理论上,有一种“空筐”的说法。其大意是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像一个空筐,最大可能地留给读者想像和获得共鸣的空间,就是好的作品。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抽象出来,凭读者个人体验、感悟,产生好的效果。
   也许,《游子吟》就是这样的作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珍藏着母亲的爱,都有母亲的影子。所以,在我自己而言,我从来没有和母亲分开过。
   再回到文章的题目。我不懂这个题目是何意思。下晚读《新安晚报》,省文学院许辉先生也写过这样一个题目的文章,估计在800字左右,没有解释这个题目的含义,只是大略说说母爱之情。其他另有几篇,也看不出什么诠释的文字。也许我们都孤陋寡闻。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们只好望文生义。网友好心情和我在qq上调侃说,“提篮是不是指上海的提篮桥,那儿可是有一个全国闻名的监狱。原来儿子是一个囚犯,母亲的爱像是春光,温暖了囚犯儿子的心,于是儿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出狱以后看望妈妈。”
   我当真没有他的幽默,我只是对这个题目有些意见。可是,我愿意写写这个题目。我听到这样一个题目的第一感觉,就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一首很有些流行的歌曲——东方歌舞团的朱明瑛唱的《回娘家》。歌词是这样的:
   风吹着杨柳嘛
   唰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水流嘛
   哗啦啦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
   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
   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咿呀咿得儿喂
  
   风吹着杨柳嘛
   唰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水流嘛
   哗啦啦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
   原来她要回娘家
   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
   眼看着山中就要把雨下
   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
   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呀
   咿呀咿得儿喂
   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
   胭脂和花粉变成红泥巴
   飞了一只鸡跑了一只鸭
   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呀
   咿呀咿得儿喂
   哎哟我怎么去见我的妈
  
   在网上一查,原来是河北民歌,并且美其名曰国宝民歌。歌者踩着欢快的旋律,演绎着农村小媳妇回娘家的喜悦心情。她“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这么多东西,为什么,没有用篮子拎呢?可能词作者忘记了。然而可是没有春光的,因为“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山中就要把雨下。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呀”!也或许“东边日头西边雨,倒是无情却有情。”
   小媳妇去看妈妈了,尽管风雨不期而至,她也义无反顾,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母亲也在不远处,我没有常去看看,有时还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我是否应该去看看她。也许没有什么话,只是坐坐,喝喝茶,抽上一支烟。
   记得以往,母亲常常只是望望,情到深处转无言。然而,就是这样,我没有给过她多少时间,不管是她来,还是我去。
   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想到春光被我忽略了。
   其实,母亲之爱一如春光,不管你忽不忽略,她依然存在。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存在就行了。
   总有一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会长大如春光,也一样被忽略……
  
  

共 22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平缓的笔调娓娓道出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我”总忙于工作和应酬,很少去看望母亲,大多数是母亲来看望我们。随后引用唐朝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从文学、情感等多方角度来分析这首古诗,此诗为何流传至今依旧是脍炙人口,后来才明白,此诗虽是寻常朴实的真情但蕴含深情母爱的光辉,引起读者共鸣,由此得出,好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触动读者的心,否则在好的作品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随后又解读本文的标题“提篮”,引出一段关于伟大的母爱唤醒迷途儿子的故事,又截取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河北民歌《回娘家》,欢快的旋律,生动形象演绎着小媳妇回娘家的情形,触动人心。回到标题,将母爱比作春光,无论你忽不忽略,她犹如春天盎然蓬勃,讴歌了母爱的伟大和永恒。全文构思精妙,语言凝练,平缓的笔调中流露着深情,对母亲那份敬重、挚爱和感恩,寓意深刻,佳作力荐共赏,感恩赐稿!【编辑:叶华君】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12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19 16:26:03
  《提篮春光看妈妈》竟然蕴含许多道理,引出背后的故事,深深感动人心,母亲的爱犹如春光一样,无论你忽不忽略,她永远存在,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和永恒,母爱犹如阳光一样温暖人心。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19 16:29:00
  老师的笔调看似平淡,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平淡是因为老师已经悟透这其间的真谛,每个人长大也会如春光,也会慢慢被忽略,所以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尽好自己的孝道和责任。爱,不仅仅说出,且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执行的。感恩老师分享佳作,期待您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1-27 12:15:04
  祝贺老师精品。祝新年快乐。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