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故乡的鞭炮声

编辑推荐 故乡的鞭炮声


作者:念人 布衣,496.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9发表时间:2017-01-30 15:32:20

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放鞭炮。可是,故乡的鞭炮声,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祝贺春节,而且还为了赛致富。
   记得童年时代,我的好友阿才,他家每年春节放的鞭炮达百多元,阿才自己买鞭炮玩也有十多元,他家是全村放鞭炮最多的家庭。分田到户那年头,阿才来信说,没有了集体经济,水利失收,基肥缺乏,粮食减产,乡亲们织草蓆、草帽、草袋等传统手工艺也被迫放弃,家庭经济收入廖廖无几,故乡的鞭炮声一年比一年少了。尽管每年春节鞭炮也放一些,但是,那是乡亲们忍耐着肚子,勉强凑钱买来应付。
   几十年不回故乡了,对故乡的鞭炮声格外思念。春节,我买了几百元鞭炮带回老家。农历三十晚上,零时刚过,乡村中四面八方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于是,我急忙唤醒儿子放鞭炮,兄弟俩一个拿竹竿举起鞭炮,一个点燃鞭炮引火索,“噼啪——隆隆——”清脆的鞭炮声足足持续了六分钟之久,这是我人生中放鞭炮时间最久的一次。我的鞭炮声消失后,全村东南西北的鞭炮声还在继续响着,我认为这不过是点鞭炮快与迟的问题,可是,当我侧耳听听阿才的鞭炮声,足足响了二十多分钟,真是出我的意料之外。我满以为,这次买这么多鞭炮定能够赛过阿才家,如今,我所放的鞭炮还不是阿才的一半,想起来,我的脸上热烘烘的。
   第二天一早,我顾不上吃早餐,急忙去找阿才。这时,阿才正在家门口和孩子们一起玩放鞭炮。我走上前去开玩笑说:“阿才,你已是几十岁的人了,还像小孩一样玩放鞭炮。”“放鞭炮那还分年龄大小,改革开放了,有钱就玩一玩啊!”阿才笑哈哈地回答。此刻,我看到,阿才笑得多么开心。
   多年不见,我与阿才头发都变白了。但是,阿才依然是那样热情开朗。他带我来到宽敞的客厅坐下来,这时,我仔细一看,大厅地板全是金黄色瓷砖铺得光滑滑的,客厅西边放着一张两米多长的真皮沙发,东边放着一副茶几、一个餐柜和电视机。此时,录音机正播放着李谷一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曲。餐柜里摆着海花、海贝、椰雕、名酒等各种各样的珍品。不一会,阿才给我端上一杯浓浓的咖啡,还拿来了海南特产椰子糖、椰子汁、椰子饼干。他一边喝着椰子汁一边说:“政府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后,这几年来,政府加大了扶贫力度,引导咱们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咱村恢复了草蓆、草帽、草袋等传统手工艺,创办起村办企业,人平均年收入超万元,日子过得像甘蔗节节甜。如今,我阿才不愁吃不愁穿,还盖起了新房子,电视、摩托车、洗衣机等高档商品样样俱全,城里有的我阿才也有了。”说到这里,我故意问:“你妻子现在还闹着回娘家吗?”阿才笑嘻嘻地说:“不闹了,早就不闹了。今年春节,我催促她送二三只肥鸡回娘家。临走时,她还唠叨说:这年头,谁还稀罕你这些肥鸡呢!”紧接着,阿才还说,今年春节,他家放了一千多元鞭炮。但是,比起村里乡亲们还差得远啊!听了阿才这么说,我的脸再一次红一阵又一阵。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今年春节,我放的鞭炮不仅输给了阿才,而且输给了全村乡亲们。
   从阿才家的变化,使我看到了故乡变得越来越可爱了。我深信,在习总书记正确领导下,故乡的鞭炮声,一定会越来越响亮。

共 12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主题很明确,表现中国农村改革带给农村的巨大变化。文章表现主题的角度是巧妙的,值得学习的。燃放鞭炮,好像是一种攀比,实际上是农村富裕的一种间接反映。文章写了阿才家过去燃放的鞭炮,写了过去农村“穷”的转折过程;今年,作者暗中和阿才家比燃放鞭炮,谁知道,阿才家燃放的金额总量和时间总量都比作者多,通过阿才的话又表明,一些乡亲燃放的更多。作者听说后,脸上热烘烘的,这不是嫉妒,而是为家乡的富裕高兴。这篇文章表现的主题和情感,都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是让人欢乐和振奋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1-31 10:38:22
  该文以小见大表现主题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作者借助家乡燃放鞭炮的历史叙述,场景叙述,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家乡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含蓄地赞颂了我们国家的农村政策。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