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缘】我的父子缘(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缘】我的父子缘(征文·散文) ——记忆三步曲


作者:金戈铁骑 童生,6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2发表时间:2017-01-20 08:43:40

【流年·缘】我的父子缘(征文·散文) 一直认为,你就是座山。
   沉默,无言。
   小时的我蹒跚地扑向你时,
   望向我的,
   是你的笑脸。
  
   就这样,
   在没珍惜的岁月里,
   荒废着与你相伴的年复一年。
   在无知的时光里,
   冷漠地任花白慢染你的黑发。
   在自私的目光中,
   无视着皱纹已爬到你的额前。
  
   当我到了读懂你的年龄,
   我成了那座山。
   老去的你也蹒跚着走向我,
   望向你的,
   是我的泪眼……
  
   不知不觉中我奔四了,也许是岁月有了一些沉淀,现在的我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回想往事。儿时、学时、曾经……只要想起的都如同演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最近,也许是喜欢上了筷子兄弟的这首热歌《父亲》的缘故吧,有意无意间,记忆里常常出现父亲。可就是这位每天朝夕相处在一起的人,在我搜尽记忆后,脑海中留存的却少之又少,让我自责不已。
   父亲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儿时的印象里,他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天奔波在家和学校之间。因为出生在那个特殊年代,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父亲只读完了小学后便在生产队干活了。几年后,由于知识人才的匮乏,他才有幸成为了我们当地农村小学一名民办教师。也许是受到同样做老师的爷爷的帮助和影响,也许是压抑了太久,要强的父亲很快把他的一片热情投入到了教育工作中。渐渐地,由于教学成绩总在我们所在的乡名列前茅。父亲在当地有了名气,也收获了尊重与认可。那时我还小,只记得每每在别人敬重的目光中提起这是“齐老师家的孩子”时,虚荣的花才会在心中迅速生长,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沾沾自喜。
   这个当老师的父亲不光教学出色,操持起农活来,也是一把好手。每到农村秋收时节,天还没亮透,屯里的炊烟刚刚露出头,摇摆着慢慢地伸懒腰。和窗外“叽叽喳喳”烦人的家雀一同出现在我朦胧的睡眼里的是那个一身湿漉漉归来的父亲。为了不影响工作,父亲要起早割完够母亲一天掰的玉米,尽量减轻着母亲的劳苦。又趁着午休的空档,一个人把母亲一上午掰的二十几袋玉米棒子一袋袋从雇来的牛车上扛起,再隔着一人高的院墙一袋袋卸倒在自家小园空地上。常常是简单地擦一把头上的汗水,去井旁吸上一瓢凉水,又匆忙地骑上自行车去几里外的学校上课了。那时人工效率低,这个场景会持续半个多月,所以我记下了。那时的我还是那个骑坐在墙头,“看家”的小孩儿。
   不久,我成为一名小学生。因为有这个做老师的爸爸,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里,我每天可以不用走路,而是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到几里外的学校上学。说实话父亲自行车的后坐是那种再简单不过的铁架,坐在上面很咯。那时的路也是土路,车子骑起来很是颠簸。不过不影响我悠闲地荡起双脚,哼着刚刚学来的“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等儿歌。累了、哼唱够了,我就把双手环抱在父亲腰间,把头贴在父亲背上,那暖暖的。直到如今,每每看到有自行车载着孩子出现在我眼前,我都会想起那架陪我小学六年风里雨里的旧自行车和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温暖的背。
   初中结束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中专。全家高兴之余却为学费犯起了愁。那时的我家,刚刚从十几口人的大家庭中“分家”而出,何谈经济基础?有的只是那一间半的老宅和为几个叔叔、姑姑上学、成家欠的几千块饥荒。九十年代初,父亲的年工资也不过千拾来块钱。旧债未了,新债又至。记忆里那段时间的父亲话少了很多,也消瘦了些。常挂在嘴边的微笑,也只有在我离家近一年的寒假刚迈进家门口时才能察觉。同母亲没完没了的问这问那不同,他每每只是简单地问了些关于我学校和学习的事儿后,转身走离了我的视线。不过,再回来时,手里一定拿着鱼啊、肉啊的好吃的。话儿也是淡淡地:“化上,晚上咱吃这儿。孩子上学在外克得(熬)一年了,给他拉拉馋。”母亲忙在旁边解说着:“嗯,这不你爸知道你要回来了,一直给你留着呢,都冻了多长时间了,让他吃也舍不得吃。”
