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鸡歇后语
鸡是人类最早被驯化、畜养的动物之一,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早在2500年前,鸡就进入了人类生活的环节,深入了天南海北各族人民的生活。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对鸡的特征特性和生活习性的了解观察,悟出了不少有哲理性有幽默风趣味儿的歇后语,在人们嘴上广为流传。
鸡年伊始,我翻出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鸡的歇后语,重温一遍,觉得人们通过对公鸡、母鸡、鸡头、鸡爪、鸡毛、鸡蛋以及鸡的生活行动等等的观察,运用想象比喻引申本意,十分有趣。其中有许多鸡的歇后语,对人的言行、做事、品德等方面,运用想像比喻引申本意,语言深刻,道理浅显,富于哲理。现选择一些有趣的鸡歇后语,一起来欣赏。
新的一年,我们要“公鸡打架——雄起”;要“公鸡打鸣——高歌猛进”;要“鸡爪子抹地面——道儿多”;要“公鸡上台跳舞——显漂亮”;要“鸡毛掸沾水——时髦(湿毛)”;要“公鸡啼更母鸡下蛋——各有长处”;要“鸡冠上戴花——美上加美”。
做人不要认为自己是“母鸡下双黄蛋——了不起”;不要“胳肢窝插鸡毛——假冒外国鸟”;不要“鸡毛上天——轻飘飘的”;不要做“鸡蛋腐烂——臭在内里面”的人;要做“鸡场的姑娘——多情(禽)人”。
说话不要“鸡窝里套绳子——扯淡(蛋)”;不要“鸡脚叫凤爪——说得好听”;不要“含着鸡毛聊天——说话没份量”;不要“吃了鸡下巴——接别人的嘴”;不要“二两重的小公鸡——离题(啼)太远”。
做事要“鸡吃荧火虫——心知肚明”;不要“杀鸡取卵——干傻事”;不要“鸡解脚爪的绳子——靠嘴巴”;不要“老母鸡上树——冒充英雄(鹰凶)”;做了好事,不要“母鸡下蛋咯咯叫——生怕别人不知道”;不要“公鸡屙屎——头一节硬”;不要做“鸡蛋壳里发面——发头不大”的事;不要做“公鸡下蛋——根本不可能”的事;要做“鸡吃蚂蚱——正合胃口”的事。
做事要讲究方法和效果,不要“鸡吃黄连——自找苦吃”;不要“鸡衔骨头——替狗累”;不要“鸡孵鸭子——枉操心”;如果自不量力,就会“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就会“鸡蛋碰石头——必然破碎”;就会“鸡飞蛋打——一场空”;就会“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就会“公鸡跳进糠箩里——一场空欢喜”;做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鸡肚子里取蛋——最后一遭”;做事遇到挫折,不要像“打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对人不要像“吃米的鸡——点头哈腰”;不要“鸡蛋泡醋里——酸溜溜的”;不要“问客杀鸡——假情假意”;解决问题,不要“鸡蛋里挑骨头——没碴找碴”;不要“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不要“收鸡毛挑刺——找毛病”;不要“半夜捣鸡窝——暗中捣蛋”;否则,别人会与你成为“鸡碰蜈蚣虫——死对头”;从而会走上“板凳上放鸡蛋——危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