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那次“勇敢”的尝试

编辑推荐 那次“勇敢”的尝试


作者:如枫 白丁,1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8发表时间:2017-01-31 20:00:46
摘要:一个残疾女孩一次爱情的寻索

那时(没有古代那么遥远)我们都是书信交往的,无论是外地的朋友还是骑自行车25分钟路程以外中医院的朋友,或者距离我们家只有一条马路相隔的那个书屋的朋友,我们都是书信交流,尽管一封信要行程三四天甚至七八天(比古代的驿卒传递快多了),但对于同是“文学爱好者”的我们来说,写信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享受,包括对对方文笔、个性与思想、观点的欣赏,和对自我表现的满足。
   当时他说他是代替一个征婚的朋友收转信件的,因为看见信封上我的笔体,就好奇地扣下“私吞”了(看来那时候贪腐就已经是无所不在了啊);当时我只是想“锻炼锻炼”自己的胆量,尝试表现一下自己作为一个残疾女孩子的“勇敢”——那时候我是个相当有“个性”的女孩子:短头发,宽边方框大墨镜,中性的粉、蓝格子上衣,浅蓝色牛仔裤——冬天我穿的是暗红碎花棉大衣(被表姐称为“卖菜的人穿的”。我强烈抗议认为“是卖鸡蛋的人穿的”),雪白的裤子黑皮鞋。
   书信中,他是一个充满棱角,个性如石头一样坚硬、冷峻的人。他告诉我他是八十年代中旬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下海”的;他给我讲述了他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每天三顿饭都不能保证,即使两顿饭,也基本上是啤酒、面包或方便面。有过几个女孩子和他约会,但都因工作无法脱身而爽约或者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对方而“告吹”。
   随着书信沟通的进展,他问可不可以给我打电话,但当时我们家没有电话,我们就在信中相约某天上午或下午大概几点到几点他在办公室等着,我去公共电话亭给他打电话,就这样,我每周一次让保姆妹妹用轮椅推着我去很远的一个公共电话亭去给他打电话。天晴的时候,他问我戴没戴遮阳帽;天阴的时候,他又要我“快回家吧,别让妈妈惦记”。
   一次他说:“咱们见见吧,我请你喝冷饮。”然后他又说一直想见我,但是一直有顾虑,怕让我“太失望”。
   “为什么失望呀?”我问。
   “你知道贝多芬吗?”他开始问我。
   “没见过。”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只好暂时幽默一下。
   “列宁你见过吧?”
   “距离太远,没看清。”
   “雷锋呢?”
   “那时候我太小,还不记事呢!长大后看见毛主席题写的那几个字,我才知道我不知道他。”
   他在电话的那一端“哈哈”大笑,然后又问:“那你发现没发现作为伟人,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
   “没看出来。”
   “真没看出来?”
   “真没看出来。”
   “他们都和我一样……”
   “噢,您的意思是他们也都是八十年代‘下海’的。”
   “不不不,我是说他们的身高……特别……矮小。”——估计就是后来潘长江所说那种“浓缩的”吧。不过无论是否合乎潘氏定律,他确实属于“精华”一族:目标明确,聪明绝顶(见面后发现他确实绝顶聪明。这个“绝顶”不仅仅代表他的聪明,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指代他的额头以上部分)……书信中他曾经说我“要强”得令他“吃惊”,所以他“要更加勤奋努力”;当然我也发现了他个性中的那种“肆无忌惮”的执着和进取……在那次喝冷饮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他冷峻的个性中隐含着的调皮——在公园距卡拉OK最远的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角落里,保姆妹妹把我推到了一张铺着白色塑料布的圆桌旁。很快,一个服务员双手托着一个浅浅的搪瓷大托盘向我们走来:把托盘放在圆桌上,再一只一只地轻轻拿起托盘中三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轻轻地放在了圆桌上那个无形的正三角的一个“角”上……
   “再给两位女士拿两份雪糕吧。”——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从哪冒出来的。旋即,他车身坐在了白色塑料凉椅上。
   “还要其他的吗,先生?”
   “不要了不要了,”我赶紧阻止,“这杯冷饮就够了,刚吃完饭。”
   老实说,之前我从没接近过这种娱乐场所,更没喝过这么讲究的“冷饮”——看着玻璃杯中那刚刚高过杯子一半的橙黄的橘汁,和从橘汁里探身到杯沿之外的洁白的吸管,以及被巧妙地卡在杯沿另一侧的一片鲜黄欲滴的橙子,我有些不忍……“啪!”有什么打在了我白色薄纱筒裤的裤腿上。
   “有感觉吗?”他手里握着一本卷成了圆筒的杂志,略带调皮地看着我的眼睛,问。
   “一只蚊子我都知道。”我不以为然地把目光移向了远处。
   那天晚上他给我讲了很多,特别讲到他多年瘫痪在床的母亲时,除了那一往情深的选词用句和温柔的语气,在忽明忽暗、不停旋转着的彩色射灯的恍惚照射下,我看到了他眼中微微的泪光——那是一个坚毅冷峻的男人内心深处隐藏了许久的温暖柔情,那一刻,我的心完全被打动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头脑发热失去了理智——我一直认为上帝造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帮助一个有志向的男人成就他的梦想,虽然那时我还不认识上帝。在读到他信中所讲述的那些工作中的艰难和生活中的艰苦时,我就有了一些成为他的贤内助的想法,但是他和我的想法却完全不同,他一脸的怜香惜玉:“你是个需要照顾的女孩儿,可是我连陪伴你的时间都没有……”我非常清楚他所说的事实,但是——这可能是男人的本性吧——除了“香”的一面,他尚不了解我内里如玉一样的特性。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还完全没有请保姆的概念,虽然他曾不止一次叹息自己“穷得只剩下钱了”。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和消费。
   那天,女孩子本性中的矜持让我的“勇敢”荡然无存。

共 21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给我们讲述的哪里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男子,冷峻的男子,他的母亲瘫痪在床,他忙碌得很;她,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需要保姆推着出门的女孩;两个人一直书信往来,然后通了电话,再然后就见了这次面。作为一个家庭负担重的男孩子,还是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子,都具有着很强的现实鼓舞意义,是我们的榜样,就是文中说的“勇敢”,不自卑,勇敢地见喜欢见的人,勇敢地做想做的事。这篇故事,又不只是一个故事,它里面藏着人生哲理,藏着人生智慧。这就是,凡事要敢于尝试,尝试之后才来说“行”还是“不行”,没有尝试以前,是没有发言权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1-31 20:05:53
  人生行走的过程,就像走进科学实验室,只有不断地勇敢尝试,才能最终找到我们的“试验”结果——适合我们的爱情,或者适合我们的工作、方法等。所以,该文是有哲理味的。祝福朋友!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如枫        2017-02-01 20:19:18
  谢谢春雨阳光老师细心的阅读与编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