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善待医护人员
近日,一组医生“抱式麻醉”图走红网络。哈尔滨一名102岁老人因骨折住院需要手术,麻醉医师评估后,决定采取坐式方法进行麻醉,并由外科医生赵亮抱着老人协助固定。在持续约20分钟的麻醉过程中,赵亮不时地安慰着老人:“别害怕有我呢,你放心吧。”“你就在我怀里躺着吧,一会有点凉,别躲。”“有什么不舒服的,你就赶紧说话就行了……
最近,你是否也被一个在微信微博上广泛转载的视频深深感动着!视频的内容是,去年9月21日,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的中央监控系统记录下的惊险一刻:一名市民突发脑出血,心内二科护士王亚萍及现场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最终挽回他的生命。视频中,护士跪在病床上为病人心脏按压的那一幕,更是如此令人震撼和感动!
有评论说:如果你愿意花些时间,到网上了解一下视频中护士所做的“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求,就会知道这对一个瘦弱的女护士有多难,也就知道跟死神赛跑有多惊心动魄!
有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这种事情在医院很多,但是大家都看不到;医者父母心,愿每一位白衣天使,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健健康康的;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时,医生护士是最不愿你灵魂升天堂的人;其实,医生都是希望看到病人康复的,希望对医生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误解吧;作为一名医者,从披上这白色战袍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深知肩上的使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多苦多累都值得,是我一个小护士今生最大的追求;平时也应该尊重医生护士,这次是监控下看到的,我们看不到的辛苦,还有很多很多……
看过感人的视频,看过暖心的照片,除了感动之余,我们能无动于衷吗?其实你不知道,每天有多少这样的感动,在医院或突发事件中发生延续着。我们不用迎合着高调唱赞歌,更不要吹毛求疵般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可善良的本质告诉我,不该为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说点什么吗?不该做点什么了!我应该把这些年亲身经历过的感动说给你听,一起分享,一起感动。
我要大声说善待医护吧!他(她)们是人,不是神。救死扶伤的日日夜夜,充满了无奈和艰辛,当拖着疲惫的身心,迎来一个病愈患者会心的微笑时,就意味着要慷慨相送,甚至不能用挽留的告别语。当肆虐的“疫情”袭来,残忍地吞噬我们生命健康的时候,多数人可以选择回避,而他(她)们却临危不惧。疫情灾难固然可怕,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畏惧不前,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我们的生命安全,用身躯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他们就是医护人员,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
我不会忘记,你一定还记得。2003年防控非典的那段历史,曾经惊心动魄的场景已经远去,甚至被淡忘。每当翻阅抗击非典时的照片和工作记录,我都会想起一线医护人员用鲜血和生命,战斗在防治一线期间的每个日日夜夜。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特殊的战士,在危难面前,一线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为我们的生命健康而战,更是为人类尊严而战。那些曾经的温暖和感动,至今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回首往事,我不是挖开记忆的坟墓找寻痛苦,可是,用生命筑起的历史是无法忘却的。
灾难在历史上划痕,往往比成就更深。抗击“非典”,以卫生为先,以生命为重,以人为本。白衣天使的前赴后继、亲友的惦记担忧、陌生人的鼓励祝福,还有那些非典时期感人的爱情,都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心灵。但愿这高昂代价得来的可贵变化,不要随疫情的消失而消失,也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温暖和感动。这些精神遗产,都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的正能量。
2003年的春天,没有人可以预料,一种突然袭来的SARS病毒,以最丑恶诡异的嘴脸,悄悄把我们包围,似一个无耻的幽灵,在我们神州大地的一些地区肆虐游荡。一时间,SARS成了全人类共同的话题、共同抗击的敌人。各种媒体每天对非典的报道连篇累牍。
没有特效药,没有可循的成功经验,成批的医护人员倒下,每日递增的病例消息,也像一片浓重的阴云,笼罩在全国人民的心头。犹如世界末日来临之感,人心惶恐不安。
传言,道听途说的传言,也像瘟疫一样,在惊慌失措的人群里蔓延开来。“打个照面就死人!同乘一辆车也会被传染。”“这是一种怪病,连医生护士都被传染上了,无药可治,已死多人。”谣言四起,满城抢购板兰根和白醋……
伴随着迷茫无奈的神情和惊恐的目光,人们纷纷戴上了口罩,两层、四层、八层……甚至不敢再迈出家门一步,生怕打开窗户、开了门,病毒就会闯进来。往日城市的繁华,疯狂杂乱的舞步,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一时不见了踪影,在这个春天里,连本来清新的空气,都好像融满了病毒,要凝固了……
中华民族是顽强不息的民族,她有着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动员、积极行动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迎难而上,与SARS病魔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较量。
面对肆虐的瘟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万余名医护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发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舍生忘死,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在各个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在各个路口的检查站,白衣战士们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工作在最前线的白衣战士,无疑是最重要的人,也是所处环境最危险的人。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多少人顾不上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多少人忍看年迈多病的父母不能照顾,多少人挥别家中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多少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她)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坚守岗位,不惜一切代价,战胜疫情,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危险,首当其冲地来到医护人员面前。在鲜艳的党旗下,医护人员庄严地举起手宣誓,请战到“非典”一线去。一份份争上一线的请战书、决心书,雪片般飞向各医院的领导手中。尽管形式各异,语句不同,有的千言万语,有的惜字如金,但所有的决心书,都表明了同样的一个意愿:在瘟疫蔓延的时刻,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作为医护工作者,挺身而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自己已经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听从党的召唤,投身抗击非典的最前列。
