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缘】尘世密语(散文·征文)

精品 【流年·缘】尘世密语(散文·征文)


作者:纷飞的雪 榜眼,36329.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61发表时间:2017-02-06 13:25:24

【流年·缘】尘世密语(散文·征文)
   我的蜂蜜快吃完了,上哪儿才能买到这么好的蜂蜜?这是大年初二的早晨,堂兄云生从宁波打来电话,我和他唠叨着蜂蜜的事。那时,我正好捧着一杯蜂蜜水,晒着太阳,看着窗台上的一盆盆水仙。我听出了电话那头,他数秒钟的沉默,便笑着对云生说,哥,我种的水仙开花了,开了好几朵白色的小花呢。
   这是真的,在那个暖阳如许的晨,在那片葱郁的绿色中,我看到了一朵两朵白色的小花。
   能吃到这么好的蜂蜜,必须得感谢一个人。那日,收到一则留言:我给你寄了蜂蜜。随即,我打上两个字:谢谢。收到蜂蜜的那日,是一个朗朗晴天。我费力地撕开瓶口上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透明胶布,将蜜倒入玻璃瓶中。我呆呆地看着蜜一点点地落下来,粘粘的,稠稠的,像是一道被刷了糖浆的瀑布。最后,我取来温水与剩余的蜜调匀,慢慢喝下。
   甜滋滋的蜂蜜水温柔地滑过我的舌,经过我的喉管,最后流到我的胃里。一时间,除了那一股子沁心的甜润,我还闻到了高山上盛开的杜鹃花的香,大凉山松林间青草的香,雨水的香,风的香……芳香中,夹杂着一股子不易察觉的苦味,却是教人回味了好阵子。
   我说,这是纯正的岩蜂蜜。从千里之外的大凉山,千里迢迢地来到我的身边。这一瓶蜜,从花期到采蜜、陶蜜、割蜜、摇蜜再到最后的装瓶、物流配送,我能想象这一过程的辛苦。时间到了二○一七年一月下旬,我已把其中的一瓶蜂蜜吃完了。在打开第二瓶的时候,才发现那蜂蜜结晶了。会结晶的蜜是纯蜜啊,这虽然不是唯一的鉴别蜂蜜品质的方法,却也是常用的一种。结晶后的蜂蜜像什么呢?像猪油,像冰淇淋,像鸡蛋糕。有位在食品领域做了多年的好友,看了我发的图片,给我留言说,这是难得的好蜜哦!
   因为阿微的蜂蜜,我发现了身边有好多个蜂蜜控,如傅菲老师,王雁翎老师、潘小平老师,还有王俊、采薇姑娘,以及我们社团的春光、明月、清鸟等几位编辑。呀,原来我们都是爱着蜂蜜的人,一直爱着,甜蜜着,欢喜着。
   我是个蜂蜜控。有着长达二十多年晨起喝蜂蜜的习惯。每天早晨,我会烧上一壶水,等水烧开后自然凉至50度左右的水温,先喝下半杯温开水,再用木勺子挖一勺蜂蜜,调匀,当蜂蜜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后,再喝下。我舍不得用蜂蜜做其它的食物,如蜂蜜蛋糕、面包;蜂蜜色拉、蜂蜜柚子茶等。一杯温度适宜的清水,才是蜂蜜最好的伴侣。
   二○一六年的最后一个月,我过得好甜蜜。我在给阿微的留言中写道:谢谢你,带给我的甜蜜。
  
   二
   在一个蜂蜜控的记忆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往事,是与蜂蜜有着丝丝缕缕关联的。那存在我记忆中的,至今还能让我清晰地想起来的第一杯蜂蜜水,是云生给的。
   云生是我堂兄。在徐家的这些兄弟姐妹当中,只有云生,那么多年里一直与我保持着往来。这种往来,不仅仅是亲戚之间的串门或人情交往,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彼此依赖,心灵上的互相依偎。
   云生,是家园的守护者。他就像是一根长长的绳子,这一头系着我,另一头系着故乡。
   在我年少的时光里,云生一直是一种温暖的存在。那年,我住在宁波祖母家。记不起来是在哪一个早晨,我喝了云生为我调好的蜂蜜水。从那天起,每天早晨,我都会喝到一杯甜甜的温润的蜂蜜水。喝了好几天,我才想起来问他,云生,我喝的是不是糖水呀?
   云生大笑起来,说,傻妹妹,你喝的可不是糖水,是蜂蜜水,是由很多种花酿成的百花蜜。蜜和糖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蜜是有香味的!
