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从王健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说开去

编辑推荐 从王健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说开去


作者:寥汀 白丁,55.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3发表时间:2017-02-06 15:39:42

从王健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说开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似乎中国人变得非常同心、同手、同脚起来。因此,每每有一个事件发生,比如某个风云人物的一句话,某个娱乐演员的家务事,某个升斗小民占小便宜吃大亏了,都会因为这种同手同脚同心,而变成好像是一次全民狂欢,只是这种狂欢给人的感觉不是舒服,而是类似一种喋喋怪叫的鸟声不绝于耳。
   不信你看,刚刚过去的国民迁徙大潮,不是还吸引来了大英帝国的BBC来拍了纪录片,仿佛非常羡慕一般。那壮观的高铁,那攒动的人头密密麻麻,让人看了真是不禁鼻酸又激动啊!看!昔日的大英帝国都对我们认同了。我们真的是强大起来了!多么令人自豪!然而这样的心态,是不是又似曾相识呢?当年我们的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吃着野草根,扛着土炮,艰苦奋斗,打败美英帝国的飞机大炮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般心态?
   不信你看,这样的同心,同手,同脚之下,壮观的春节大迁徙之下,几十个年轻人不是轻松用一首非主流的《春节自救手册》,而瞬间在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中间火了!火得是毫无征兆,火得是莫名其妙,火得是深入人心。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你回到家了,或许等着你的,并不全是家庭团圆的亲情温暖,而是一群莫名在各自世界里焦虑的人,对另外的人发动的控制,攻击。如果你是上帝,手里拥有这么一个镜头,可以看到万家灯火,那么你看到的万家灯火,会是怎样的一番真实景象呢?是不是又可以由莫言这样的大文豪,写出一部让人看着笑里带泪,泪里含笑的作品?或者是再生鲁迅这样的作家,写一篇黑屋子里的人皆在梦游,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仿佛别人那样做,他也便那样做了?
   或者是像韩春雨这样的二本院校的老师,居然做出了突破性工作,在一阵热烈恭贺后,突然情势急转直下,陷入了没完没了的严厉打假与自证清白之中。那一盆脏水泼得这么迅疾,距离类似敲锣打鼓传喜讯的日子,也只不过那么几天,而且还不是一向对中国人印象不太好的外国人泼的,正是中国人自己抢先上去泼的。然而谁知道呢?正是“正笑他人命不长,哪知归来把命丧”。这样的事情,焉知不是各个大大小小的单位机构,正在上演的剧本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象呢?我认为,恰好是因为全民的同心,同手,同脚!什么是同心?本文的标题其实就回答问题了,2016年最著名的一句话之一,就是万科的王建林先生提出的,先确立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这句话迅速成为全国上下,大江南北争相崇拜传颂的座右铭了。对于万科来讲,这没什么,毕竟一个存在那么多年,有规模的大公司。可是如此的全民一心,就很有可怕的地方了。这透露出一个讯息,人人都在渴望暴富!人人内心都有着暴富的渴望。而且在大规模人群聚集的大城市,这种暴富机会是存在很多的。这就是问题所在!古代为了居民治安,人心良善,还禁止赌博。为什么禁赌?因为赌博可能让人得到远多于自己真实劳动能够获取的财富。但是现在,却由于人群聚集严重失衡,导致了人员,资源的严重不合理聚集。于是,产生类似赌博的暴富机会。既然普通人都可能得到,那么,为什么不去追求这种机会呢?!
   正是这种资源严重聚集而产生的吸附作用,导致了人心的焦躁。从而破坏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联系。你不见现在不讲礼仪,不要脸的人越来越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吗?市场化究竟是一个造福人类的工具,还是消灭人伦的利器?
   写到这里,也就快结束了。记得小时候念书,里面还写道,建国初的时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例如印象比较深刻的《燕山夜话》。人们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相处起来,多么温润,既不失严格要求,又不失人情温暖。何以过了半个世纪,居然人们的思想如此的统一,而那种领导要像虎狼的喧嚣之言,倒引得一片赞扬。这是什么情况?真的没有人情的单位,势必不会存活久远!
   所以,像什么大数据也好,也许,哪里是真有什么技术的飞速突破?只不过是因为人口基数大,人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黏连性特别大,所以有了相关性,才有了所谓统计分析的大规模用武之地。
   因此,我建议,为了自己的人生的独立和幸福,应该反对这种人群的大规模集聚。

共 1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人普遍都有一个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比喻的“狗赶热处闹”,哪里有热闹,哪里就会聚集起一大堆人。我记得上个世纪看马季的相声表演时,马季曾说过一个比较精典的段子。说是一个好赶热闹的市民,看到前面的马路上围了一大堆人,他也想看看人堆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干急挤不进去。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声嚷嚷着:“请让一下,让我看看我舅舅怎么样了?!”人们便自觉地闪开一条缝让他进去,结果他看到了什么?是一头被车撞死的驴。于是,很多人便抱着看笑话的心理,看他如何处置他的驴舅舅被撞事件。文字针对性强,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06 16:09:36
  国人的从众心理,恐怕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寥汀        2017-05-26 08:57:58
  不知道是我没写清楚,还是您读书太少,这是在写从众心理吗?拍个马屁也请看清楚。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26 10:10:15
  呵呵,有可能是我的水平问题吧!以后绕开你的文章,总该可以了吧!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寥汀        2017-05-29 05:39:19
  看您年纪,至少也应该是四十开外了吧。第一,这个年纪的人说话居然好像十几岁少年一样的赌气,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了;
   第二,您至少也有一二十年的职业生涯吧,有反思过职业操守吗?还是整天满脑子都是潜规则,暗箱操作?你可以在心里说,这个傻逼!但是不要找借口,完了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互相奉承一下,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