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大酱香(散文诗外两首)
一、大酱香
我从小就在乡村里生活,吃着妈妈亲手做的大酱长大。
每年春三月,家家户户忙着炒豆子,做大酱,村子里到处飘散着炒豆香。
我外公走了有十几年了,留给我们一个小石磨,每到三月,半个村子的婶子和大娘端着炒好的豆子,在我家院子里排队,她们在一起说笑,互相交换着炒豆子的技巧,你给我一把,我给你一把,互相品尝着谁家的豆子炒得香,她们总是拉住我,争着让我吃,一会我的口袋就装得满满的,身体好像被豆香熏染了一样,从骨子里透着豆香味。
炒熟的豆子和石磨之间咬出的味道拌着乡村的歌谣飞出去,地里劳作的牛都停下来伸长脖子闻起了炒豆香,似一位老人抽着大烟斗,望着远方思量,男人们直起腰,眼角的笑像扬起的炊烟。
妈妈等她们把豆子磨碎,才磨自己家的。母亲炒的豆子特别的香,每颗豆子都一一筛选过来,晾干,然后在院子的大锅里翻炒,邻居们闻到香味,都争着要吃上一把,特别是等到煮大酱的时候,那股酱香比起炒豆香成熟了很多,好像一个游子绕过一条古巷,寻找那份久迷的乡愁和亲情。
二、草原
1、在心里
种一块地,长满自由和奔跑的月光
流放和萤火虫有关的夜晚,梳洗河流,支起帐篷,犹如母亲的白发,在飘
一匹野马,向着一片绿狂奔,跃过原野,高山,抛弃大米,油盐,和风私奔
2、只为
安详和粉红的格桑花,用月光漂白山坡,跟着羊群走在云朵里,听蒙古长调,江河惆怅
贪念,欲望在山水间,在旷野,天高云淡
三、这一春
这一春,我想说些什么
事关人情,生计,环境
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
阳光好的时候,一切都好,心情也酥软风起的时候,有时很软,有时很硬,特别是北方的早春,像极了一个无情的人,管你穿的单薄还是厚重,说冷就冷,说热就热。
这一春,我该说些什么
人们到处都说,钱不好挣了,生计要省着用,近来的外地人都是搞装修的,房子很多,装的少,有些人没回来,有些人赶着回去了,有些人干脆打工,盼着日子会好,唐山人都在即将召开的世博会热闹着,一切破坏环境的作业都停工了,清明节人们都买花,我们的生活也开始慢下来,我有时间给孩子做一顿到点就吃的饭,有时间陪孩子吃饭,有时间陪孩子睡觉,甚至有时间走很长的路,花上半日的时间去采野菜,我是开心的,我过上了清闲的日子,不再做金钱的奴隶,即使钱挣少了。
这一春。我该写些什么
生活慢下来,正好是中年,正适合沉思,有些该懂的,有些该明白的,有些该看清楚的,都懂得取舍和远离了,也该多读读经书,洗洗内心的尘埃,开了智慧,心就更软,更大了。
这一春,我该写些什么
生活更重了,看得多了,有些曾经看不懂的,今天透彻了,该隐忍的,便深藏了,触痛深的,便咽下了,搁浅了的,不愿深追了。给他人留时间,慢慢的去懂得,有时间慢慢地走,看看路边的桃花,火一样的热情,唯恐错过季节,展现不成体内的曼妙与妖娆,去乡下闻闻泥土里的悠悠绿草香,邀上个情投意合的人逛逛街,欣赏一下文艺范的长衫,像桃花一样释放内在的光华。
这一春,我们该懂些什么
每个人的眼睛跟着足迹,展望的姿势是料条射线无限的延伸,原点却在心上,心之所修,眼之审实,思想之滋养。有的人岁月越深,看得越宽,懂的安心处世,有的人,有些事,在特定的时间怎么都不能过去,就看看金刚经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一春,我该向往什么
如今,生老病死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隐痛,亚健康,转基因食品,有毒的蔬菜,雾霾,汽车的尾气,成为制造恐惧的罪魁祸首,人们开始怀旧,想像前几些年,大概很多年以前,回不去了,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存着深深的向往,有些需要舍去贪欲心,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大家一起努力减少担心吧!
这一春,我们该怎么活着
两千一六年的春天,大葱成为土豪的代名词,大蒜也摇身成为贵族,很多蔬菜都戴上王冠,人们要填饱肚子,就要承受摘取王冠的重量,即使有些吃力,人们盼着世界和平,一切就都有希望,努力的活着,盼着,承担着……生活是这样波澜起伏,就像我们的人生,不必太在意,生活有时好,有时坏,这都是自然的法则,一切都在变化中,都是我们预料到的样子,不是吗?
这一春,我们最开心的是什么
很多句子都很沉重,离不开生活的点滴,还是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唐山世博会即将召开,人多人赶着日子奔向六道门,百花电影节也在这里,很多好电影和凤凰涅槃有关,唐山人在努力着,打开大门,让花开,让笑声飞,让有太阳的早晨更慈悲,欢迎你,五湖四海的朋友。
这一春,希望都是新的,国与国和平相处,人与人互相信任,远离颠倒梦想,天空越来越透明,沙尘暴也越来越少,人们不再为名利所迫,做个自由的人,快乐的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