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麒麟才子轶事

编辑推荐 麒麟才子轶事


作者:香艳一万期 布衣,37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62发表时间:2017-02-05 00:25:48
摘要:那一年,是大灾之年,蝗虫吃得赤地千里。在那些沿路乞讨的乞丐中,就有还未登上皇帝宝座儿、正带着瘪肚子讨着饭的朱元璋,有锭解缙抛出的百两大银子正落在朱元璋的手掌心中。从那一刻起,解缙放诞不羁、仗义疏财的“侠仕”形象便在他的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了。


   解缙,明朝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晚年其官至内阁首辅,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冰雪聪明,有“麒麟才子”之誉,其文雅劲奇古,词豪宕丰赡,嬉笑怒骂皆成名篇,书小楷精绝飘逸,行、草皆佳,尤长于狂草与吟诗作对,且素关心民间疾苦,善打抱不平助民鼓与呼,关于他救民于水火的民间传说,几百年来不绝于耳。
   朱元璋那是谁都知道的,他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帝号“洪武”,可却是个讨饭的小叫花子出身。别看这朱皇帝目不识丁,其倒是对解缙的人品与才学很是赏识。其招其任大学士,时常令其伴随在自己的身边,以资随时顾问垂询。
   皇帝揽解缙于左右,外人都以为是皇帝爱惜其麒麟之才,可据与皇帝一路从乞丐打拼到皇帝的“大脚皇后”马娘娘说,这朱元璋早在没当皇帝之前就识得解缙的容颜,且解缙还曾给予过他一些恩惠。其曾与皇后私语,言:若是没有解缙当年给他的那锭银子做老本,自己一乞丐之身绝无可能有钱招兵买马,挑旗造反,那哪还有今日的九五至尊啊?!只是那时他不知道解缙叫什么罢了。后来,他在殿试“天子门生”——进士的宫廷上,见到了自己的恩公,方才知道他叫解缙。但他深知知识分子的清高,便没挑开这一层的关系底牌。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话说一天清晨,朱元璋突然对刚刚进宫请安的解缙说:“宫中昨夜有喜了,爱卿不做诗一首以贺之?”解缙立即想到可能是有皇子诞生了,便随即吐出一句:“大内昨夜降金龙。”朱元璋却说:“生的是个女孩子呢。”解缙全凭脑筋急转得快,脱口吟出了第二句:“化做嫦娥下九重。”哪知朱元璋坏呀,接着又反转,说:“可惜,这孩子已经死了。”解缙马上跟进:“才下凡尘又升天。”朱元璋跟着说:“已经把她抛到水里去了。”解缙不假思索,立马吟出:“翻身跃入水晶宫。”朱元璋听罢,哈哈大笑,称才不已:“麒麟才子,名不虚传啊!”
   那一日闲来无事,解缙陪朱元璋在御花园的池塘中钓鱼,解缙钓鱼的技术活儿高妙,接连钓了几条大的,而朱皇帝钓了大半天,鱼食儿倒是费了不少,可鱼儿却是一无所获,其甚为尴尬,郁闷之心顿起,无名火腾腾地冒,正要发作撒气。
   解缙见状,道:“皇上,你没发现鱼也如此知礼节吗?”朱元璋听了疑而问之:“此话怎讲?”解缙道:“岂不闻,有诗为证——数尺丝纶入水中,金钩抛去荡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龙颜大悦:“我靠,原来如此啊!”旋即,一脸乌云全散。
   那一年重阳节,朱元璋在宫里为其母摆寿宴,恩赐解缙出席。席间,朱元璋点名令解缙为其母题诗以贺仙寿,解缙酒酣,乃乘酒兴挥笔,随手就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
   就这一句,石破天惊啊!朱元璋脸上蓦然怒色顿现!“婆娘”,有鄙视之意,“不是人”的评价,亦任谁也受不了啊,更何况是说皇帝她娘!来参加寿宴的群臣们,个个被惊得面色如土,浑身筛糠。
   可解缙全然不以为意,信手一醮墨,挥毫又写就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呜呼你,朱元璋脸色立即阴转晴了,祝寿筵席上,更是掌声一片。
   掌声未已,解缙又挥毫了,他写下了第三句,竟又是作死的节奏:“生下男丁都是贼!”这还得了?讨饭出身的朱元璋可不同做贼的差不多?作臣子的竟敢如此这般羞辱君上,反了!气得他怒目圆睁,要不看在其是自己恩人的情分上,他几乎立即就要口谕赐死了。
   可解缙却是一脸的淡定从容,满不在乎,他微微一笑,一反腕子,一个大狂草落在了纸上,其写下了诗文的最后一句:“盗得蟠桃献母亲!”
   哇塞,已然虚脱了群臣们掌声雷动,朱元璋的面色亦极度深寒不再,紧收的五官全放松了,直放松得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喜逐颜开。蟠桃,那可是上天才有的仙果呀!能到天上去盗蟠桃,岂不非龙种不可?!九天仙女若吃了能长寿万年的蟠桃,母亲可谓是万寿无疆了!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大大马屁拍的,直拍得可谓是惊险刺激且绝妙绝伦,拍得大快人心,上天入地!亦耍得皇帝老儿喜怒交加,一惊一乍的,宛若吃了枪药加蜜蜂屎一般!