   呀,难怪这么好喝。我还喝到了淡淡的薄荷味道。
   云生说,我家妮子的小嘴好厉害,我加了点薄荷草,你也喝出来了。现在这个天气,在蜂蜜水中加一点薄荷,对身体有好处。
   后来,我就离不开蜂蜜了。
   五月的时候,采蜜的季节到了。一个周末,云生说要带我去保国寺后面山岙里的蜂场买蜜。云生问,妮子,你害不害怕和我一起去养蜂场?我说,当然不怕。他嘿嘿一笑,拿了四个大可乐瓶,就出发了。我们买了门票,走到后山,再绕过一个个山岙,走了好长一段凹凸不平的山路,终于看到前面大榕树下那一间矮矮的木房子,四周的空地上摆着密密麻麻的蜂箱,箱口上盖着一张棕色的布,棕布上压着一块长方形的石砖。蜜蜂在四周飞,嗡嗡嗡,嗡嗡嗡。
   真的看到一只只飞来飞去的蜜蜂时,我就不敢再朝前走了。
   云生走了几步,看我没有跟上,就返回来问我,怎么啦,妮子,是不是害怕了?
   我才不怕呢。随即又轻声地问,云生,蜜蜂会咬人吗?它会不会咬我?
   云生说,只要你对蜜蜂好,它就不会咬你。
   我又问:蜜蜂是怎么知道,我对它好还是不好呢?
   云生说:只要你喜欢它,它就会喜欢你,不会咬你。蜜蜂和人一样,是有灵性的,是有感情的。
   我心里还是有点害怕,但不想让云生发现,只好乖乖地跟着云生去蜂场。
   五月的山风,还是会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的,但那木房子里却很暖和。
   徐爷爷,徐爷爷——云生大声地喊着却不见应答。云生又喊了好几声,徐爷爷才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他将我们带到放在墙边的白色塑料桶前,随后拿起桌上的碗,调了蜂蜜水给我们喝。
   徐爷爷对云生说,阿青跟我讲你要蜜,这些天蜜不好采的,不知道这些够不够,这是几天里刚弄出来的,你们尝尝。
   我喝了一口对云生说,呀,这同我喝的蜜是一个味道,就是少了点薄荷味。
   云生说,你要是喜欢,我们都买回去。
   云生和徐爷爷坐在一边聊着,我已把碗里的蜂蜜水喝得一点不剩了。跑到屋外,有几只蜜蜂向我飞来,在我身边绕过来绕过去,嗡嗡嗡地叫着。我呵呵地对着它们傻笑,想着云生说过的话——只要你对蜜蜂好,它就会喜欢你,不会咬你。那我这样,算是对它们好了吧。果真,蜂儿没有咬我,它们一会停在我的衣服上,和我的脸离得很近很近,它们的小翅膀都触到我的脸啦,一会又飞走了,过会又飞回来,围着我转,嗡嗡嗡,嗡嗡嗡地叫。
   云生抱着四个可乐瓶子出来了,瓶子里装满了琥珀色的蜜。
   我说,云生,我不怕蜜蜂了,它们真的没有咬我。
   徐爷爷说,丫头,你刚喝了蜜,你的身上有它们熟悉的味道,它们是不会咬你的。
   是真的吗?我问。
   云生笑着点点头。
   后来,我才知道,徐爷爷无儿无女,耳朵也不好,已经在这山岙里养了十几年的蜂了。这方圆几百里的人都喜欢喝他酿的蜜,来找买蜜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次,云生还是托他的哥们阿青事先下了定金,才能买到这些蜜。
   天色渐渐暗沉。云生说,妮子,我们该回去了。我说,我不想走啦!我们离开时,云生对徐爷爷说,我小妹喜欢喝蜂蜜,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来,你记得给我多留些,谢谢你了。
  
   三
   这世界上,有一些味道,会一直跟着你的,不管你在哪里流浪,不管你老成何种模样,它都会跟着你的。它就像你的影子,会在某个转角与你迎面相遇,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返你的时光,会在你孤苦无依的岁月里抚慰你的心,和你说一些温暖或伤感的话。其实,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小时候尝过的味道,更多的是在想念赐予我们味道的那个人。那个人,是我们的故人,是我们的亲人。
   我在宁波读了大半年的书。不管有多忙,每天早上,云生都会为我调好一杯蜂蜜水,看着我喝下。即便是在他新婚的那几天里,他都不会忘了让我喝上一杯蜂蜜水。我的大嫂娟子,总会带着些许醋意说,妮子,在你哥心里,你才是最重要最在乎的那一个……而我,面对大嫂莫名其妙的醋意只能笑而不答。
   在那大半年的日子里,我总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杯蜂蜜水。从来不问,蜜是多少钱一斤。从来不问,从蜂场一大瓶一大瓶装回来的蜜,总共花去了云生多少钱。就像云生,去徐爷爷那儿买蜜,是从来不问价钱更是不会还价的。老人说多少钱,他就给多少,还生怕给少了。云生经常会去看望徐爷爷,顺带捎上些吃的用的给他。他常说,好蜜难求,养蜂人都是善良的人。爷爷和我们都姓徐,这里头藏着多深的缘分呐。
