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变味的压岁钱

精品 变味的压岁钱


作者:沧海扬沙 举人,3606.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0发表时间:2017-01-30 22:32:27


   关于压岁钱的传说故事有多种说法,但在民俗文化中压岁钱只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所以每逢春节,长辈都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表示压祟。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这些文字都说明压岁钱最初的本意主要是压邪避灾和喜庆祝福两大类。这种压岁钱至清末都有铸造。
   到了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杨贵妃生子说:“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叫“串钱”。
   民国时期,长辈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取“长命百岁”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新中国建立后,压岁钱并没有被当作封建迷信被废除,而是继承了这一古老的传统。根据笔者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老百姓刚刚经过战乱,都比较贫穷。过年的时候,操办年货都很少,压岁钱就更少。一般是五百元(相当现在的五分,一九五五年三月后实行第二套人民币,即现在的面值)或一千元(相当现在的一角,下同)。我记得父母给我的压岁钱是(两千元),有时是偷偷地塞在我的枕头下面,第二天早晨才知道;有时是悄悄地放在我的衣兜里。记得我十岁那年,堂哥带我到堂姐婆家回拜年,堂姐的公公是镇上开杂货店的老板,就给了我两千元(相当现在的两角)压岁钱。过一个年能拿到一万多到两万元(相当现在的一元到两元)的压岁钱。到了六十年代前后,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很差,连肚子都很难填饱,“压岁钱”成了父母的闹心事,每逢春节,父母只能给孩子两个糖块或者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做压岁钱,但感觉却很温馨和甜蜜。
   到了七十年代,该轮到我给我的孩子压岁钱了。那时国家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但比六十年代强些了,于是“压岁钱”又成了真的钱,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都能得到几元的压岁钱。我们是吃国粮、拿工资的人,两口子的工资加一块也不到一百五十元,三个孩子每人大概也就是二到五元的压岁钱。到了八十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压岁钱的额度开始攀升。城市里的多数人家给孩子的压岁钱多是十几元到几十元,个别的还有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到了九十年代,压岁钱不再是什么稀罕,身不动膀不摇就能得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
   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据二O一四年的问卷调查显示,九十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到四十三点八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四千八百六十七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总数在一千元到五千元之间。参与调查的九十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共有十八个孩子,一共收到了十点四一万元,平均约为五千七百八十三元,高于压岁钱平均水平。
   记得几年前我到某省城城女儿家去,说起外孙有多少私房钱时,做某学校党委书记的女儿说:“现在小孩的私房钱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每年的压岁钱,平均每年春节他(她)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和姥姥姥爷、姑姑、姨等等长辈给的压岁钱平均一年在两千元以上。另一个来源就是零花钱节约下来的钱,这个钱不多,一年下来也就几百到一千多元。到十八岁,一般孩子都得有两三万元的私房钱。”
   女儿说十八岁以后就不给外孙压岁钱了,实际上外孙都大学毕业了,都二十二岁了,压岁钱还是照样给。我和妻子何尝不是这样,孙子和外孙都已超过了十八岁,都上大学了,照样给他们每人几百元的压岁钱。这大概就是中国的传统看法——没结婚就是孩子。再就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且生活水平较高,像是形成了一种惯例,除夕夜如果不给小辈几百元钱放在腰里,心里就不是滋味,像少了点什么。这完全是从钱的价值考虑的,是希望小辈生活过得幸福。小孩也为能在除夕夜或拜年时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而感到幸福。
   压岁钱原本是由一个神话传说而来,但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压岁钱已经没有了初衷的半点意思:压岁钱由假钱演变成了真钱, 由悄悄地放到小孩的枕头下面或床脚下变成了发赠到孩子的手里,由给小孩(十岁左右)演变成末结婚的大小伙子。所以有的孩子就盼着天天过年拿压岁钱,孩子们到一起就比谁拿的压岁钱多,成了孩子幸福的一个指数。压岁钱“避邪去魔”的功能便彻底结束了。压岁钱本来的意义也就发生了根本改变。
   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被父母拿去,或存进银行,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岁钱”的感情成分和祝福意识逐渐淡化,很多人将压岁钱的多寡当做一种相互攀比的工具。不是对孩子的深情祝福,而是不良的物质教化和铜臭熏染,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及时予以纠正。随着红包越来越厚,压岁钱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压岁钱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包含着特殊的心意,应该回归压岁钱的本质——对孩子的良好祝愿。不再让孩子以“拿到更多的压岁钱”当做重要目标。

共 24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压岁钱的起源谈起,讲述了压岁钱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涵义及随着历史发展,压岁钱的形式及内容的演变。特别在近年来,人们已经把压岁钱当成了一种攀比的工具,压岁钱也失去了它真正压岁的意义,从而使一种历史的、传统的祝福方式,改变了其最初的本意。拜读。【编辑:紫气东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20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01-30 22:34:46
  如今的压岁钱真的失去了它当初的本意,已经染上了太多的铜臭味,甚至让一些家庭成了一种负担。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沧海扬沙        2017-01-31 20:18:09
  谢谢紫气东方老师的编稿和言简意赅地评语。祝您鸡年大吉,阖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02 16:58:16
  恭喜佳作获得精品,争取创造更大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4 楼        文友:阳媚        2017-02-02 18:57:49
  贺喜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