一封封请战书,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但哪一句句发身肺腑的真挚话语,是在人民面临危难之际,捧出的一颗赤诚之心。诤诤誓言所代表的,正是医护人员崇高的职业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担当精神,更是共产党员的牺牲情怀。也有一些医护人员没有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决心,但他们以无声的行动,交出了一份感人泣下的答卷。正是这些为了人民安危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医疗群体。在危难逼近的关键时刻,他(她)们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了……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在恐慌中度过的那些特殊岁月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感动着。“医院就是战场,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医护人员,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大批医护人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非典斗争的最前线。他们的事迹,更加激发了各界群众对他们的热爱。“每当‘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中国人撑着。他们是‘中国脊梁’。”“我们与你们同在,我们年轻的心正和你们的节奏一起跳动!”“在抗击非典战斗的第一线,医护人员表现出的是德,是信仰,是奉献。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她)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是当时人民群众最亲切的称呼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几倍乃至十几倍。无论是在检查站为群众查体,还是在隔离病房救治病人。为了减少感染机会,他们还要控制饮水,上班尽量不喝水,穿着多层隔离服,忍受大汗后的脱水,甚至在内衣中垫上“尿不湿”,以免去卫生间而造成感染。有时为了降温,大家就往防护服里加冰块,但冰块很快就会融化掉,冰水变成了温水,许多人浑身长满了痱子,脸上手上退了几层皮。几天下来,全身就像散了架,身上的衣服能拧出水来。塑胶手套里也是浸满了汗水,许多人的手被捂得虚肿,看起来就像发面馒头。一批批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以超乎想象的忍耐坚持着,坚持着,直到完成任务!他(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些医护人员的故事,都是经典美谈,录进了网络,上了报刊:一对好夫妻双双上“前线”;三改婚期抗非典;走出隔离区,儿子送妈妈一朵粉红色的小花;恳求“特殊照顾”;晕到在冰冷的地板上;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隔离病房”我要入党;“抗非”使她变得勇敢坚强;难忘的生日宴;你们真好,是盲人的眼睛俺的拐杖;“抗非”一线“娘子军”们的苦辣酸甜;关键的时候怎能离开最需要的地方;“忠孝不能两全”……
我一个当医生的同学,是医院第一位走进隔离病区的年轻医生,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在抗击“非典”战争的最前线,面对肆虐的瘟疫,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第一个报名走进“非典”隔离病房,在隔离病房担负起监护隔离病人的重担。
她报名要求第一个去非典隔离病房,去前并没和爱人商量,更没征求家里的意见,直到她真正被批准穿上防护服,想起儿子没人照看,才想起来给爱人打了电话。爱人理解更知道面对非典疫情,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和应该承担的责任,毫不犹豫地答应并全力支持她的选择。
她在要求去“抗非”一线的请战书中这样写到:“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我强烈要求到一线去,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去,用行动实践自己救死扶伤、无愧人生的诺言。我已做好了一切准备,请求参战,到抗击非典一线去!”。
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5月1日,我院有一发热病人,需要紧急启用发热门诊留观室。由于来不及回家安排,我便主动要求和其他三位同事担当起隔离病人的医疗、生活等全方位服务工作,我们也随即被隔离了起来。”
被隔离观察的病人是当地人,4月份曾到北京出差,回来几天后突发高烧,经专家紧急会诊,尚不能确诊为“非典”病例,为保险起见,决定对病人实行隔离观察。这是我市最早被隔离观察的病人之一,在没有先例、没有防护经验的情况下,我同学来不及同家人打一声招呼,就勇敢地承担起观察治疗的责任。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她全身心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电话里我问她累不累、想不想家、怕不怕被感染时,她笑着说:“既然选择了穿白大褂这个职业,为治病救人赴汤蹈火,就没什么可说的,面对疫情,我们选择坚强。我虽然割舍了家,委屈了孩子,但我做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在国家危难时应尽的义务,我无怨无悔!只是孩子就委屈家人多照顾了……
伟大源于平凡,高尚出于朴素。我被这些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可敬可亲的医护人员深深地感动着。当“非典”终被战胜,当抗“非典”的日子成为记忆,我们也绝不会忘记,曾经不惜生命向“非典”宣战的白衣战士,我们可敬可亲的医护人员。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因为工作需要,我一直行走在第一线。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每一份感动,都让我心灵如此震憾,在感慨和激动之余,我情不自禁拿起笔来,含着泪用心用情写了一首小诗:《有一种精神让我感动》
非典袭来
多数人可以选择回避
有一群人却临危不惧
选择坚强和担当
责任是那样崇高,身份是那样平凡
没有豪言壮语,句句都是发自肺腑的语言
战斗已经打响,我怎能离开?
医院就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义无反顾上前线
选择做医生,就是选择奉献
如果我没有活着出来,要好好把孩子养大
在生命的最前沿战斗,我无悔白衣天使的称号
我是一名年轻的护士,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只要还有一名患者没有脱离危险,我就不能离开一线
这里危险,让我来
我是共产党员,就应当先锋
挺身面对
勇于担当
微笑带来阳光
在防控非典的战斗中
在危难逼近的关键时刻
他(她)们……
舍小家,顾大家
割小爱,成大爱
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
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白衣天使只有一个信念
让患者康复
让非典止步
让痛苦和瘟疫远离人类
让那个清冷的春天充满爱的光辉和温暖
你的心,我的心,万众一心
你的力,我的力,千钧之力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以青春和热血
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不惜以自己躯体的倒下
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谱写一曲曲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