   而当时的我只是片面地认为这是一种父母对子女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爱。直至过后很多年,我才从二叔口中知道,我上学那几年,为了还债,他几年没添件新衣,很少上街买肉(除了我假期回家外),就连爱喝上几口小酒的他,酒也只是偶尔累了时喝上一两口,更别提买点下酒菜了。实在馋了,就在自家的小园里摘根黄瓜、薅个柿子喝上一口。就是那几年,父亲节衣缩食地把外人认为不可能还清的外债还完了。后来,我问过父亲,为啥要这样急着还债,而苦着自己。他说:“有外债的日子,过着不舒坦。”不过这个含糊解释我心里不是很认同,也就没有再深究。
   上几天,他身体不适,查出了血糖高。看过医生回家后我们一家人在饭桌上谈起了糖尿病,谈起了饮食。母亲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我心中一颤。母亲说:“你爸那些年在下屯时喝酒没有菜,总是摘个柿子,撒点白糖。”不用再深究什么不良的饮食习惯,不用再责备父亲爱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虽然自始至终父亲没有为自己的病辩解一句,但无声的答案已在我心里。
   是啊,那些年!那些年父亲苦熬肚攒地用身体为这个家,为我无私地奉献着。我在干嘛?是和同学一起喝着可乐,畅想着如泡沫般所谓美好的未来?还是悠闲地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随身听,晒着暖阳?或是三五成群地嬉戏在公园里…….
   是的,那些年是我学时最美好的时光。也是一生中难以抹去的记忆。每每回想起都有一丝丝甜蜜。只是如今,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丝丝甜蜜记忆里总出现父亲就着一盘柿子,灯下独酌的身影,让本来少许的甜蜜中多了一点点的苦涩。
   时至今日,父亲还在默默地为了我,为了这个家付出着,如深夜残存的蜡烛,竭尽地挣扎着、无力地跳跃着,缓缓地燃烧着最后的光和热。同大多数家庭一样,我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了。女儿很乖巧,让我很是满足。看着她一天天地长大,我恨不得掏空自己,许她一个美好的未来。带她出去玩,或大一点接送她上学,我总尽量把自己包装得很是体面,因为我想让她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体面的爸爸。
   女儿能叫爷爷的时候,父亲也退休了。同很多的退休老人不同的是,父亲不喜享受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生活。不打麻将,不喜欢宅在家中。最常做的事儿是出门遛弯。当然,路边的一个矿泉水瓶、一块纸壳……只要是遇到,他从不放过。因为这事儿,我曾多次说他。我说:“捡了一堆,也卖不了几块钱,别捡了!让人看到还以为咱家多困难呢!”每每听到,父亲总是激动地说道:“那怕啥,我又不是偷,捡有啥丢人的!”说过,放下捡来的瓶瓶罐罐,不以为然后转身出去了。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真的很生气,气的是父亲不理解自己,捡些破烂给自己丢脸。为此,也常甩黑脸给他看。也许是因为我是他儿子吧,他并不为此生气,因为一会儿他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手里拎着菜之类的东西,边放下边说,“你看,这是用刚才卖纸壳的钱从超市买到的,虽然是减价的菜,是稍稍蔫吧点,可一样吃,比正价便宜好几块呢!又说回来了,就是这几块钱,你不给人钱,超市也不会白送你。”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那为啥便宜呢,还不是因为不新鲜了。你就是买正价的,也差不上一块钱啊!”
   “一样的,青菜你一炒还不是蔫吧。”
   “爸,咱的钱也够花,那么仔细干啥?”我不理解地说道。
   “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钱要正用!”父亲用了N年的“持家名言”回击了我。
   父亲不仅用理念影响着我,更用行动改变着我。虽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新的苦恼又来了。我和爱人算计着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这样生活更方便些。我们随之看了几处,户型好的,位置好的,价钱也真的“好”!算计着手里有的,亲威处可以借的,怎么算都捉襟见肘。正在我俩为不能现实的“美好生活”而烦恼时,父亲又一次伸出了援手,给了我们惊喜。
