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希望】慢慢地陪你到老(散文)

精品 【柳岸·希望】慢慢地陪你到老(散文)


作者:嫁与飘飘雪 秀才,122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86发表时间:2017-01-31 11:46:08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相亲相爱的两个人,相约一起慢慢变老,确实是一件浪漫的事;对于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的父母,在他们韶华已逝、风烛残年的岁月里,我们做儿女的,又有多少人能像对待恋人那样有耐心有爱心,陪着他们慢慢变老慢慢聊呢?
   临近年关,我们慈善志愿者协会的朋友们冒着严寒,驱车9个乡镇,对18位95岁以上的高龄贫困老人走访调查、摸底核实,进行春节前的慰问。每到一家,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一次震撼。这些农村高龄贫困老人的生活境况,大大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去到过的家庭,高龄的老人都为女性。这些老人没有一个是得到子女陪伴和很好照顾的。她们大多是孤苦伶丁地蜷缩在床上,或是独自坐在火塘边默神。对于我们的突然造访,老人们显得比常人更热情。握着我们的手,她们老泪纵横;握着她们枯枝似的冰凉的手,眼泪在心底流成了河。我们强作欢颜,祝福,告别。一出门,便有志愿者大声地哭起来,眼泪在寒风中飘零……
   “感谢你们!感谢政府!”接过慈善志愿者双手奉上的600元钱的红包和一箱牛奶,95岁的黄阿婆一迭声地说。她声音哽咽,强撑着身子想要坐起来。志愿者连忙帮她盖好被子:“阿婆,要过年了,可不要冷到感冒了啊!快躺好。”
   黄阿婆住的村子离县城并不远,三四十里地。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子便显得很寂静,只有不知是谁家的一声两声的狗吠表示村里还住着人。接到电话等候在路口的村支书把我们引到了黄阿婆家。这是一座摇摇欲坠的土砖房,泥砖砌成的墙壁早已风化得斑驳不堪,不知还能耸立多久。我们还没走进黄阿婆住的屋子,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那是一种腐朽的气息混合着尿骚的气味。村支书说,黄阿婆七十多岁时摔断了双腿,由于年事已高加上家庭困难,没有送到医院就诊,导致双腿严重变形,无法站立,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年了。村支书告诉大家,黄阿婆的儿媳也年过花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去年做了手术也不见好转,所以也没有能力很好地照顾婆婆。志愿者们连忙动手帮黄阿婆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屋子,送上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马上驱车赶往另一个走访慰问的家庭。
   寒风中飘着细雨,小车在泥泞中艰难行进。在车上,我们先联系当地的乡镇民政办干部,核实受访人的身份信息。有些老人住得比较偏远,怕我们难找,民政办的干部一般都会叫我们先到乡镇政府驻地,然后由驻村干部带我们去。
   在桥市的一个村里,我们去寻访冯阿婆。找到她家老房子那儿,没人,门也没上锁。村干部推开她家的房门,里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朝屋里喊了几声,也没人答应。村干部说她可能出去玩去了。
   “95岁的老人,这种天气还能独自出去玩,那身体蛮好嘛!”
   村干部告诉我们,老人体格是蛮好,高高大大,能吃能走,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有时走出去几天都不晓得回,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认得她,看见了就会把她送回来。
   “她的家人呢?”
   “三个儿子,老大成家了,分开单过。老二老三不成器,五十多岁一个的人了,都还没结婚。你们也知道,农村里的男人上了五十还没成家,那这一辈子也就只有打单身一个人过了。”
   说着就到了冯阿婆儿子的新房子前。说是新房子,其实也就是个框架,二层的红砖楼房,里面空荡荡的,连基本的粉刷都没搞。冯阿婆果然在这里,她正端坐在桌子后面的竹椅上,闭目养神。看到有人来了,冯阿婆“腾”地站起来,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我们听不清楚她说什么,但看得出来她很兴奋。村干部说,老人跟两个儿子住一起,两个儿子一年四季在外面打工,家里平时很少有人来。今天一下来了这么多人,阿婆高兴哩!
   “那阿婆平时自己一个人弄饭吃吗?”我们问。
   “老二老三不在家,阿婆清醒的时候自己会弄吃的,糊涂起来的时候,老大一家给送点吃的。”
   “那她为什么不跟老大一家住一起?”
   “老大家也很困难,年纪很大的时候才结的婚,现在孩子还小,负担重。当然,更主要的是农村的‘五保政策’……”村干部欲言又止。
   我们知道,按农村的“五保”政策规定,冯阿婆是有儿子的,她不符合“五保”的条件,但她的两个儿子老二和老三如果一直单身,到了他们年满60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享受农村“五保”待遇,要么进敬老院,要么拿着国家的“五保”补助居家过日子。村干部不无担忧地说,甚至有些大龄青年放出话来:现在有钱又不缺女人,何必要结婚?挣了钱还得养婆娘崽女!不如自己挣钱自己花,等到了60岁就到敬老院去,反正国家养着,生活有保障,连饭菜都不用自己煮,日子过得悠哉闲哉。冯阿婆的两个儿子一年在外头打工的收入也不少,只是他们两人都手痒,有钱就去打牌,都输光了……
   原来是这样?!
