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在长春114中学的回忆

精品 我在长春114中学的回忆


作者:清闲 白丁,8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4发表时间:2017-02-08 19:23:08
摘要:作者回顾了自己在114中学的工作往事,有拼搏,有欣慰,有收获,对今后的工作有奠基。

我在长春114中学的回忆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历,每个人的经历和奋斗史把这个世界装点的五彩缤纷,不论成功的大与小,每个人都会各自享受着不同的经历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乐趣。
   在我的记忆中,在长春市第114中学的教学之路是我生命中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阶段,那些年是我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我出生在刚刚建国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建国初期的生活是相当贫困的,但并没有影响到童年的快乐,少年的小学阶段也大体上是无忧无虑的。但在那讲阶级斗争极左的政治氛围很浓的时代,内心还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时不时地“压抑着”稚嫩的灵魂。我出生在地主家庭,与贫下中农的待遇是不同的。我的小学升初中受限,只能到农业中学学习。1966年风云突变,16岁的我同父母哥哥姐姐全家下放到农村,一呆就是十年。1976年文革结束,终于解除了精神枷锁,神州大地恢复了正常,人间恢复了正道,每个人不受家庭成分的限制,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我在农村劳动之余自学英语,在人过三十天过午的时候和他人比得晚十年的情况下才踏上教育工作之路。1981年初,我在长春郊区第114中学当民办教师。当时的英语教员很少,尤其在农村。我所在的114中学当时只有我一名英语教员,要承担三个年片的教学任务,可想而知,英语教员是多么缺啊。
   我能走上教学之路,要深深滴感谢两个人。我的哥哥和他的一位朋友-----就是我所在学校的生产大队(即现在的村)的党支部书记,是这位书记介绍我到114中学教学,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这是我生命中永远铭刻的,不会忘记。
   1981年2月16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略有春天暖意的日子,我与哥哥乘郊线车到学校与校领导见了面。接待我们的是教导主任(王锐)。在他的办公室聊了一会儿,谈了交给我的教学任务,从初一开始,因为当时只有一名英语老师(后来陆续调进两名)。主任说,从初一开始,一直教到三年毕业,你要有思想准备。然后给我六册英语课本,每个年级两册。32开的六册课本,沉甸甸的,远超过我内心激动和高兴的分量。因为我大略翻了一下,我只能看懂初一的内容,看到初二课本就有一些陌生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因为我自学的那点知识太少,只是听了当时北京广播电台办的学英语节目,在长春听的,有时候还听不清楚,经常间断,根本没有老师指点。
   就这样,没有恐惧兴奋大于略微心里沉重的我,接受了教导主任交给我的任务。
   在回家的路上,思考很多。生活的贫苦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知。通过翻阅英语课本,才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正含义。
   到了家里,我把六册书都看了一遍,尤其是初三的课本,有自己找不到答案的知识点,但我认为这不难,边教边学,更何况我首先教的是初一的课程啊。
   我自认为我的能力和知识与悟性一定会解决前进路上的障碍!
