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纽薇兰蜂蜜杯”征文】文坛沁香,大笔写人生〔散文〕 ——敬致沁香老师新书发布会暨捐赠仪式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江山文学天涯诗语文学社的社长冯云香。欣逢沁香老师〔原名沈家祺,我们都喜欢唤他沁香老师〕新书发布会暨捐赠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我谨代表我们文学社的全体编辑和兄弟姐妹们,以及老师的徒弟和学生们在这里发言,心情非常激动和高兴。我想,无论用什么样美丽动听的语言来祝贺和赞美,都是不过分的。因为老师用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和超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的尊敬和爱戴。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文坛沁香,大笔写人生》。我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精湛的文品——倾泻笔端都是美
每一次阅读老师的文章,总能感受到一股悠悠的清芬漫过心灵。其作品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深邃和大气的精神内涵,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牵引着我的视线。他的每篇作品都能把人间最至纯的善良和美带给读者,张扬着非凡的正能量。让我体悟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原来世界是这样的精彩!
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学写作的窗户,让我看到了诗一般的文学风景,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在悠然温暖的享受中阅读,就会与作品产生共鸣,进而就有了进行长篇大论评析的冲动。
老师是一位文学写作的高手,也是我们江山文学网七万余作者中的十大精品高手之一。以他的学力和感知度,以及50多年行文的阅历,其诗歌,散文、小说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构思精巧而匠心独运。
老师是小说写作的高手。不但善写长篇、中篇,而且短小说也写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当年,当我们步入文坛,都在为如何构架小说情节而头疼的时候,老师总能很从容地把一个故事讲得特别出彩,而且曲折多变。他常对我们说:短小说的情节一定要曲折,特别是结尾要让人意想不到。而长篇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中心事件。他还说:作家在创作中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写情感小说时,作品人物的情感需要节制,语言需要节制,情节同样也需要节制。
老师是散文写作的大家,他的游记散文、乡土散文、报告文学、生活随笔、杂文等,开拓了新的文风。他写了大量的游记散文,其中包括近百篇写古村落和古镇的散文。这些文章为老师在网上赢得了“当代徐霞客”的美称。阅读并在这些散文中徜徉,如亲历了每一个景点、每一处名胜。而且总能采撷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甚或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传说。老师常对我们这样说:写游记散文时,一定要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看每一座山,观每一条河,或者是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处乡村,都不在例外。他又精辟地说:任何一个地方,即使风景多么美,如果挖掘不出它悠久的人文历史,也不能算是一处名胜。这令我们茅塞顿开。
故乡的一片叶子,一粒石子,一朵小花,一棵小树,一扇小窗……都能激起他深深的爱恋情怀。故乡的田园、石桥、野花、蝴蝶、门前的篱笆、房前的月季、屋后的竹林、小院里的丝瓜和黄瓜、甚至老屋的瓦楞、马头墙以及烟囱里袅袅的炊烟、还有在瓦缝里生蛋孵小鸟的麻雀等,都会在老师的笔下精灵活现。他把江南的乡情乡景写得惟妙惟肖,许多文友常开玩笑地说:老师呀,您把乡间所有的生灵都写绝了!读老师的乡土散文,故乡味,故土情,都渗透着母性的味道,让人永远沉醉。读老师的许多散文作品,其实就如同在读着他成长的岁月和成长之路,让我们一次次感动,同时也一次次让我们懂得,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一定要学会坚持和坚守……
儿童文学和诗歌,也是老师写作过程中的两座重镇,不能不提。他的儿童文学和诗歌以前经常在报刊发表,特别是各种适合学生阅读和朗诵的诗歌,大多成为学校节日文化活动的必备材料。讲了以上这些,其实还只是讲了老师1300万字作品的冰山之一角。老师流淌于笔端的文字是纯真的、诗画般的美!
