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味道
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来说,要是让她具体地说说生活是什么味道,恐怕大部分人还难以用哪种味道来形容。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一大家子上至父母下至儿女,一天里她盘算着、寻思着、计划着、祈祷着—-她必须像一个战场上的指挥官一样精心细致地运筹,将上一场战役悉心收束好,把下一步的阵营仔细分配好;而且还得时刻提防突如其来的敌军偷袭,一家人的生活方可井井有条,运转自如。所以她们像上紧发条的闹钟,似乎也没有时间去体味什么生活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在她们的脑子里都变成了具体琐碎的每一件生活小事。
四十岁,老人认为你已成年,孩子觉得你就是他的天,上下两辈人都把你当成他们的倚靠。老人辛苦一辈子是时候该轻松轻松了,你不可让他们再跟着你想这想那了。孩子成长需要你不断地引路和扶持,作为家族延续的一环,你承上启下必须站稳、站直、站好。
父母公婆,四位老人,一个哮喘,一个肥胖,一个心律不齐,一个长年肠胃不畅。公公心脏不好,情绪一激动容易犯病,我和老公说话做事得观察他的情绪,不顺他心的事尽量不给他讲。婆婆是哮喘,最怕着凉感冒,而她还总是对冷暖变化不敏感,你得时常提醒她及时增减衣物。父母跟着弟弟远在外地,不能在跟前尽孝,有空与他们聊聊,缓解他们远在外地的不适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至于他们身体的疼痛着急也没用,只能把无尽的忧虑化作叮咛或捎点常用药而已。
二胎政策放宽得太迟,两个孩子一个已经高中,一个才入幼儿园,养育方法自然差异较大。对于大儿子而言,你忽而觉得他严重地重理轻文想干预干预,忽而又觉得干预会不会反而让他都学成皮毛;一面为十几年来教育大儿子的造成的误区后悔不迭,一面又觉得什么经验用在小儿子身上都不那么灵验,因为一日三餐的挑食就会让你觉得其它都靠后站了。
以前,晚上陪孩子迟了困了,索性扔下一堆家务给老公就睡了。早上实在太困也就催老公先起来弄饭。最近他偶觉心悸,就觉得是不是自己靠他太多累着了,负疚中强迫自己无论怎样都必须早上六点起床给家人准备早餐。
其实,自己心里无时不刻装着的都是这一家人。在这种惦念与忙碌中,对明天还寄予了许多期盼:明年小儿子会不会比现在更壮实一些,三年后大儿子会不会踏进如愿的大学,几十年后父母们还会不会就这样幸福地陪着我们?不管怎样,我现在,至少是现在用我所有的力量去给予他们爱与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的味道怎样?我还真觉得有些甜蜜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