   我是个性格偏内向的人,语言和形体表达并不丰富,而且在众人面前也很少发表言论。善于思考和想象的我,似乎并不符合做教师的条件,但这些并没有丝毫影响我的教学情绪。对于一个教学经验没有从零开始的我,在三月一日开学的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课堂登上了讲台。因为,在上课前一周已把课备好,从字母、音标、短句、对话开始教学生。看到这个班的30几个13岁左右的少年学生们都很精神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眼神,让我无比地激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特别是教授英语的老师,根据备课和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尽可能地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课。我看到了,教学效果很好,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认认真真地记笔记,一些同学能够站起来响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的内心欣慰了。
   在八十年代初,学生们对学习英语认识不足不愿意学,教学有难度是普遍现象。学生对掌握学记单词都很难,多数学生发音不准,不爱开口读是共性问题。
   第一节课,只教了26个字母的前6个、书写格式,看起来很简单,但部分学生发音不准,反复多遍地重复,仍有不会的,虽然教得很费力,但还是很高兴,万事开头难吗?更何况另一部分学生接受得很好。
   下课前,我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结束了我担任老师的第一节课。
   下课后,我和同学们交流学习英语存在什么问题,可爱的孩子们回答问题时那真诚幼稚的面孔和眼神,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这也是有生以来已经31岁的我最为高兴和难以忘怀的事。现在回忆起来仍乐在其中。
   114中学位于长春市内西北约30公里处,学校不大,每个年片只有两个班级,但学校占地面积不小。学校里有校办工厂、校园田地,还有车马。校园周围有树木、花草,盛夏时鲜花争奇斗艳,引来不知名的各种鸟儿争鸣。校园内生机勃勃,朗朗的读书声时而吸引到过路人的脚步。
   我在学校住宿(每周六乘郊线车回市内),还有一位教语文的老师与我同住。八十年代初,无论市内还是郊区的生活水平都差。我所在的学校因为有校办工厂有些财经收入,中午还免费供老师就餐,优于一般学校。
   1985年暑假,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包括工厂的12名工人)去北京旅游,一切费用学校支付,至今回想起来还感到高兴。
   由于学校的领导对教师的辛苦很理解很体贴,特别是主要领导很有正事有正义感,处事公平公正,所以教师们干劲十足,没有混日子的。
   说起来,我对这位校长很有印象。校长是一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人,语言水平绝对一般,他在每年的开学典礼的大会上对我们的讲话没几句,各位老师要头拱地地好好干,我这个校长就会尽一切努力给你们撑腰谋福利。但就是这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语言和行动让大家感动了。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每个老师都不遗余力地教学,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当然,类似我,还有一颗为教育事业为孩子们奉献力量感恩改革开放感恩时代感恩贵人使我能够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良心。
   我从1981年至1986年的五年在114中学的教学生涯中,共送走四届毕业生,送走的第届学生英语中考成绩在全区中名列第三,有一个学生个人成绩也名列第三。这些成绩对于我这个没有教学经验的新兵真是莫大的奖励、奖赏。其余的学科如物理、数学的中考成绩也在全区中排前五名。
   初出茅庐第一年的令人心悦的成绩,促使我激,当时几乎没有工具书和学习练习的资料。因为英语学科是各个学校后开设的课程,上面还没有下发教学参考书。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市内居住处的邻居家的一个初中学生那里借了一本英语习题书,我如获至宝,硬是一页页地利用几天的业余时间把这本书的内容全部抄写下来,然后给学生们练习。
   对这些英语练习资料,农村学生根本买不到。即使当时的书店里有,很多同学也没有钱买,有些同学还不重视。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很难使大部分学生过英语单词这一关。音发不准,书写记不住,有时候读和写都出现过笑话。尽管这样,我从没有灰心过,耐心讲解辅导。利用早自习或下午自习去给学生补课。那时候的补课是没有任何报酬的,而且还是满怀激情地去补。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一名男生姓名叫周凤鸣。这孩子虽然聪明但特调皮,各科老师都对他很头疼,有几次在某个学科的课堂上跳窗逃走。学校要开除,他自己也没有信心继续读书。在他两天没上学的一天下午,我去他家了解情况。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他的英语学得较好,我不忍心看到一个有前途的孩子就这样毁了自己。他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很好,而且在两次英语竞赛中(初一初二)都取得了好成绩,获一、二等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周凤鸣在我的劝说下又上学了。1986年初升高时,他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也任英语教师。时隔十八年后,我们在长春又见了面。当他看到我时激动地拥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动情地回忆起我去他家家访的一幕,还说我给他妈留下的一封信已经留的白纸都变黄了。他说:黄老师,您是我再生的母亲。没有您教我,我就是个农民,不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
   这件事的有些细节特别是给他妈写信的事我早已忘记,但学生却记得清清楚楚。虽然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却给学生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重大和荣誉。那一天,我们坐在一起吃饭,畅谈很久,陪同的还有一位女生和凤鸣同班,姓名为李晓辉,后改为李亚茹。她的英语也很好,在初一的英语竞赛中也获过奖。她后来考入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也参加教育工作,学习工作都很努力很上进,现在已经成为长春技术学院校长助理。我在住校期间,她曾陪同我住同一宿舍。