   多年来,云生一直把徐爷爷当作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亲人。
   我自小体弱,贫血经常头晕,不知道是不是那大半年,天天晨起喝蜂蜜水的缘故,渐渐的,头不晕了,面色也红润了。这一杯蜂蜜水,滋养着我的身体,甜蜜着我的年少时光。
   我越来越喜欢乡村的生活,喜欢在清素简静的时光里有云生细心的呵护。可在第二年的春节,我还是被母亲接回了上海。云生让我把剩下的一点蜂蜜带回去,他说,妮子,蜜就剩这点了,只够喝几天的,带回去吧。
   你是知道的,我不想哭的,可还是没有忍住。我躲在云生的怀里,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呜呜呜地哭着。
   回到上海后,母亲去商场给我买来上海产的洋槐蜜。这个牌子的蜜,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好的蜂蜜了。那蜜,清凌凌的,颜色金黄发亮,看上去挺好看,可是入口时却少了蜜的香气,这和我在宁波喝过的蜜是完全不一样的。于是,母亲常常说,你这丫头,嘴可真够刁的。
   回想起来,应该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因买不到好蜜,我就断了对蜂蜜的念想。又到了五月采蜜的季节,我常常会无法抑制地思念起云生调制的蜂蜜水来,就像一个被思念烧灼了的人,在思念着远方多年未见的恋人。
   一天夜里,快到家门口,我看到屋里有灯亮着,听到母亲和一个男人说话的声音。推门进去,看到的居然是云生。云生指了指桌上的一个大纸箱说,妮子,你看,哥给你送蜂蜜来了。这些蜜,够你吃上一年了。等明年,哥再给你送新鲜的蜜来。
   我打开纸箱子,看到里面是一个个玻璃瓶,装着琥珀色的蜜。我看着想了一年多的蜂蜜,忍不住大哭起来。云生将我拥在怀里,说,看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母亲说,都是你哥,把你给惯坏了,把你的嘴给养刁了。母亲掏出一叠钱要给云生,云生说什么也不肯要。云生在家里住了两天,便赶着要回宁波。他回去的那天,我伤心了好久。母亲为他准备了几身衣服,一些上海特产,我和母亲一起将云生送到火车站。在他上车时,我看到云生那条一瘸一瘸的腿,心里好痛好痛。
   接下来的五六年,一直到大学毕业,我喝的全是云生在每年的五月亲自送来的蜂蜜。
   那蜜蜂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你喜欢它,它也喜欢你。你对它好,它就不会咬你——这些年,我一直记得,当年云生说过的这句话。这蜜,喝得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依赖,就再也离不开了。
   我真正晓得这句话的含义,是在那一年的清明,和云生一起站在徐爷爷的坟前和他告别时。
   徐爷爷死在了一个大雪天。且是在死了几天后,才被山里的村民发现的。云生在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听到了从电话那边传来的呜呜呜的哭声。云生是条硬汉子,我从来都没见过他哭,就算是那一年我大伯去世,云生也强忍着心里的痛,没有哭。
   云生说,妮子,徐爷爷没了,你以后再也吃不到他采的蜜了。是的,在此后一年一年的日子里,云生再也没有给我送过蜜,而我自然也是吃不到那么好的蜜了。
   像是一场告别,无声无息,告别一个突然之间消失的人,告别一种不会再有的相逢。
   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我返乡祭祖。云生带着我去徐爷爷的坟前祭拜。我在路边的花店,买了一束白菊,和云生一起踏上旧年的五月我们一起走过的山路。原来的木房子不见了,木条子,牛毛毡,还有曾经用来装蜜的塑料桶,七零八落地散落在一边,屋前的空地上还堆着两三只蜂箱,四周也不见蜜蜂,箱体蒙上了尘土以及隐约可见的残雪。
   山路两边,草色青青。蒲公英在风中摇曳,绵密的雨丝儿飘下来,和我的泪一起落入泥土。徐爷爷,丫头来看你了……话音未落,我便泣不成声。云生和我说起当时为徐爷爷入葬的情景,言语中亦是透着伤感。
