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沉静可以至远
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题记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走得更远。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远方?怎样才能走得更远呢?
小时候总想快快长大,因为爸爸告诉我妈妈去了远方。于是很努力地活着,比同龄人活得都沉重,好像一刻也不想停下来,无数次地想象见到妈妈的情景,那么甜那么美。但现实依然残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终不明白,为什么苍天忍心叫那么小的孩子承受超过生命负荷的重量?藏在心里的苦在别人叹息的同情里,在暗淡时光的蹉跎里,越加沉积。长大后才明白,天道酬勤:老天爷给你的所有的苦,都会加倍回馈给你甜,前提是你要咬紧牙关走过去。
在读书的日子里,充满了颠沛流离。先是学校合并到五里路的外村,然后是十五里路的镇上,再远的路只有靠双腿去丈量。那时候考学比登天还难,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在农村尤其是女孩子,大人们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点找个婆家。可是,我的未来应该在远方,怎么可以在那样一个小乡村里雨里风里过完一生。于是只有苦心学习,目标是远方就会放弃眼前的享受。当我受尽苦累拿到师范通知书的时候,我知道远方其实可以更远,外面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寻。往前走,你终会邂逅一个你心怡的远方。
分配工作的时候,因为没钱走后门,被分配到了贫穷的山区,路确乎很远,但磨难却更近。那里穷山恶水,仿佛经济倒退了十年。唯一的食物是土豆。为什么远方还有如此落后的地方?这不是我想要的远方。但是权势压死人,注定要在那里摸爬滚打。当我真正卸去学生的天真,融入那一方土地的时候,忽然对远方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有时可能事与愿违,但所有的努力都是积蓄,上天给你的生活都是不可选择的,但在彼时应该是最好的。所以本着给什么样的日子就以什么样的心去安顿。目光向前,心里要有一个远方!
重新由山区回到平川的时候,似乎由农村进入了城市。这样的经历教我学会倍加珍惜。我开始尽我所能地敬业,由老百姓们不熟悉到渐渐择我的班。由一个普通的教师到领导信得过的管理人员。我以为达到了远方,但是远方还在前头。我被调到了离县城很近的郊区工作,事业归零,一切重新开始,落差特别大。可是生活不相信眼泪,不管你以前有多少成绩,面对现实要俯下身来一步一步往前走。前方正敞开心扉迎接你。因为郊区学校合并,竟然神奇般地凭考试成绩进入县里教学。一个更远的远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开始降临了。人越多的地方竞争越激烈,越要回归普通。新的环境里受过委屈,受过苦累,十年连一个奖励也没有,真是阴差阳错啊!曾经多么努力地工作啊!以前难免愤愤不平,但是依然没有停止脚步。看着同龄人都职称挂钩了,工资增加了,觉得自己的远方是那么遥远。短时间内也想自暴自弃了,这么多的付出有用吗?一切的汗水都不会白流,一切的行进都通向远方。凭着自己的能力我开始在网上找到用武之地。只要你有才华是不能埋没的。我开始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读书和写作,通向外面的路有很多条,你要找到适合你的一条路。终于文字上的成绩开始付出水面,竟然得到了赤峰教育报主编的赞赏。而且成为了市级百佳读书教师,有文章获一等奖。不要太在意一时的花开花落,只要开花就会结果。远方一直很远……
不是你努力追求什么,你的目标就可以达到。在写文字的路上,会不断有人多年的作品评论,以前不能静心接受,觉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后来眼界开了,发现自己错了。但知耻而后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前总想自己的作品可以受好评,上刊物。现在渐渐明白那也不是真正的远方。只要你的真本领足够,那些都是形式。况且,人不是为了虚名活着,活得最舒服才是远方。于是不再辛苦地四处投稿,也不太在意有些人的过激评论。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发现文章的内容自己也越发喜欢,而且还有了读者。这就够了,知音何须多?有好的文字告慰生活,就是最远的远方!所以,当我以好文章最多高居一个网站的时候觉得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当我因不被重视而离开那个网站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如此平静。真正的远方不会束缚住手脚,而是给文字无限的尊重和自由。也许闯出一条文学路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但是有什么关系吗?只要脚一直在通往远方的路上,远方在哪里还重要吗?
到远方去,其实远方不是一个可达到的地方。远方更是一种抽象的支撑或者图腾。人无信仰轻飘飘,我们需给自己一个定力,一个方向,一种沉静,才可以一路向前。当你不再一味地为了远方而忙忙碌碌,你才会离远方更近。真正的远方不在前方,而在你的心里。你的心里有多宏阔,你的远方就有多远!像路没有尽头,像天空可以无限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