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年味哪里去了(随笔)

编辑推荐 【杨柳】年味哪里去了(随笔)


作者:晓荷笑清风 布衣,23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1发表时间:2017-01-27 14:46:45

不知不觉间,“年”已悄悄的从我们身边溜走。不少人都在感叹:现在的年是越来越没过头了,是越来越没“年味”了。
   是啊,这“年味”究竟跑哪去了呢?
   难忘小时候,每到腊月初,便天天盼,时时想,掰着手指数着等过年。还记得儿时念过的歌谣:“红萝卜,咩咩甜(很甜),看着看着要过年,过年又好耍,调羹(汤匙)舀(盛)汤汤,筷子拈嘎嘎(肉)。”原来,这过去盼过年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可以“调羹舀汤汤,筷子拈嘎嘎”。
   而如今,大荤小荤天天顿顿吃,成人吃成了将军肚,孩子吃成了肥胖儿。吃得我们头晕,吃得我们发腻,吃得我们直呼吁回归自然“多吃蔬菜少吃荤”。哪像过去一年半载难尝肉滋味?难怪过年没有过年的感觉了,有道是“有吃有穿天天都过年”嘛。
   原来啊,这“年味”早已融在了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里。
   难忘小时过年时的那份喜悦。大年三十晚上,便把父母给自己添制的新装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头边上,新裤放最下面,新衣放中间,新鞋放最上面。枕在那简陋的床铺上,摸着新衣服入眠,梦着大年初一穿着新衣走门窜户的欢喜,一张张腊黄的小脸也乐成了一朵朵粉红的桃花。
   过去的服装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的。母亲是个远近闻名的巧手,给我们缝制的新衣自然与众不同,单是那形状各异的盘花纽扣,就足以引来众人的赞不绝口。
   而现在,会针线的人少了,自已缝衣服穿的人就更难找了,然而,衣服的样式却越来越多了,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现在的孩子,一出生便是爷爷奶奶的心肝,父母的掌上明珠,众人心中的宝。他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想穿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他们不仅可以讲究服装的款式,还可以随意追赶时髦,甚至还可以挑剔着穿名牌,哪像我们过去穿衣服只能是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原来啊,这“年味”早已藏进了我们不断更换的时装里。
   过去过年时,总是三五成群,欢欢喜喜,走门窜户,相互道喜祝福。无论走到哪家,都慷慨欢喜地摆出自家年货。大家围坐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联络联络感情。那种氛围,祥和而宁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纯朴。
   而如今过年时,无论是朋友聚首,还是家人团聚,免不了也是三五成群,围坐一桌,修“长城”,斗地主,只见钱在桌上飞,有时甚至会因一张牌或一块钱而争得面红耳赤,还振振有词道:“赌桌上无父母兄弟姊妹,一是一,二是二。”似乎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他们早已忘了过去的艰苦,父母的辛劳。难怪陈红要深情地呼唤:“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 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原来啊,这“年味”已经逐渐遗失在了人们低级趣味的娱乐里。
   ……
   其实,年是人过的,年味也是人制造的。年味只是一种心态,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追求。它需要我们去寻找,去感受,去珍惜,去升华。
   年味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一言一行中,就在你不经意流失的感觉里……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过年是美好的,令每一位炎黄子孙向往。过年就是迎春,是天地万物之生命再生的欢乐,我们迎接新年,就是在迎接万物生命的开始,是对春回大地的礼赞。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我们的幸福生活,不要让浓浓的年味从我们的心间滑落!

共 13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温暖的怀旧文字。小时候的年,是对新年里特有的美食和新衣的渴盼,是大人们的忙忙碌碌,是小孩子们的欢呼雀跃,更是老人们的翘首企盼。现如今,新衣服随时可以有,平日里的饮食也不比过年的差。年,似乎只意味着又年长了一岁,身上的担子又多了一重。然而,当看到那年年增长、人声鼎沸的春运大潮,还有那川流不息的回乡车流,年的味道则是一种乡情、一种亲情、一种期待。如今,年的凝聚力已经远远超过对新鲜事物的吸引,更多的,则是感情的融入,跟家人唠唠心里话,给亲人一个久违的拥抱,让流失在岁月里的年味,重新温暖心房,照亮彼此的心灵。本篇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文字质朴、情感真挚、充满深情。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青州大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7-01-27 14:47:41
  过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所以,从古至今,对于过年人们总是赋予太多的期待和向往。
2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7-01-27 14:47:55
  问好作者,新年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