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闹灵堂

精品 闹灵堂


作者:杨占雨 布衣,10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3发表时间:2017-02-05 13:35:57

老李太太死了,人们并不感到惊奇,瘫巴炕上两年多了。
   按她儿女的话说,早死早享福。可后来听说老太太死后不久“诈尸”了正抓替死鬼,顿时在村里炸开了锅。人们惊恐万状,毛骨悚然,四下躲避,回家大门上锁,二门紧闭。听说能降妖捉怪的九爷去了,也不知人称再世活神仙,人送绰号“姜太公”的九爷是否能应付得了?
   老太太死得很突然,早饭后还好好的。
   老疙瘩喊了声:“妈妈你放心走吧。”他妈响快的答应一声走了。
   放哀乐的二喇叭,接到通知后和老婆手忙脚乱地准备着灵堂所用的东西。
   突然二喇叭的老婆,扯肠咽肚地喊:“二喇叭!咱家放金银柜那屋的几只鸽子咋没了?”
   “是不是你开门放走了?”
   “放屁,我在窗户看的。”
   “快点吧,人家老太太倒地下等着哀乐呢!”
   “那白瞎了。”
   “你老娘们家家就眼前那点事儿,这一通大喇叭什么嚎不回来。”
   九爷闻听后,立即来到老疙瘩家。老疙瘩见九爷来了,急忙迎了上去,顺手往他兜里揣了一包好烟,和九爷说些什么,九爷点着头答应着。
   九爷吩咐帮忙的一定要把老太太生前养的那只小猫看好,别出事。于是有人把猫抓住找绳拴了起来。
   老太太四十五岁守寡,拉扯五个孩子,屎一把尿一把,好不容易盼到了孩子都成了家,过上了好日子。
   大儿子公务员退休,二闺女富婆,家里有千万财产。三闺女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四儿子早年死于车祸,儿媳带着两个儿子过日子。老疙瘩种地,平时老太太跟他住。
   两年前老太太去厕所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就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麻烦事就来了。哥几个召集一起商量怎么办。大儿子提议把老太太送进养老院,那里吃住条件都不错。所有费用由他来掏。
   三闺女首先反对,以前我陪朋友看她老太太去过那地方,臭烘烘一股怪味,不行——不行!大闺女也不赞成。
   老疙瘩说,不行咱们轮班伺候妈。
   两个闺女立刻翻了,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你们儿子轮,管我们闺女什么事。老话说“儿的江山女儿的饭店”。老人供你们念书,为你们娶媳妇,我们闺女得到了什么。五零、六零出生的闺女没有养老人义务,因为那时闺女和儿子相比,儿子永远像块宝,闺女就是一颗草。再说你满屯子打听打听,那一家靠闺女养老?我们想念书那会妈妈死活不让念,这时想到我们了,门都没有。
   “妹妹们都是哥哥不好,这不是和你们商量吗,急什么。妈妈供我上大学不假,可我从小学到大学没从家里要过一分钱。小学的一年学杂费才三块钱,我的助学金都使不了。作业本头遍铅笔、二遍钢笔,三遍毛笔。”
   “得得,你就是天说出花来,我们也不轮。”
   “你们别说了,妈妈我来养,我知道一个寡妇拉扯孩子是多麽不容易,你们放心她虽然没生过我,我一定向对亲娘一样对待她……”四儿媳诚恳地说。
   “好了,好了,祖宗们啊,都怨我呀,老头子呀你早早到那边躲清净去了,扔下我可咋活呀,你在天有灵有圣带我去吧……”
   从此老太太像疯了一样,不分白天黑夜折腾几个儿女。特别轮到两个闺女班,闹得更厉害,不给你留半点闭眼休息时间,发现你一打瞌睡,就用手抓东西打你,想方设法让你将她扶起坐下,然后再放倒,来回重复这一个动作。后来找大夫打镇静药,安痛定、巴比妥,药物不断更新,剂量不断增大。只要药效一过劲,就能把你骂得体无完肤。
   可是,每逢轮到四儿媳的班后,老太太神智清醒,不作不闹,和儿媳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有客到。”看尸的老者一声提示,“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还——礼!”
   来的是老太太的二闺女。她来到老疙瘩面前说:“弟弟,妈妈的所有费用我全包了,姐一定把妈妈的丧事办得体体面面,让妈妈走的风风光光。我的意思是出殡那天准备八十台黑色奔驰,然后把火化场包了,只为咱妈一人服务,这年头有钱没有办不了的事。”
   “我看,姐姐,你还是给‘阎老一’打个电话让‘牛头马面派车队来接咱妈那多体面啊!”