   “计划要买套新房啊?我多了没有,手里还有十几万,你们拿去用。看看够不够,不够再想办法!”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出乎我和爱人的意料。因为他的退休金有数的点钱,去掉平时柴米油盐的花销,也所剩无几。就这样,我和爱人面面相窥,内心感慨万千。父亲又把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幸福拉了回来。
   “有你这钱那可足够了!”我难掩幸福地说。
   “平时花钱算计算计,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以免正用时为难!”
   随着关门的一声响,父亲的脚步声回荡在楼道里,背景出现在窗外。正在走着的他忽然走向小区草坪边,慢慢地俯下身去,拾起了一只矿泉水瓶,拧开盖子,把里面没有喝净的水慢慢在浇在草地上,拧上盖子,直起身子,手连同空瓶子背到了后面,缓缓地走远了。刚才还喜悦忽的内心然被痛揪了一下,视线也随之模糊了起来。
   因为父亲的帮衬,不久我们一家人欢天喜地地搬入了新居。生活一切如旧,他依然常常手里拎个空矿泉水瓶或者便宜的菜袋出现在门口。而我也不再随手把瓶瓶罐罐纸箱之类丢到楼下的垃圾桶里,只是默默地整理一下,放到他“专用”的角落里。屋子大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还有大大的客厅,舒适的沙发。不过我很少坐上去。它面对着窗户,望过去,我的眼睛里常常出现父亲俯身拾瓶的身影……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平凡的生活在继续着,如同平凡而不能再平凡的这个老人每天出现在我视线中。新的一年到了,他又老了一岁,脚步声也大了,步伐也多了些沉重。“这饭焖得不烂”、“这肉怎么咬不动”、“腿咋沉了呢!”……这些平日里他不经心的碎语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他,老了!
   当家了,也知柴米贵了;养儿了,也知父亲恩了。在为儿时的幼稚、学时的无知、曾经的自私而愧对无私父爱的同时,心里有了点少许的安慰。因为父亲还在!不用再学,我会用你曾经给予我的,一点点地给予你、报答你。在以后每一个与你相伴的日子里。
   两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世的父子,那都是缘分。没人知道下辈子还会不会相逢。就算这一辈子,也不能相伴一生。正如龙应台在《目送》结尾中写到的那样——“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是啊,做儿女的,在能抓住他的手的时候,多拉一会儿、多搀一下。莫要等到他的背景渐行渐远地出现在你无助的泪眼中、无尽的思念里……
  

共 4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此文的书写,可以说是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一幕幕场景,慢放进入大家眼帘,将与这位朴实无华的父亲的缘分,诠释得淋漓尽致。 儿时,眼中的父亲即可以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又可以起早贪黑干农活;年少时,并不懂得父亲为何要节衣缩食地还债;成家后,他仍难以理解父亲为何要捡拾废品,常约束他不要乱花钱。直至父亲在他最需要时,支援了十几万的巨款后,直至,他懂得父亲的病的根源是什么?直至,他也成了父亲,才逐渐懂得他的父亲爱的深沉。 还好,虽然回忆的过程很疼,虽然父亲依然年老,但父亲还在,那么,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里,作者都有机会继续浓重这份父子亲缘。他为此庆幸,并书写之。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这一份缘,应当珍惜。文字宛若目光,看到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引人共鸣,倾情推荐给大家。【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01-20 08:44:29
  编发出来的今天,是小年,祝福您小年快乐哈!祝福您的父亲,健康,平安。
回复1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7-01-21 10:13:50
  谢谢祝福,也祝您春节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