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八故事
老八大名杜富贵,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他排行第八,所以从小到大村里村外老老少少的人都称呼他老八,大名到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农村长大,家境贫困,小学没有念完就帮父母耕田犁地。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风里雨里。岁月的艰辛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五十不到,就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俨然古稀之人。
这些年孩子大了,种地也没有多少收入,就随孩子到城里做些小生意,儿子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吃店。杜富贵就负责收碗洗碗。由于小吃店具有本地特色,生意还不错,几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就是收入不多。他们同村的周坤就大不相同了,周坤家兄妹少,家境好,读了初中上高中,中专毕业,被分配到县政府工作,这下听说已经是副县长了。一天杜富贵出去逛逛,正巧遇上周坤饭后出来散步,杜富贵远远就看到周坤非常熟悉的身影,走近果然是周坤就走上前去打招呼,他们有好些年没有见过面了,周坤一下子没有把杜富贵看出来。他们俩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杜富贵说“到底贵人多忘事,当官了眼睛就长天上了,把老八都忘记了。”一听是老八。周坤有些意外,说“你老八在城里怎么不来找我,那天一起喝个痛快。这些年还好吗?听说孩子都当老板了!”
杜富贵说“你看我这样子能好吗,孩子不成器,羞于启齿啊,什么老板,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混口饭吃。”
周坤说“说说看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只要不违法,我一定给你做到。孩子在做什么大生意?”
杜富贵说“什么大生意,就是开一个小餐馆勉强能够糊口。”
周坤说“开餐馆好啊,天不管地不管酒馆。要发财口中来。那天我去看看。”
话虽然这么说,杜富贵也没有指望周坤给他帮忙。他们还是每天打理小餐馆。虽然辛苦但也快乐。可是事情还是来了,一天食品卫生检查说是他家餐馆卫生不达标要罚款两万元不交就停业。杜富贵一家好说歹说一点余地都没有还带走了营业执照,一周不交罚款,就吊销营业执照。强制关门。两万元对一个小餐馆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除去房租税收。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几百元的收入。这下难坏了杜富贵一家。急归急还得想办法。这时杜富贵想起周坤不是当县长吗,也不管违法不违法,餐馆关门,儿子怎么办。损失更大。杜富贵只好厚着脸皮去政府找周坤。好不容易找到周坤的办公室,可是他不在,办公室人员听他说是周副县长的老乡非常热情的请他喝水等待,杜富贵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也就心安理得的等待。等了半个多小时,周坤回来了。这次周坤一进门就看清了杜富贵,迎上去就说“‘老八(老爸)’找我有什么事”杜富贵说“坤子这回真有事找你,我那小餐馆被查了,人家说卫生不达标要罚款两万元,正着急没钱呢,要是餐馆关门,我们得喝西北风去了。”他们俩聊着,一同进来的秘书小张听的是一头雾水,县长的老爸居然开餐馆可怎么从来没有听到县长提起过。小张感慨万千,多好的领导啊,多少领导家属开餐馆都发财了,怎么周县长老爸还在为罚款着急。他上前问“伯父家餐馆登记的名字是什么在那条街几号。”杜富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一说出。秘书小张记入心里。周坤杜富贵还没有说完,电话就找周县长。杜富贵说“这事不要放在心上,我回去再想办法。就走了。第二天检查的那些人又来了,工作人员介绍说是他们张局长亲自带队来的。杜富贵有些害怕了,这下肯定完了,饭碗没有了,可是哪里有两万元啊。看着杜富贵一家着急的样子,张局长赶忙说,我们是登门道歉的,那天是工作人员不清楚情况,闹误会了,说着毕恭毕敬地递上营业执照。杜富贵有些糊涂了但还是顺着说“误会就好,”连忙叫服务员倒水。受宠若的惊杜富贵,连连请坐,还以为他们是来催罚款的,没有想到,他们是来送撤销罚款通知的,张局长一再说,那是他们工作人员的失误,连连表示道歉。还预定下午的两桌酒宴,标准每桌600元,菜谱由杜富贵他们定。并付了1000元定金。走了。那些人走后杜富贵一家莫名其妙,小吃店怎么能够应付酒宴,还是他儿子年轻头脑好用说“有人订餐是好事,有现成的厨师,赶快拉菜谱,采购原料,老爸你不是能够烧家乡菜吗,现在家乡菜就是特色,城里人非常喜欢。”杜富贵说“那就赶鸭子上架试试吧,”几个人拉好菜单,杜富贵说“挣钱是一回事,一点要保证质量数量。”