   “老弟你和我抬杠,你看一看咱妈在你那儿受多大罪,整天吃那蒸白菜,蘸大酱,你说你抠不抠?”
   “你行啊,把妈妈接去让妈妈住楼下杂物间,你损不损?”
   “那不是楼上做装修。”
   “有客到——”
   三闺女跪倒便嚎:“妈呀你咋走得这么匆忙啊,连女儿一面都没见上就走了。哎——哎!我特意去五台山为你老求的平安符,你都没用上啊——”哭罢转头去问老疙瘩,“咱妈是咋死的。”
   老疙瘩避而不见,转身跪倒妈妈灵前哭喊道:“妈妈呀——你在那头想吃啥你就和我说。说着起身出去,不多时拿回一袋蛋糕回来,塞进母亲的身下。
   老太太五个儿女都已到齐,九爷将他们招呼在身旁跟她们商量她妈什么时间出殡。按理是放三天,可是不巧赶七碰八,古话说七不埋八不葬。儿女们异口同声说明天出。九爷说,那样时间就得往前赶,下午一点就得去举行报庙仪式。
   报庙前几个儿女围着老太太灵前转圈,忙着装金银柜。三闺女的外孙女一人在外与猫玩耍,猫挣脱了绳子一下钻到屋里蹦到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嗷的一声猫叫,猛然坐起,两眼直勾勾盯着一个地方。屋里顿时乱作一团。
   九爷不敢怠慢,口中念念有词施法降魔。
   刚吃过午饭,几个儿女围着九爷,一边为母亲叠着金银宝,一边听着九爷讲着妈妈的故事。
   九爷说我和你们妈见面是无话不谈,用现在时髦话讲,是闺蜜。你妈这一辈子不容易,你们小的时候家里穷,带点粮食的东西都给你们留下,熬一锅菜粥,还没等晾凉,你们就抢着喝光了,轮到你们妈妈吃的是你们碗边饭,喝的是刷碗水。你们哪个病了,哪个出疹子,都比病得在她身上难受,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跟我说过,几个孩子要是都是丫头多好,不用和我一辈子遭罪。一次你妈下地去挖野菜,看到了杨铁叶子。别人都知道这种菜有毒,你妈饿呀,哪管那些,结果险些丢了命。她中毒后硬爬回家,别人为你妈找来了大夫。那时你妈说她死没关系,剩下家里几个孩子怎么办。好不容易把你们抚养大成了家,她每逢过生日的时候,嘴说不让你们来,怕花钱怕耽误工作。可是那次她不坐在窗前张望,站在路边等待。
   九爷喝了几口茶水又说,老疙瘩,你妈生你的时候产后大流血,你那叨吼的父亲吓得出门顶着大北风借来一匹马,去十几里路外接大夫。那时正赶上头天下了一场大雪,平地膝盖深。马在雪地里腿直打哆嗦半道就走不动,那时人都吃不饱,何况牲口。你爸将马栓在一棵树上,在雪地里连滚带爬,终于请来了大夫,你妈是保住了命。可是,你爸爸,你爸爸——九爷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哽咽着。他深深长吸一口气,缓了缓又说。人活着为了什么?古话说得好,家有房屋千万间,晚上睡床只需三尺三宽,家里纵有粮食千万担,一天只需三顿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谁有难处咱们伸手帮他一把,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也许就过了这道坎,这就是社会正能量,话说回来,自己的母亲都不管,拿什么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百善孝为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别怪九爷嘴冷说话不中听,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打啥镇定针,吃啥安静药啊,自己安静的想一想吧。人贵于无贵,而贵于能改之……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不需索取,更不容以怨报德。
   装金银柜的时间到了。大儿子在先,捧一捧金银宝,脚步沉重,心乱如麻,感伤万千,泪流满面,嘴角不停地抽动着。
   二闺女紧随其后,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心里暗暗祝愿妈妈西路走好。女儿对不起你,那次我把你接到家里,千不该万不该把您安排到楼下杂物间。可是您嫌自己太埋汰,整天黏痰吐沫哪都是,怕把刚装修的房子,又糟践不像样。您还说在楼上住不惯,活像一个鸟笼子,到处都是灯看着迷糊,如果我不安排下去住,您就跳楼。没办法呀,女儿和你一起住在杂物间里。您说又仿佛回到了过去苦日子的时候,你搂着我,我们一夜未睡。妈妈,您能再给女儿一次机会吗,听您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
   三闺女起步双手合十,两眼微闭,心事沉重,嘴里不停祈祷上苍,保佑妈妈西行一路走好。
   四儿媳,两眼哭得通红,肿得像两个熟透的桃子。也许婆媳之间那种彼此厚爱更加沉重,抽泣中有多少舍不得。
   老疙瘩强支身形,对母亲之感情,难以言表,尽在不言中。时不时的摸摸妈妈的床角,扯一扯袒露外边的衣衫。
   正当儿女们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老太太养的小猫,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老太太图龙被下面,一阵亲热过后,它嗅到了老太太手里的蛋糕,一口咬下去……
