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水照花”到“静水流深”
临水照花,隔岸人看的是娇美,眼前人看的是落寞。“临水照花人”有种孤独的美,比如李清照,比如林黛玉,比如张爱玲……
走进这些“娴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的姑娘,看透世间冷暖,偏还多情地活着。本不怕与自己清冽的影子共舞,可仍旧“遇到一个人,卑微到尘土里”。踏雨而归,回顾来时路,心跟着湿漉了。
她们的文,看似字字无意,却走不出心事凉凉,连篇便如刺绣,情思千丝万缕锦绣了年华,背后千针万线扎疼了人心。她们的人生正像一幅水墨画,唯美至极,仍有留白的落寞;优雅如诗,始见墨香飘荡。
许是少女怀春,需要一场不同凡响的纠缠,来招展花枝,丰富韶华。许是人在俗世,终渴望一个例外,能像温泉滋润冰凉的天性,从此坠入尘网,享受烟火。可惜,她们那样清醒着,有着一颗玲珑通透的心思。“缘如有梦情长在,你若无心我便休。”决然转身离去,不寻短见,“只是萎谢了”。
“因为懂得,所有慈悲。”佛曰:“三千微尘里,毋宁爱与憎?”谁都喜欢以简单的心与简单的人相处,不用猜测,不用怀疑,不用揣摩,不用顾忌。所以,她们不追、不攀、不卑、不亢,是何等空灵聪慧。在那知音寡淡、无处言愁的年代,将忧思诉诸文字,换取片刻心安。
我亦曾自诩“临水照花”,只为那伤春悲秋的情怀,为那眉间心上几分愁绪。女人如花,我不似牡丹华贵,不比玫瑰娇艳,不学荷花清高;正如丁香多愁,正若木槿坚持,正像海棠和善。向往山间幽兰般独处,经岁月沉淀,不争不辨、不温不火、不畏不惧,渐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性如水般深沉纯净。
水,淡则清,波澜不惊。水,广则博,胸怀丘壑。水,简则远,万里奔腾。水,志则明,上善若水。
早年惜花,近来爱水。水因善下而成海,水利万物而不争。无需多言,彼此自有契合的气息。人生如水,轻呷香茗,方知前事煎熬是种成全。是的,静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