第二、高尚的人品——栽花育苗树丰碑
老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更是一位能发掘和培养写作人才的伯乐和园丁。自从他响应中国作协号召走进网络后,就主动承担起了发现和培养文学新苗和新秀的责任。他稳健厚实的文风倾倒和感染了很多网络作者。自入网以来,他已经培养、指导和鼓励了很多学生,其中一批文学爱好者已经加入了省市级作协。除了我以外,还有辽宁铁岭的林雨荷、辽宁沈阳的玲贝贝、河南安阳的燕红妹、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周微、山东日照的婉溪清扬、河北承德的蓝瞬儿等。可以说,老师的文学桃李,已经花开网络,芬芳纸媒了。
记得有一段时间,社团的个别文学作者心理浮躁,常常为了出名,马不停蹄地在各个网站穿梭。老师发现后指出:“文学创作是老老实实的事情,其实到哪个网站都一样。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没有脚踏实地的写作态度,要想取得好成绩就是空想。”几年来,有些文学网站曾出资请老师当总编或管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十分坦然地说:“写作不能为了几个钱,只要热爱文学,在哪里都一样!”老师又是我们社团的文学顾问和指导老师。他经常为我们社团的发展出谋献策,不遗余力。这两年,我们社团先后开展了“牡丹皇后杯”、“王佳平杯”、“又宁三草杯”、“纽薇兰蜂蜜杯”等全国文学征文大赛,社团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令很多文学网和社团投来羡慕的目光。老师不仅是我们文学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他就像慈父和大哥哥一样,及时发现和矫正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或者发短信或写文指出弊端,指明改正的方向等。在他的鼓励和鞭策下,我们社团始终在不断前进。
在文学上,老师是我们爱戴的长者。当我初入江山文学网时,编发了他的散文《小弄堂里的声音》。读着那些鲜活跳跃的文字,耳畔仿佛响起了老上海小弄堂里的各种商贩和行人的吆喝声、叫卖声以及邻里之间亲切关爱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小弄堂中各色的大人物小人物的面容和他们生活的风貌。我的心被深深吸引和震撼了,我有了一种强烈的欲望,一定要和这位妙笔生花的才女“姐姐”交流。当我把信息发出去之后,我就开始了热切的期盼,等待姐姐的回复。可是时间过去了一天,两天,三天……最后终于看到姐姐发来了新文章,我的心才终于放下了。原来不是姐姐不理我,而是她外出采风了。后来有一天,“姐姐”突然告诉我,“她”是一位男士。我这才恍然大悟。
在我们社团,每当一些文学作者取得各种荣誉时,他都要亲自采访,在论坛彩版推出,为他们的成长欢呼、加油和助推。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的文学写作者和耕耘者。他就是一位为文学而修行的苦行僧;他就是一支为文学事业燃烧的红烛;他更像是一艘驻守在文学港口的渡船,把热爱文学的作者渡向河海的彼岸。
原来的我,总喜欢写情感类文章。随着与老师的文学交往,他告诉我,要走出写情感文章的彼得堡。他鼓励我走进生活,多写反映社会火热生活和正能量的作品。他对我说:一篇文章如果过了数十年还能被人捧读,这大概就是好文章,至少是不落俗套的文章。之后,老师又指导我写小说。在他的点拨和教导下,我走向了写传统纯文学之路。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拓展和使用素材,终于写成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云儿》,这是我文学创作的又一次全新的飞翔。
今天,在老师的新书发布会上,在他文学上取得特别丰硕成果的时候,我想说:老师,您一直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您一直是我们天涯诗语社团的骄傲!
下面,我再来分享一下老师的部分好友以及文学徒弟和学生们对他祝贺和评价的篇章,了解一下老师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吧。
老师网上的第一位徒弟林雨荷在《年轻的人,年轻的心》中这样赞美自己的师父:老师对文学执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令热爱他的学生肃然起敬。我们是网上文学拜师最早的第一对,拜老师为师是一件幸事。他既是严师又是兄长,他是我文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加入了辽宁省作家协会。
老师的网络高徒周薇在《老师是我的骄傲》中这样对师父表白:老师的谦和,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成为老师的学生后,我得到了您的教导和指点,在创作上有了前所有未有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您为我写下了一万多字的散文《薇梦儿,从音河黑土地里飞出的金凤凰》之后。这篇文章在家乡文学圈中引起极大振动,对我的家人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从开始的不支持到支持我的文学创作,从而打开了我的文学之窗。有时,我会想,一个小村子里的小女子,是何等的幸运,在3000里外遇到一位好作家为我点拨迷津。2014年,我加入了齐齐哈尔作家协会;2015年,我又成为了全省40名萧红文学院作家班中的一员,我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远方的您,您高兴地在电话里笑了。我知道,在文字的道路上,我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您的引导。否则,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姑,怎能走出家门?
天涯社团副社长燕红妹在《沁香一瓣,馨香四溢》中这样写道:对于文学,我仅是靠了爱好才沾了写作的边儿,充其量就是个“后生小子”。是老师不辞辛劳地熬夜为我修改文章,使得我的《民心路》能顺利刊登《安阳日报》。习作不到两年的我,作品能上安阳党报了,这对我来讲意义重大啊!老师在文学上的成就满可以令他安享晚年的,而他不然,他每天除了写作外,还要给一些文友和文学新人跟帖祝贺以及鼓励点赞。他以无私的德行支持着文友、激励着文学后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谁会忘记他的恩德?有谁不敬仰他的德高望重呢?