   后来我的孩子考入内蒙古大学后赴学时,我们路过长春,亚茹热情地请我到她家做客,师生又是一次感情的回顾……
   每当我回忆起这一幕幕校园生活时真是夜不能寐。五年的114中学教学时间送走四届毕业学生,而且成绩都在前五名,曾获过全区第一第二的好成绩。
   成绩只能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付出,得以回报的是我在学生中的形象及他(她)们在贺卡中的感恩语言,他(她)们的每句感恩的话和每个举动行为都是我终生不忘记的并引以为骄傲的,这就是人民教师的幸福所在。
   这就是教育工作的魅力和伟大。作为一名从教者,从幼师到博导,都是无上光荣和幸福的。为了培育一代代新人,充实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这是永恒的快乐,这是没有教过学的人们是体会不到的。
   现在,我已经退休多年,与同学们同乐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现在的114中学已经不存在了,由于学生的不断减少,已合并到附近乡镇的中学。
   时过境迁,现在整整三十几年过去了,留给我的114中学的影像依然是:长成才的树木已经成荫,树木环抱着学校的一排排教室,学生们的读书声、在操场上的欢笑声似乎依然在耳边回响。
   这些昔日的学生们,现在,有的在务农,其中的一位还当上了村支部书记;有的当上了工人,成为技术能手;有的“成了我”,其中还走上了学校的行政领导工作岗位;有的还成为科技人员……
   114中学是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在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们出息了,给老师们增添了光彩。这个学校的老师们分流到其他学校后,也各展风采,有的是教学骨干,有的当上了校长……
   2008年,当我回到长春办事,一名学生知道后就将院114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能够找到的一部分请到一起和我聚会,师生们共同回忆在学校的那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男士们喝着五粮液,女士们饮着葡萄酒,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引吭高歌,学生们无拘束地表达着对老师尊敬的感情,老师们也对学生们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许,那场面那气氛那言语,令人兴奋不已,欣慰的心情难以表达。
   师生们聚会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点,他(她)们用车把我送到了居住地后,我们暂时告别,我们互说:再见!
   那一夜,我失眠了。

共 42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桃李满天下便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事。作者回忆着在长春114中学从教生涯的艰苦奋斗过程和学生们对自己的感恩情怀,以及对长春114中学教学五年当中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一些人的感激之情。文章的笔墨着重记录了从教中所遇到的难处,与自己如何克服的经过。从中也记录了一个英语成绩较好其它科目不突出的孩子面临辍学的情况下,身为不是班主任,却去家访,说服了学生的母亲,使得这个孩子得以继续上学,并考入师范,最后也当了一名英语教师。成功是属于勤奋之人的。面对着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只靠听广播学英语,靠自学,一路走来的确付出太多。而付出就有回报,学生取得了了好成绩,得到了太多人的认可,得到了学生们的感怀,也让自己从中感到了由衷的快乐。当与自己所教的学生们聚会的时候,当举杯祝福的时候,欣慰的心情难以表达,那一份激动是最真、最幸福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9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7-02-08 19:25:55
  读着作者教学生涯的文字,倍感亲切,想起了自己教外语的生涯。问候,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2 楼        文友:仁者        2017-02-08 19:34:53
  这位值得尊敬的老师,您好!辛苦了!我在小学到中学甚至到高师函授大专几个阶段,都有像您这样可敬的老师。祝福您,吉年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3 楼        文友:清闲        2017-02-08 19:39:21
  谢“秋天的风”编辑老师的激励!您也曾经是一位外语老师,祝福你!2017双节愉快!吉年大吉大利!
4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7-02-09 20:40:37
  恭喜获得精品!把最真的祝福送给您!鲜花,还有开心果哟。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4 楼        文友:清闲        2017-02-09 22:11:47
  挚谢编辑,我只是把工作中值得纪念的事记录了下来,受“精品”的激励,只能是需要倍加努力了!
5 楼        文友:阳媚        2017-02-09 21:16:08
  贺喜友友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5 楼        文友:清闲        2017-02-09 22:19:04
  谢编辑的激励!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6 楼        文友:老百        2017-02-19 16:36:51
  向清闲问好,向人民教师致敬!
   清闲不清闲呀,祝创作快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6 楼        文友:清闲        2017-02-20 10:25:39
  谢谢激励,要向您和编辑老师与文友们学习!我是个中学英语教员,在文学创作方面没有专门学习过,只是退休后感觉到以前的一些事应该记录下来,但与文学创作的要求肯定有很大的距离,所以要学习,要实践,以写出更多的好作品,以报答社会和各位的厚望!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