他儿子杜思聪就去采购原料,匆匆吃了早饭就忙碌起来。杜富贵把蒸的炸的煮的先准备好,炒菜原料预备好。只等客人来到就上桌。五点多食监所的人就来了,小吃店顿时热闹起来。人到齐了,杜富贵手脚也很麻利一会功夫两桌菜就出来了,满满一大桌子。那些人像是饿极了,风卷残云,都说今天的菜实在特好吃,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定点接待餐馆。过了两天,税务人员又来了,杜富贵一家如临大敌,以为又要查税了,可是那个税务干部说你家的税核定高了,按照规定应该核减从下个月起你家的税按照最低标准缴纳。说着放下通知单就走了。杜富贵父子俩有些莫名其妙,一下子生意好得出奇,又给减税,从前可是跑断腿都难减少一分钱。现在是怎么了。好事连连。客人走后几个人又忙着收拾碗筷。父子俩核算今天两桌包席,净利润有几百多。父子俩可高兴了。从那天过后,几乎每天都有人订餐,生意一下子好起来。大出他们预料,有些措手不及,杜思聪赶快招人。一天杜富贵接到一个电话要他去一处地方有事和他谈。杜富贵来到那里,是某局领导,曾经到他们餐馆吃过饭。见杜富贵来了,老远就打招呼,说“老杜找你来有事,眼看你那餐馆太小得扩大经营,我知道你没有本钱,就想投资,钱也不多,只有五万,不过你千万不要声张。”说着就把一个袋子递给杜富贵。杜富贵怎么也不接,那人坚持要杜富贵接受。见推辞不掉,杜富贵接受了。的确如此,现在餐馆生意实在火爆,天天都有订餐,不扩大经营是没法满足需求。杜富贵拿着袋子回到餐馆,把儿子拉出去悄悄地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生意那么好。确实需要扩大经营,刚刚有人给了五万,说是投资没有办法拒绝只好收下。这样就把旁边的三个门面租过来,赶快装修。就趁热打铁,把生意做大。”
杜思聪回去就联系租门面,请人装修,三四天功夫,一个大餐馆就正式开张了。面积扩大了,设施也更新了,来吃饭的人也增加了不少,大多数都是公款,而且都是现金结账。餐馆是日进斗金。杜富贵就成了大厨,他烧的菜也没有什么特别,他都是按照家乡菜的传统做法,味精鸡精很少用,提鲜都用鸡汤姜葱蒜,这样做的菜没有异味,吃起来特别清爽。所以一时间不管是单位接待还是群众请客都来他的餐馆吃饭,顾客是越来越多。一天有一个单位接待,一个工作人员对杜思聪小声说“你知道吗?你们的老板是我们周副县长的老爸。”杜思聪有些莫名其妙,嗯嗯地说“原来如此”。
一天杜富贵接到土地局李局长的电话,要他赶紧到土地局去一下。杜富贵急急忙忙到了土地局,找到局长,局长热情地对他说“伯父,现在城中有一块零星土地,地段非常好,适合做商业,而且价格也不高,你回去商量商量,把它买下来。如果钱不够可以贷款”杜富贵仔细询问了情况就说“我回去商量商量给你电话。”杜富贵回到家就和儿子商量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就决定把那块地买下。杜富贵打电话给李局长,告诉李局长说钱有一些但是不够,他们决定买下那块地,不够的钱准备贷款,李局长说只要你们先付一部分,贷款的事情我可以和银行协调。联系好了,你到银行签字就可以。这样不到一星期买地手续就全部办好,银行贷款也如期到账。正准备开工建房,李局长介绍的施工队老板也主动和杜富贵联系了,合同都是施工队准备好的,杜富贵一看,所有条款比他想象的有利得多。在市场价的基础上还下浮5%,各种施工手续都已经办好。有了这样的施工队,杜富贵一家省了不少麻烦。不用天天到工地监工。不到四个月一幢四层楼就拔地而起。就这样老八的餐馆天天车水马龙。食客如云,周坤也会陪同上级领导来餐馆吃饭,见面还是称呼杜富贵老八(老爸),这样随行人员更是深信不疑他们就是父子。
两年后各单位来订餐吃饭的少了许多,都不知原因。老八也有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周坤,有的说周坤调到一个山区县当县长去了。有的却说周坤被双规了。老八也没有仔细询问。不过虽然订餐的少了,但是有这几年的人气积攒,餐馆的生意还是不错。只是那些年隔三差五的检查没有了。上门的工商税务人员都很客气。别家的通知什么的都是电话通知要去办公室取,他家每次都有工作人员客气的送上门。
一天几个穿制服的人向杜富贵调查一个局长曾经给杜富贵五万元的事,杜富贵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说出了事情的经过。那人说你是周坤的父亲吗。杜富贵吃了一惊,“我姓杜,他姓周,一个村的他怎么成了我儿子了。”那人说,“周坤口口声声叫你老八,难道是开玩笑,老八可以随便叫”杜富贵说“在村里大人小孩子都叫我老八,难道他们都是我儿子?”。让你看看我儿子在这里。叫来杜思聪说“杜思聪才是货真价实的我儿子。他是没有出息。”那个人吸了一口冷气。“哎你们也是叫什么不好偏偏要叫什么老八。实话告诉你,给你钱的局长出事了,他举报他给周坤老爸行贿。还有你家餐馆天天公款吃喝,说是周坤以权谋私。现在周坤受牵连,在接受停职接受调查。这下情况都清楚了。我们也不用瞎忙了。”
那些人走后,杜富贵的餐馆一下子热闹起来,服务员起哄说怪不得杜老板生意好,原来是有一个当县长的大儿子。这下你完蛋了,大树倒了。赶快关门吧!
杜思聪说“我们关门,你们高兴,树倒猢狲散都不知道,这几年发的钱都喂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