天涯社团的副社长袁梦雪在《走近沁香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写情感诗文,构思大多千遍一律,没有新意。老师就要求我们走纯文学创作之路。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文学新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了文学新秀和作家。老师的文字,始终带着自然美,哲思美,个性美。他的散文,犹如一粒粒珍珠,字字有理,句句达意,篇篇带着哲思,给人不一样的启迪;他的诗歌犹如一位位含羞的女子,温婉多情,琵琶遮面,摇曳生姿。他的小说,犹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芳香四溢,清新自然,读之受益匪浅,让人久久回味……我的多篇文章荣获全国奖项,这和老师的指点分不开。
辽宁沈阳的作家玲贝贝说:我崇拜的沁香老师,他的散文,生活气息浓郁,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博古通今,凝练深邃。他的散文把自然山水、场景、民俗风貌等写得形色声味俱全,充分地展示着人文风采和魅力,充分地吸引人、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他总是期待着我们站起来,跑起来,高大起来!老师是我文学路上的第一开门人!
《带进网络都是美》这篇被网友广为传诵的文章,是上海地铁浦东凤阳路管理站女作者蒋岚写的,她用了洋洋万言对老师极高的文品和人品,做了归纳式的总结。在文中她这样写道:当我进入文学网站写作的时候,也是我大学刚毕业人生中最低迷的一段时期,是他指给了我生活的方向,提升了我生活的勇气,给了我强有力的精神慰藉。是他鼓励我走进了文学,并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上,有的人喜欢被捧为花,似乎被捧红了就沾沾自喜,这样就会丧失警惕性,最终也会导致创作上的身败名裂。所以他从来不会涉入其中,他总是一笑说:“写文还是寂寞点好”。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背后,需要健全和完善的体制去支撑,我们需要更多像老师这样的好作家,走进网络去传帮带和身先士卒地写,把美文和美的人品带给网络……
还有,天涯副社长刘金平、北京作家诗心如兰、湖北女诗人分飞燕等,每个人都用长篇散文或者诗歌表达着对老师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这是大家的肺腑之言。我想,有这么多的感谢和祝福,一定会让老师在微笑一下后再铸辉煌,再写出十卷,二十卷或者更多卷的书。
在今天,当一些利己主义充溢在某些领域时,老师大气地拿出五百套自选集捐赠给吉林、湖南、河北、海南、江西、四川、甘肃、安徽八个省市的贫困地区的图书馆,这种奉献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我们这些徒弟和学生们学习。他做的这些事情是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事业。他所赢得的赞誉会永远记在中国文学史册上,他永远值得我们自豪和尊敬!铸万语千言,我们一定要向老师学习。今日有您点亮人生,明日就有我们跟上来!
第三、文学结硕果——大气彰显心灵美
近年来,沁香老师的许多文学作品先后发表在各地纸媒和各大文学网。其长篇小说《隔不断的情缘》、《千里牵手》、中篇传记小说《白马将军故事》等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还有各种优美的散文、小说、诗歌、文学日记等,都是老师这些年的心血。可以说老师是一位走进网络文学,引领网络作者写作的真正的老师和高产作家。我庆幸和文友们在试水网络文学大海学习游泳时与他相识,并成为他的一名学生。
老师的许多精美文章还先后被全国近千家大大小小的网站和有关私人博客选载,其中有的文还被冠以他人的名字。老师知道后,只是记录了这些网站的名字。当他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苏北一家网站不告而转载时,许多文友看到了对他说:你这么多文章被这些无知网站偷偷转发,这是一种明显的侵权行为,必须要求他们赔礼道歉和补发稿费。但他笑笑说:“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找他们,让他们自己日后觉醒吧!”当我们知道此事后非常钦佩和感动,他的大气彰显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接下来,让我深情地为大家献上一首摘录的散文诗,这是老师的忘年交好友、上海著名作家潇男先生敬赠老师的一首赞美诗:《美丽的沁香一瓣》
明媚的春风里,你奏响了三月的盎然生机,你的身影和朝霞一起,走进乡村和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阳光橙红的酒杯下,你开放了。那火红的红,像喜贴粘住了蜂蝶漫舞的春天。只要你在的地方,每一处都涂上了红色耀目的光华。你不是牡丹、不是郁金香、不是大理花、不是映山红。你含苞的花朵,像心灵的雕塑,殷红的色彩放飞青春的活力;芳香的花蕾,闪烁着青春的智慧。你醉倒了缤纷的三月啊,你倾倒了五月的石榴……
感恩,是从我们心田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最后,让我代表江山文学天涯诗语社团的全体编辑和工作人员、作者以及文友,向今天出席会议的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向与会的各位作家和在京的媒体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再次向沁香老师表示祝贺!并深深致敬!
沁香天涯红大地。
鸿篇巨著铸丰碑,
杏林学苑创奇迹。
扶贫助教书大爱,
网络带徒人才济。
文品人品双声誉,
高风亮节沈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