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如此“家庭作业”值得提倡(征文·杂文)
做父母的,望子成龙,盼女为凤,是天经地义的事,本无可厚非。可如果是过分溺爱孩子,就得不偿失,甚至会培养出一个心里畸形的孩子来,到时悔之晚矣!
记得老家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夫妇二人望子成龙,一个比一个疼爱孩子,是那种攥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溺爱。结果孩子长大一事无成,父母稍稍一点指责,就会恶意抱怨父母无能,自哀自怨不算,还说出令父母伤心的话:“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笨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出身不好,能怪我吗?”
周末到一位老师家里探访,看到她读小学的女儿,一会擦地板,一会抹桌子,干的认真投入,一问才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特殊家庭作业”,完成作业,还要记日记,谈体会。听后,不仅为这种明智的做法拍手叫绝。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重任。但从目前一些小学生的劳动和自理能力来看,实在是“娇弱”的很,据一项针对在校的1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看,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五、六年级的学生不会划火柴点煤气的大有人在。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常目睹一些家长为孩子削铅笔,写作业;心疼孩子,竟然还替孩子干起学校卫生值日,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深思。
街头小吃摊点,有一位送孩子上学年轻的妈妈,竟不厌其烦,一口一口的喂读小学的孩子吃饭,说这样才不至于弄脏刚给孩子换的新衣服和洗净的小手。“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俯首甘为“孺子牛”,殊不知这样过分爱孩子的举止,实则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爱劳动的萌芽。造成孩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娇矫二气重,自理,自立能力差。
某小学老师布置的特殊“家庭作业”,着实值得提倡。它好在孩子通过“特殊作业”自己动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小事,培养了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办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勤劳的美德和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使孩子的品质、意志以及适应生存环境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某小学老师布置的特殊“家庭作业”,让我很受教育和启发。想起以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是愧疚和自责。于是,我试着改变自己,改变以往守着孩子写作业,作业“卡克”就来气,完成作业催睡觉;吃饭端给他,上学领紧他,小手脏了给他洗等习惯和教育方式。
我试着不再陪他写作业,让他独立完成,让他自己盛饭吃,自己洗净小手,同时还给他布置了特殊“家庭作业”,实行奖励机制,就是抹一次桌子加一分,擦一次地板加两分,累计满十分时,就带他出去玩一次户外活动。比如春天的踏青,夏天的嬉水,秋天的放风筝,冬天的滑冰……
养成的不好习惯要慢慢改,不可能一口吃下个大胖子。孩子刚开始时,还真有点不适应,还不时的耍点小脾气,这个时候你千万别心疼不忍,否则会前功尽弃,慢慢习惯了,一个好的教育方式也就成新的习惯了。
爱孩子,不要溺爱他(她)。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给他(她)布置点“特殊家庭作业”吧!让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继续发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