   云生说,徐爷爷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开了,那些曾经喝过他蜂蜜的人们,从各处赶来,送他最后一程。那日,我们以蜜水代酒,洒在徐爷爷的坟前。我们向孤苦的老人鞠躬,感谢他曾经带给我们每一个人至纯至真的甜蜜。不一会儿,听到了蜜蜂的叫声,它们也赶来了送爷爷了。很多只蜜蜂在徐爷爷的坟墓四周飞来飞去。这些蜂儿,也是和我们一样思念着徐爷爷的。
   徐爷爷曾用大半生的时光与它们朝夕相处,给了它们一个安全安稳的家,给了它们日日与阳光花草亲密的幸福。对它们来说,徐爷爷就是它们的亲人。
   十几年来,徐爷爷独居乡野,他酿的蜂蜜是甜的,可过的日子却是苦的。他不用手机,不沾烟酒。住的是低矮的木房子,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穿的是粗糙的布衣。他无妻无儿无女,房中无电视,出门无豪车,忙碌了一生,孤独了一生,到了最后,孤独地死去。无声无息。
  
   四
   起初,我是想用“中了蜜”作为这篇散文的标题,但又想,这三个字,常人怕是极难理解的。
   什么才是中了蜜呢?

共 609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于尘世悠长的时光里,有山谷中花的清芬,风的抚慰,有暖心的相伴,也有层层叠叠痛的记忆。一个心深似海、心思细微,情感丰富、坚忍独立的人,总能将世间的美好妥善珍藏。雪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女子。她的感性源于对生活的感恩,源于内心的善良,源于性情中的淡然从容,源于一颗洗尽铅华依然清纯的心。对于写字的人,这些品质何其珍贵。 雪的这篇《尘世密语》就是这样一篇倾心动人的作品。散文以蜂蜜为引子和主线,从友人送蜜起笔,经过细心的打磨和理性的叙述,从时光深处打捞沉降的往事。 采蜜人辛苦酿蜜。友人千里送蜜。一瓶蜂蜜,带着大凉山山谷中的清风细雨,带着友人的浓情,如蜜般甜润了雪的新年。 雪的堂兄云生,在她的散文里是一个高频的名字。云生在雪的心中,是故园的守护者,是生命中温暖的存在。每一次重返岁月,写到云生时,雪笔下的字总是饱蘸深情,将兄妹之间的血脉之亲一一诉诸笔端。云生带着年少的雪,去蜂场买蜜,兄妹两人的对话显得纯真自然真切。文中写道的云生每日晨起调制蜂蜜水的场景,常让人心生艳羡,特别是两人别后,云生亲自送蜜的描写,更是深情到极致,湿润读者的双眼。这一杯杯蜂蜜水,滋养着雪的身体,甜蜜了雪的时光,让雪念念不忘,深藏心底。一杯蜂蜜水,只不过是思念和感情的载体,仿若借助蜂的翅膀,则可将尘世的温情,从一个心灵传递到另一个心灵。 散文中的徐爷爷,是一个常年独居深山的养蜂人,雪年少的时光,都是喝着徐爷爷酿的蜂蜜渐渐长大的。徐爷爷一生都在为他人酿蜜,最终却是孤独地死在了大雪天。 我们都知道,一只蜜蜂,在经过辛劳的采蜜后,其存活期只有几个月。养蜂人徐爷爷便是凉薄尘世最真实的写照。他曾经带给无数人至纯至真的甜蜜,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爱的美好得以传递,一个孤苦的老人,最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大爱的定义。 俗世中,有太多的虚假。因此,好蜜更显得珍贵。而真正的好蜜都深藏在百花和深山峡谷之中。那些爱着蜂蜜的人,为了寻得一口好蜜,不惜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了去,以此滋养身心。得到好蜜的人,是幸运和幸福的人。这种如蜜般甜美的尘缘更是难求。雪视若知己般的友人,堂兄云生、养蜂人徐爷爷,是尘世的密语。他们一起见证了亲情的浓度、生命的纯度。雪曾说,尘世中所有的密语皆是蜜语,一如好的蜜,只有在遇到那个会品的人,才能弥散出独有的香气。 这篇散文的内核厚重,散文以《尘世密语》为题,具有多重的意味,值得品嚼。在散文的叙述中,由浅至深,层层递进。散文的意蕴繁复,随着情感的升华而递增,语言灵动,且有着一种纯朴的本真之美,这是一篇直抵人心和灵魂的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夏云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7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2-06 13:26:55
  这段时间,雪文思泉涌,佳作频现,可喜可贺。这篇散文甚好,大赞!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7 14:28:46
  谢谢云泥。
   枯竭了好久。整日忙得,字都快不认识我了。
   找回写字的感觉真好!
