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禅的糊涂
早些时日,一个学生来跟我闲坐,说起他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打工,说来说去,公司的老板竟然也是我的学生,勉勉强强上完初中。那时候,她虽然是个女孩,但是调皮捣蛋,大人或老师经常从网吧里把她拖出来,好不容易熬了一张初中毕业证。可是,现在人家手下精兵强将数十,无一不是大学毕业,尤其经理是经济管理硕士毕业,全面打理公司业务。老板垂拱而治,不管不问,不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地位,除了在用人问题上考虑以外,业务的事,完全放手让经理去发展。
我就想,一个初中生,她倒想管业务了,懂个啥?可是为什么,人家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了,有不少优秀人才慕名而来,生意越做越大?
不由得想起了三国时的刘禅。
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刘禅的一生,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刘备三顾茅庐,给他精选了一批如诸葛亮之类出类拔萃的人才辅佐他。刘禅遵照他老爸的遗训,奉诸葛如父,一切政务全部交给诸葛亮,自己只斗鸡玩乐,想干什么就干点什么。诸葛亮拥有了刘备在世时所没有的大权,对内掌权,对外用兵,鞠躬尽瘁。
其实,在用人这一点,刘禅也不傻,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大树底下好乘凉”,自己既然没有治国安邦的本事,除了一些礼节性的事务,其它的就由相父折腾吧,咱最好别去干扰。
傻人有傻福。无论哪朝哪代,都有想呼风唤雨的宦官整天吹风。如果换了他老祖宗刘邦,诸葛亮功高盖主,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就三国时代,曹操忌杀谋士,孙权羞辱老臣。偏偏无能的阿斗,就是放心地把权力交给诸葛亮。他不仅放心诸葛亮,而且信任诸葛亮举荐的贤臣,像蒋琬、费祎等,一一委以重任。诸葛亮之所以能安心北伐,正是这些人为他巩固后方,使他无后顾之忧。若是心眼儿小的当权者,会以为诸葛亮安插亲信,哪能遂了你的意?正是有了这些举荐的继承人,才能延长刘禅政权到公元251年,国家平稳无事。可惜,这些举荐者相继去世不久,宦官董皓专权,刘禅亡国。可以看出,找个靠谱的经纪人很重要。如果找个盯着你的钱、谋着你的人的,刘禅的幸福生涯就要打折扣了。
幸亏他不是那种有节操的,虽然后世人对刘禅这一举十有八九是嗤之以鼻的,但是,刘禅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奉行的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他没心没肺地通过了司马炎的心理测试,封为安乐相公,食邑万户,奴婢百人,日子也是小康生活,滋润得很。这就是糊涂的好处。糊涂的人什么事都能看得开、看淡,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反而活得潇洒自如,轻松自得。
在这儿,我并不是为了说刘禅“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而是通过他的经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许多事不要看得十分真切,更不要整天装在心里,徒增烦恼罢了。烦恼多了,只会让你把更多的精力,耗费在如何对付别人的身上,哪能集中精力去想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生活中不少头脑灵敏的人,反而没有那些看似平庸的人事业有成,就是因为他们把太多的心思用在别人身上,费心费神费精力。真正精明的老板,往往就是找到最佳的经理人才,让这位经理再找其他人才当副手,一层一层延续下去,他就高枕无忧了。
所以,学学刘禅的糊涂,以无招对有招,无为而治,用人不疑,任其发展。不要学那些“精明”的老板,事必躬亲,披星戴月,耗损了健康,事倍功半。因为他没有发挥众人之力。
看似糊涂的老板,实际上是真正精明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