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踏青随想(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踏青随想(散文)


作者:若水一生 童生,70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6发表时间:2017-01-24 11:08:50
摘要:这是一篇去年的旧作。五十二年过去,1964年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聚会。岁月催人老,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已垂垂老去。为了共同的经历为了新旧的友谊,我们相聚。

去迟了,因为睡过了头。加上不时要停车打听华穗山庄,我整整迟到了一个半小时。一路上,脑海里不断地响起那首歌的名字《忐忑》,忐忑,还是忐忑。第一次报名参加宫行大姐召集的江永知识青年聚会活动,就敢迟到,还迟到这么久,你小子胆子够肥。
   事实告诉我,有时候迟到会是一件好事。当我按照服务员的指点走进山庄会议室时,我的忐忑竟变成了庆幸。
   室内,显得有些昏暗,百十个五十二年前的中学生,静静的,像当年坐在课堂聆听。他们面对的不是黑板,是一块变换画面的屏幕,面对的不是谆谆教诲的可亲可敬的老师,是一个仿佛打了鸡血的子侄辈的小年轻。通过麦咪的加强,小年轻的嗓音尖锐高亢:“吃了我的产品包你一年健康,身体欠佳的包半年。”
   又见推销,又见面对老年人的推销。小年轻卖力,极力蛊惑,他的账算得很清,五个人买了我不亏,十个人买了我有赚,要是再多的人拿钱,嘿嘿,这个秘密可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
   我在两三分钟后走出了“教室”。清凉的风,拂去初始的烦厌。人人都在为三斗米,至少,小年轻不敢卖三聚氰胺。
   接着,心中又莫名地涌出一股酸涩,站在讲台上的,不应该是此刻正在听讲的人吗?如果不是该死的极左,如果不是该死的“出身论”,他们中间,会有多少专家教授,会有多少学术泰斗?
   走在有点泥水的卵石路上,细细的雨丝落在脸上,鬼使神差,我来到鱼塘边。刚冒新绿的柳条,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它在发出微弱的声音:“学学池塘吧,看它多平静。你,又愤青了。”
   张目四望,嫩绿鹅黄,嫣红姹紫,天空虽有乌朦,到处显现得勃勃生气,它压不住,盖不了。心情似乎好了很多。
   走进餐厅,“学员”们已陆续来到这里。小年轻的笑容清楚地告诉我,他赚了。我正在琢磨他的收获,两条汉子不期然出现在眼前。第一反应是自卫。莫非那小子有特异功能,知道我在腹诽,搬出两人找茬?
   误会了。谁见过一脸的弥勒佛找茬?谁见过四只眼的文人找茬?弥勒面生,绵绵笑意格外亲切。四眼眼热,冷峻的神情在《湖南知青网》上贴着。
   “你好,我是枫树林。”声音浑厚。
   “你好,我是庙山口。”声音沉稳。
   没有半点陌生,像是多年的兄弟,若水和他们相拥。
   枫树林是我在《湖南知青网》的第一位导师,我这个电脑盲,为了发帖手忙脚乱,是他让我再一次成长为知识青年。
   庙山口,因为他们农场的老年舞蹈队受到歧视而发帖,我顶,为他不平则鸣喝彩,被他的那声吆喝感动。
   又有一道身影进入眼帘。小巧,秀美,温婉,可人。我没有见过她,但我认识她。她的帖子打动了很多人的心,赚了很多人的眼泪,得到无数人的追捧。
   我可能是唯一刺了她一下的人。但是,我们成了真正的好友。
   明明小妹妹,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我的长沙话,换来夹带新疆味的普通话,“你是若水。”
   嘿嘿,辛亏我江湖中漂过几十年,普通话还行。于是,在长沙县,有两个人用异地话交谈。
   我向小哥子钟圻介绍了明明后,几人走向了不远处的宫行姐姐和恢宏大哥。
   因为宫国的原因,我们见到大姐就像见到家人,我们聊得欢快,明明变成乖巧的听众。
   憨厚的恢宏,其实也有幽默的一面,他不停地对着小哥子:“呵呵,男主角,男主角。”
   不会老的宫行,在一旁加油添醋:“我们一边看,一边笑,太好玩了。”
   我们谈到的是《爱情》,小哥子的确是男主角,而我和宫国,两个如此聪明的精怪,却沦为配角。就这样,小哥子还不满意:“哼,假如有一天一个人从20楼跳下,那就是我,是被他气的。”
   惯例,他的手指向我。
   照相留念是聚会的常态,当枫树林、庙山口、我和明明合影时,明明站在庙兄和我的中间,在快门按下的前一刻,我们的手都很自然地搭在明明的肩头。我们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大家都很喜欢你。
   小哥子和我让宫行站在中间,我们都在笑,也在告诉宫行,宫国是我们的好兄弟,他去了天国,今天他会很高兴,因为有两个弟弟得到姐姐的关爱。
   餐间,何复子把我叫到了井边的那一席。第一眼认出的是阿迪。真佩服给他照相的人,居然可以照得丝毫不走样,那人一定是宗师。见到大卫王,我郑重其事地为我的误会向他致歉,得到他的宽容后,心中一直留存的纠结方得纾解。交谈中,才知他要高我几届。看着他宛若中年俊朗的形象,一向自认为显得年少的我,不免生出失败的感叹。幸好,大卫指了指他的头发,染了的。这才让我那颗受伤的心脏有了安慰,我可是原装,哈哈,我骄傲。
   见到了乐观之人,见到了传矣,能深深地感到她们的爱护和亲情。尤其是和明明在一起交谈时,有位大姐很执着地问:“那个若水一方呢?”
   在得到纠正时,她有些兴奋:“若水一生呢?”
   我很严肃地告诉她,若水一直和明明在一起,她问了三遍,我答了三遍。直到她恍然大悟,一双温热的手握住了我。很高兴,我有了粉丝,虽然把我的网名记错。
   餐后,我们去踏青。沿着现代化的乡间小路,我和明明几人慢慢地走。在一把雨伞下,我轻轻地搂着明明的肩,似乎她就是我的小妹妹,自然,亲切。
   一时间我没有了谈兴,只是沉思,这样一个弱女子,当年是被逼到了何等的境地?远走新疆,去嫁给一个连一句话都没说过的陌生人,她需要多大的决心,需经过多少的挣扎。我也就明白,为什么《湖南知青网》的哥哥姐姐们,会那样呵护她。直到她拿起了球拍,看到她绽放的笑容,那沉甸甸的感觉才慢慢消散。
  
