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手机时代

  手机时代


作者:张恩先 秀才,112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0发表时间:2017-01-19 17:42:36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了晚上,我们姊妹四人只能在漆黑的煤油灯下读书和学习。电灯、电话、电视机是遥远的梦想,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只有大队领导通知小队队长,小队队长再通知本人,这样才能接上线,这是当时唯一的信息工具,太繁琐又麻烦更感激。
   到了80年代,电视机出现了,我的邻居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每到了晚上,我们大人带着孩子提前到他家去看电视剧,炕上、地下都围得满满的,一双双眼睛焦距着电视机的银屏,生怕漏下一眼。当时最红火的《上海滩》、《霍元甲》、《聪明的一休》等连续剧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90年代,几乎家家都买上电视机,有个别人家安上了电话,电灯、电话、电视机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电话一拨,哪里都能联系上。那种兴奋劲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有次,我乘车到市里去办事,旁坐的一个人不知道拿着什么,捂着耳朵在跟别人嘀咕着什么,我只感觉到它是沉沉的。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很神色地对我说:“大哥大啊!”所谓的“大哥大”就是当时的手机。那时候,“大哥大”刚问世,很昂贵。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的。那时候,时兴“BB机”,别在腰间上,牛呼呼的。只要它一响,都奔向了电话亭里,聊个不停。有时,人们带着“BB机”,来到了电话亭里,拿起电话,接通了服务台。只听:“请呼……”过了一会儿,电话接通了。没过几年,“BB机”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显得太繁琐和劳累了。干脆买上一部手机,能打能接,方便快捷。
   我是开店经商的,没有电话的时候,我只能到处去进货,整天累得腰酸腿痛。自从1997年安上电话以来,打个电话,批发商就能把所要的商品送到家里来,方便极了。2007年,我成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经常上班、下乡、出差,与家里隔绝了,家里家外遇到难缠的事情总是联系不上,于是,我买了一部廉价的手机。当时想,能接能打,发个信息就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接到家里、残联等一切信息。
   如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液晶电脑取代于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取代于电脑,现在,人们几乎手中都有一部手机,手机在手,天下大事小情全知晓。
   以前,我只知道拥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了。然而,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年一更新,一年一变化,看着人们用智能手机指挥一切,我真羡慕之极。小米、苹果手机更新换代,我快要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了。
   去年,妻子买了一部小米手机,她把原来的智能手机扔给我,我如宝物似的爱不释手,我慢慢摸索着。哇!这真是网络的世界,电脑里有的东西,手机全都拥有,甚至没有的功能它全都拥有了。QQ已经不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已经开始玩微信了。连12岁的小女儿都知道怎么摆弄,她给我申请个微信号码,我进入了,把所有的朋友都加了进去,经过朋友的指导,我还申请了同学群、朗诵群等,经常在这里发布相关的信息和通知,只听手机铃声一响,对方马上反馈了过来。我们经常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这里,不仅能读到精彩的美文,还能掌握大量的信息和一些重大事件,尤其是发红包,更激发了网友们的聊天兴趣。
   在智能手机里,什么功能都有,阅读、看电视剧、玩股票、转账、交电话费等一应俱全,无论走到哪里,手机都能指挥着一切。无论走到哪里,绝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是啊,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手机时代,这个时代很温馨,很鼓舞,我们要跟得上改革的步伐,不然就要落伍了。
   小康社会,不单单是物质生活上的富有,还享有着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通过智能手机这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工具,折射出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小康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双丰收。5000年的文明古国永远放射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2016年1月15日)

共 15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通讯工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家里拥有这两样东西,是多么自豪,后来,有了BB机,别在腰上相当神气。再别上大哥大,更豪气,后来,有了手机,有了手机的人很牛气。现在,人人都有部智能手机,代替了电脑,走到哪里都是低头族!社会在不断前进,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一部手机,连接人际网、关系网、社会网,以便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文字细数我国二十年来的手机发展历程,点明手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也不能被其左右。文字有一定的意味,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1-19 17:43:33
  手机时代,很多人都是手机控。其实,物尽其用,但不能被其左右!文字带给人感思,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