2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2-06 13:28:20
  雪借俺一瓢泉水,让俺也沾点你的灵感吧。哈。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7 14:29:27
  你也写,别忘了给你布置的作业。
3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2-06 13:33:24
  我很久不写字了,字见到我都快不认识了。我现在正主动努力的去认字,重拾与字的缘分。呵呵。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7 14:29:55
  你喜欢它,它就会喜欢你。
   哈哈。
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2-06 16:06:39
  有蜂蜜控的作者、堂兄云生、养蜂人徐爷的实实在在的故事摇曳于字里行间。
   蜂蜜好喝,来之不易。
   作者与大凉山送蜂蜜的友人、堂兄云生、孤独的养蜂人徐爷的缘分来源于作者喜爱的蜂蜜。喝着蜂蜜,品味其味,不仅仅是蜜甜,更是亲人之间的真情,永远不忘怀。蜂蜜可贵,亲人之情更为弥足珍贵。这就是文字主题透出来的味道。
   一篇甜文……
回复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7 14:30:40
  一篇甜文……哈哈。小石头,你好可爱!
5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7-02-07 07:05:23
  蜜是香的,人是香的,文字也带了甜如蜜的香氛!
   喜欢这般的蜜,人,事,原味,真味,纯味!
   素简的笔致,节制的抒情,立体的素描,自然出华章!香在,情在,美在,人皆安好!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7 14:31:55
  谢谢雁子帮我捉虫子,抱抱。
6 楼        文友:伊蘭        2017-02-07 09:35:32
  尘世密语,单是这题目就给了我无限的遐想,读来满溢着甜蜜。从友情亲情到文字,情思绵绵,如汩汩清泉。喜欢。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7 14:35:09
  伊蘭,谢谢你。
   我的字一般,还得努力。
   谢谢你喜欢这篇文的题目。为了这个题目,想了好久,也纠结了好久。
   某日,徒步回家,经过一间古旧的花店,一眼望见墙边依附着的安静的青苔,便有了“尘世密语”。
   春天安好!
7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7-02-07 15:48:19
  能感知到尘世蜜语的人,定会是有着不一般的情怀的。
   文章中的阿微和云生,是送蜜人,也是懂蜜人,TA们懂得蜜要送给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辜负酿蜜人,才不会辜负蜜中的那份香甜。
   文章的作者是寻蜜人,她寻的不仅仅是蜂蜜中的那份香,还有珍藏在记忆中的一片旧时光,一片暖阳,一杯带着亲情的蜂蜜水。
   真正的缘是求不来的,只要一见如故,转身便会遇到。
   弱弱的问问圣女,来年的蜜,听雪可否遇到!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7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8 22:58:04
  谢谢听雪。今年12月,我会留言给你。
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02-08 15:26:35
  感人的文字,赏心又悦目,还回味无穷!
五十玫瑰
回复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8 22:58:24
  谢谢玫瑰姐,春天安好。
9 楼        文友:风逝        2017-02-09 16:36:38
  由对上好蜂蜜的挚爱演绎到灵魂的狂奔,让尘世生活的素常平淡来了一次质的升华。
   如果没有第四部分的理性思维,巧妙的类比,前文的浅吟低唱尽管温情脉脉,至纯至美,但缺少了高潮的高昂。
  
   最最欣赏最后一部分,结尾那甜蜜的憧憬的场景,让第四部分与前文更为和谐,而不是生硬得提升。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9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09 19:56:46
  谢谢风。
   这第四部分,目前多有争议。有文友还建议我将第四部分作为此文的【写后记】,也有的说第四部分过度渲染了。
   我听取他们的意见,但不做改动。
   我喜欢让这篇文以这个样子存在。
10 楼        文友:风逝        2017-02-09 21:04:34
  有争议是最正常不过。不是人家说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好意思,上面跟帖错了一个字,应是——而不是生硬的提升。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0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2-14 14:27:02
  在今天,要好好爱自己。在今天以后的每一天里,你要爱他,你爱的人好好爱你,疼你,惜你。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