   解缙早年在没入仕之前,有一天他到西湖边朋友家客住,杭州太守慕“麒麟才子”之名,拿出一名画交他朋友请解缙题诗。解缙蔑视权贵,尤其是这等官声不佳、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他不想写,所以便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两千两银子的润笔费。那太守哪里舍得出这么多,只差人送来一千两。解缙大为不快,但碍于惧怕官威报复朋友苦苦哀求的面子,无奈,其只好动笔。
   他展开画轴,见画的是个小码头,岸上有几株杨柳,杨柳上有几只鹧鸪和杜宇鸟,一小船泊在柳荫下,一商人模样儿的男子站在船头似要远行,有一小女子则立于岸上,脸现依依不舍状。解缙沉吟片刻,灵机一动,挥毫题下了四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写罢,请朋友拿去送给太守。
   这可哪里是诗呀?这,又怎么会是当今第一才子解缙的诗?太守看后,大怒,认为其在戏耍于他,逐令其朋友让解缙退还一千两银子并赔偿糟蹋了他的名画的价值。朋友将之大骇,便将其怒一一告诉了解缙。解缙听了却波澜不惊,说:“呵呵,他只给了我一半银子,所以我的诗,也只写了一半儿。你让他把银子补齐了,我写下另外一半儿,定让他的画价值大增。”
   朋友只得慌忙跑去转告太守。那太守正如解缙所了解的那样,其果然是个大大的贪官,其搜刮的资财无数,民送外号“天高三尺”!——因为他将地皮刮去了三尺深嘛!可这厮不学无术,没有听出这讽刺之语的弦外之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令手下将此四字绣于“万民伞”上报皇帝,以民之口碑邀功请赏。
   这位长于刮地皮的贪官,原本倒不是很在乎这区区两千两银子的,只是想以官威压人,以势欺人,不愿意全部满足他一布衣书生的要求罢了。现在僵到了这个份上,其也没办法,只得答应。但他是有条件的答应,其坚持要在大宴宾客时当众给他银子,亦让他当众写就后半部分的诗——他其实是想让解缙好生出一把丑儿,丢丢“麒麟才子”的脸,因为他觉得前面四句写得如此俗鄙,解缙就算再有才,却也是再怎么写也不会出来一首好诗了。
   解缙闻之,他让朋友带话说自己同意当众写,言,若自己的诗获众人叫好,则润笔费便得再加倍。那太守认定他无法扭转乾坤,便应下了。
   这天,太守官邸高朋云集。酒过三巡,太守命人取出一千两银子,又命人再取出两千两,同时笔墨伺候。解缙大笑接过三千两银子,放在书案一角,他提起笔来,在砚台上荡了荡笔锋,挥笔狂草,笔走龙蛇:“任你东西南北,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写罢,舒展手臂,将笔归于笔筒。
   在场之人,上前观之,无不失声叹服,击节叫绝!
   有人当场评点道:有了后面这几句,“送别”的主题和女子不愿男人离去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前面那四句俗鄙语,顿时被逆袭反转了,化腐朽为惊天神奇了。
   在一片啧啧称奇的赞叹声中,解缙移步款款,他拿了放在书案上的银子,一把拉着朋友,扬长而去。在回归的路上,其随手便将银子散给沿途所遇的乞丐与饿殍。
   那一年,是大灾之年,龙卷风一般的蝗虫吃得赤地千里。在那些沿路乞讨的灾民与乞丐中,就有还未登上皇帝宝座儿、正带着瘪肚子饥肠辘辘讨着饭的朱元璋。
   就在朱元璋俄得四肢发软之时,有锭解缙抛出的百两大银子正落在朱元璋的手掌心中。从那一刻起,解缙放诞不羁、仗义疏财的“侠仕”形象便在他的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了。
  
  

共 30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传奇,生动有趣,作者文风严谨,可惜一些故事已经广为流传,缺少了新意。欣赏佳作。【编辑:至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        2017-02-05 01:19:39
  欢迎。期盼新作。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2 楼        文友:香艳一万期        2017-02-07 11:20:25
  第一次读到这些段子是很多年前在一本民间故事上,主人公是唐伯虎;后来又在《读者文摘》上读过,主人公是绰号“刘罗锅”的刘墉;再后来又在二月河先生的小说《乾隆皇帝》里读到,这次的主人公是纪晓岚。现如今,这些段子已然遍布网络,主人公亦五花八门的。段子流传于明清之后,有史料载其始作俑者其实是明洪武年间的解缙。将几个旧段子码字于此,博慧者解缙九泉一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