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鼓浪屿,灵魂皈依的道场(组诗)
◎寻找一棵橡树
这个秋天,我从长安出发
沿着一棵橡树,去寻找一首诗歌
和那位当年种树的诗人。那棵
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树,结满了爱情浆果
送给我爱的人,我只取一枚
大海偷窥了我的秘密,拚命用涛声
给我鼓掌。那些浪花还在
重复着昨天的练习题,录制
海鸥的美声。一艘渔船从修辞深处射出
点亮了航标灯上的诗眼
诗人永远安静。她已从那棵橡树下走远
在她的身后,那些平平仄仄的汉字
纷纷在鹭江上,鼓起更大的浪花
◎高山流水
那些用条石铺设的步道、台阶
多像纵横交叠的五线谱,蜜蜂和蜻蜓
是跳跃的音符。一曲高山流水
从小巷深处踅出,让我恍若隔世
太阳初升,那些无处不在的花
突然就开了
日光岩上一只蝴蝶,通体透亮
飞落在一位少女的头上
另一只,在后边追逐、呼唤
我看见一对耄耋老人相扶着走过花期
目光温暖、从容而慈祥
有惊涛拍岸,呈现出一种几何学的美
海鸥们多声部的合鸣,多么自由、畅亮
彼时,知音相继从后台出场。听啊
悠然的琴声还在飞翔。就像眼前辽阔的大海
温暖、悠远、包容,把我淹没
◎在龙头路商业街
一条街,抬高了天南地北的欲望
有多国方言在喧哗。让老外和游人
一次次弯腰。货币身怀绝技
拉着我一起流通、兑换
那些越洋过海的建筑,声音和特色小吃
青苔一样,依附在这座万国小岛上
仍在掏东方的胃口。那些吃货
纷纷从晋太康三年遁出
伸出兰花指,扣住我的软肋
深秋,天笠葵的叶子快速下落
繁华背景上印着巨大的蓝,一半用作记忆
一半用来遗忘
【编者按】一首寻找一棵橡树,诗人告诉我们舒婷成名作《致橡树》的产生背景与鼓浪屿有关。那是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舒婷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当时听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一首高山流水,诗人赞美的是日光岩游览区,它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为鼓浪屿最高峰。一首在龙头路商业街,诗人赞美的那里旅游兴商的情景:鼓浪屿龙头路是鼓浪屿的主要商业街。因应着旅游的兴旺,龙头路的两侧开设了许多工艺品店和字画店,即有本地产的工艺品如珠绣、漆线雕、彩扎、彩塑、彩瓷等,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玉石、字画和瓷器等。同时还开设了不少南国干货店。全诗一脉相承,展示了鼓浪屿风景宜人,富有文化内涵,令人喜爱向往!力推佳作!【编辑:断肠崖居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