   突然,老太太嗷的一声大叫,猛然坐起,图龙被飞在半空。吓得在场人,几乎魂飞魄散,毛骨悚然连连尖叫不已。慌乱中不知是谁碰倒了金柜银柜,须臾间,两个箱子带着风声,在屋中不停跳动。
   看尸的一看大事不好,急忙喊来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抄起家伙守在门外,听候九爷吩咐。
   九爷神情自若,稳坐炕上,吩咐门口的人迅速离开,放下手里家伙,切莫误伤人命。随后又吩咐几个小伙子到村口,将那块磨盘搬来压在老太太身上。
   李老太太一听这话,顿时没了声音,眼睛直勾勾瞅着远去的猫。
   九爷不敢怠慢,打坐炕中,双手合十,两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李王氏显身形,太上老君令我如律令。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是神归庙,是鬼归坟——妖孽哪里逃——定、定、定。”
   只看两个横冲直撞的金柜银柜,立即止住了脚步。猛然间从金柜银柜里蹿出金光闪闪,银光乱舞,瞬间化作五只白鸽。神奇的围着老太太周围友好的落下,频频点头示意。
   只见老太太,满头大汗,神色依然,红光满面。眼神左顾右盼,两手不停地摩挲周围的鸽子。
   几个儿女,扑通跪倒在地,破涕而笑,为母死而复生,高兴不已。
   老疙瘩抬头一眼看见妈妈的一只手流着血急忙问道:“妈妈,你这是咋弄的?“
   “没事没事,受点轻伤,没伤着心。你呀就给妈准备那些干干巴巴的东西吃的,快给我弄点水去。这一路渴死我了。不叫这样渴,我还真找不回家。“
   老疙瘩像兔子一样跑了出去。
   “别忘了多放点糖。”
   “哎——”
   李老太太经过一场假戏真做生死洗礼之后,儿女关怀备至,百般呵护。白发变成黑发,脱落的牙齿又换了新的牙齿。又多活了八年,一百零一岁去世。

共 40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读后令人心酸。李老太有五个儿女,却为老太太的赡养问题发生了争执。两个女儿,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为由不想赡养自己的母亲,大儿子甚至提议将老太太送去养老院,只有四儿媳自愿服侍老太太,老太太只好以假死,唤回儿女的天性。文章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热点问题——老人的赡养。目前,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提取这一素材,来映射这一问题。作者在本文中,对于人物塑造很成功,老太太的几个儿女,虽然没有刻意去描写,却运用语言特征来完成性格。九爷是一个关键人物,起到了教育子女,唤醒儿女良知的作用。文章寓意深刻,意蕴绵长,用墨不多,却有教育意义。问好作者,推荐赏读!【编辑:竹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6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儿        2017-02-05 13:38:01
  问好老师,感谢赐稿江山,感谢支持系统短篇,期待您更多佳作!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2 楼        文友:竹儿        2017-02-05 13:40:38
  老师的小说短小,却寓意深刻,对于养老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小说以老太太的养老问题为主线,牢出了这一社会性的问题!老师,春天快乐!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3 楼        文友:杨占雨        2017-02-05 18:25:20
  谢谢老师对拙作精彩点评!感谢江山文学网给我拙作的发表!
4 楼        文友:竹儿        2017-02-05 22:47:25
  汗,评论中出现错字了,我太不严谨了,请老师原谅,牢出=牵出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5 楼        文友:老土        2017-02-09 09:31:52
  拜读学习!玉盘高悬夜空中,花团锦簇爆竹舞,彩灯万盏伴月明,上元佳节亲朋聚。小小汤圆情谊深,代我把祝福送给你,祝你汤圆圆又圆,祝你的汤圆甜又甜,祝你的家庭美满乐团圆,元宵佳节快乐!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6 楼        文友:笑风尘        2019-11-27 19:04:16
  故事很有典型性,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老来不易,到底如何尽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关注社会,关注养老,用意深刻,拜读佳作。学习欣赏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