   踏青,不是从前的踏青,没有很多的浪漫,没有很多的张狂,更多的是学长学姐的关爱,是彼此之间的温馨。不需要心机,不须要提防,我们都在默默地祝福,用亲热的眼神注视。
   登车回程。临别时,我向同去踏青的朋友们抱起双拳,哥哥姐姐,再见了。
   我回到了餐厅,那里有白水江河的伙伴。钟圻,海燕,枝芳,安丽。流逝的四五十年回来了,我们变得年轻,那无忧无虑又有忧有虑的知青生活,变成我们的故事。
   这次的踏青,不需要心机,不须要提防,没有很多的浪漫,没有很多的张狂,唯一不缺的是心与心之间心照不宣的关爱与衷心的祝福。

共 24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踏青随想》是一篇很深情的心情絮语,真切感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踏青,是一群1964年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五十二年后的相聚,是为了共同的经历、为了新旧的友谊的再次相聚。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都已垂垂老去。走在踏青的路上,太多的感慨在心头涌动……开头的一个小插曲看似多余,实则用意颇多。“愤青”该是经历过那段不堪回首往事的一代人共有的无法回避的愤慨,是啊!要不是该死的极左,要不是该死的“出身论”,在座的一群人中会有多少专家教授,会有多少学术泰斗?可是,就是这样一群优秀的人才被时代所迫害、所耽延。文中的明明的遭遇更是令人心疼。辛亏有大家热情真诚的相互扶持,一路相伴。这次的相聚,让流逝的四五十年又回来了,我们因此变得年轻,那无忧无虑又有忧有虑的知青生活,变成我们的故事。一次非同寻常的相聚,真情暖暖,令人回味久久。好文章!力荐赏读。【编辑:异乡的默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7-01-24 11:10:54
  欣赏若水老师佳作!一次非同寻常的相聚,真切感人。写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24 12:02:51
  考虑到年关已近,大家都有忙的,写稿投稿会有些阻碍。新的作文还在构思中,拿了一篇不合季节的旧文贴上。
   其实,聚会的人有许多都不认识,只因为同年下放在湖南偏远山区,共同的知青情结让大家倍感亲切。
   谢谢默默。
2 楼        文友:今秋情更浓        2017-01-24 14:24:41
  拜读老师的踏青随想,感受不一样的真情回味,欣赏好文笔。
回复2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24 19:20:05
  真插友,真朋友。历尽坎坷,情谊更深,好想留住。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1-24 16:55:45
  情深意重感人的散文
回复3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24 19:23:13
  最珍贵的友情,是在艰难困苦中建立的。同样的遭遇,同样的心情,这情结,怎是一句不必念念不忘了得。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1-25 22:03:54
  欣赏若水老师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26 02:35:29
  年轻气盛,上山下乡实无奈。白头聚首,谈天谈地又如何。
5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7-01-27 13:51:22
  《踏青随想》文章所述不是一次普通的踏青,而是一群1964年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五十二年后的相聚。这次非同寻常的相聚,真情暖暖,却有意味深长,令人回味久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