   最终,我们只送了阿婆一件牛奶,并没有把那个慰问的红包拿出来。同去的乡镇干部有点怏怏然,我们解释说我们不能纵涌赌博的恶习。这区区的600元钱,可能还没给阿婆捂热,就会被她儿子拿到赌桌上输个精光。而这些善款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我们要把它们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方才能让爱心传递下去。
   双目失明的李阿婆,96岁。她倒是跟儿子媳妇住一块儿的。我们去到她家里时,她一个人蜷缩在床上。在这样滴水成冰的冬天,老人的床上居然只铺了草席,没有垫任何东西,盖的被子也很单薄,又脏又硬。老人的听觉挺灵敏,听到有人进屋,她挣扎着要下床,我们想要帮她穿上衣服,可她含含糊糊地说不用,自己摸索着穿上衣服。衣服裤子都很单薄。这时,她的儿子和儿媳不知道从哪里回家来了。那媳妇儿弄清我们的身份后,就一个劲地诉苦叫穷:家庭经济困难,老人吃得多,是累赘……
   就在她儿媳妇和我们说话的当儿,老人在床头摸索了半天,找出一个塑料袋,颤抖着双手把它挂到窗户的钉子上。那窗户豁着个缺口,冷风直往屋里灌。看着我们疑惑的眼神,那媳妇儿连忙说“老得不清白了,都不怕冷了。”可是,老人真的不怕冷么?
   李阿婆的儿子从里屋拿出来一本存折,我们看到老人共享有三项优抚补助:低保105元,高龄养老80元,残抚150元,这样,她每个月都能拿到国家的各项补助金共计335元。作为农村老人,吃喝基本够用了。但政府补贴她的钱是不是都用到老人身上了呢?我看了一下她儿子拿出来的存折,有一笔1200元的钱居然是被她孙子取走了!再多的钱也填补不了贪婪的心,何况我们区区600元的慰问金!以后下乡,我们得给老人们准备实用的棉衣棉裤和棉被了,这样,至少可以让老人们感受到一丝丝温暖吧。
   结束这次走访,那些高龄贫困老人的遭遇时常在我心头缠绕,挥之不去。虽说政府在政策上有所惠及,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解决的只是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养老这个永恒的主题,必将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大课题: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怎样陪他们慢慢变老?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共 27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慢慢地陪你到老》是一篇爱心满满,富有感召力的散文。文章以浪漫的歌曲引入,最浪漫的事,是陪爱人一起慢慢变老。可是,对于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的父母,在他们韶华已逝、风烛残年的岁月里,我们做儿女的,又有多少人能像对待恋人那样有耐心有爱心,陪着他们慢慢变老慢慢聊呢?有力的发问引人深思。接着,文章转入临近年关的几次走访经历,老人们的不堪目睹的生活状况令人忧心,一些儿女的不孝行径令人愤慨,慈善志愿者的善行与爱心更是令人动容。“结束这次走访,那些高龄贫困老人的遭遇时常在我心头缠绕,挥之不去。虽说政府在政策上有所惠及,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解决的只是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养老这个永恒的主题,必将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重视的大课题: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怎样陪他们慢慢变老?”作者走访归来的感悟深刻有力,作者忧天下人之忧的的胸怀令人感动。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结尾简洁有力,深化主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一篇饱含正能量的佳作,力荐赏读!【编辑:异乡的默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20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7-01-31 11:50:58
  欣赏雪姐佳作,更欣赏雪姐高洁的品格,您的慈善事业令人感动。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也愿更多的子女“老吾老”的孝道意识更强一些,更愿老人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问候雪姐,写作快乐!新年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2-02 11:00:07
  感谢您的辛苦编辑和精彩编按。遥祝新年快乐!家庭幸福!
2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31 12:59:33
  城市里的人,到了高龄者,基本上都有退休养老金,衣食无忧。忧的是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依附膝上的时候越来越少。谁解老人寂寞?
   农村的老人,许多在后辈眼里成为累赘。“久病床头无孝子”在农村不在少数。政府能不能也在农村实实在在办一些养老院?
我思故我行
回复2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2-02 11:06:40
  遥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现在我们这里的每个乡镇都办有敬老院,但能进敬老院的老人毕竟数量有限。有子女的老人是不符合进敬老院的条件的,他们在家养老的条件远不如敬老院。老人最大的孤独是子女近在眼前,却没有人和他们说一句话。
3 楼        文友:启旸天        2017-01-31 18:53:40
  拜读飘飘雪老师的佳作,感受到志愿者从事慈善事业的温暖和伟大。“百善孝为先”,作为子女,赡养父母双亲是最好的孝道。愿天下所有老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也祝天下所有父母亲全都一生平安健康!
回复3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2-02 11:09:59
  遥祝老师新年快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做慈善,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只希望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1-31 22:21:29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儿女就是没人性。哎
回复4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2-02 11:14:32
  “养儿防老”很快就会成为一种传说。我们要改变养老的观念,善待自己。同时,在我们还能做得动事的今天,我们多为社会出一份力;等我们老了,也希望有人能为我们提供服务。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2-01 23:24:32
  关爱老龄人,让她们的生活充满温暖,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飘雪功德无量,是我们的榜样,向您学习,致敬!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2-02 11:21:00
  遥祝社长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写作丰收!我是县里慈善志愿者协会的副会长,很多事情得以身作则亲历亲为,所以在这些事情上也花了不少的时间,为社团工作的时间相应减少了,在此道声“抱歉!”
6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2-04 06:26:51
  钱,只是一张纸,间或还是一张勾起贪婪的纸。“小棉袄”才是温馨的。
薛前发,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 微信号同手机号:13293971786 qq号:653003869(迪辉摄影) 可百度“薛前发”“迪辉摄影”找到我。
回复6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2-04 17:13:11
  谢谢您的关注留评。遥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7 楼        文友:三省        2017-02-05 17:58:21
  如此子孙,竟然从老人口中“夺食”应该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谴责!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