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拷问(外一篇)
一、拷问
夕阳的余晖洒遍灌河两岸,映红一河潮水,好似天女撒下一幕红帐。我挽着大腹便便的妻子,在人来人往的红帐下散步。
“抓小偷啊!”一声尖厉的叫喊声,惊动了所有散步的人。我闻声望去,一个衣着时尚的年青人,正惊慌失措地向这边跑来,紧追不舍的是一位年近六十的女人。
“站住……”我本能地松开妻子。
妻子转身一把紧紧地抱着我,怯怯地说:“别管闲事,他手里有刀。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
我看着惶恐不安的妻子,望着如血的残阳,刀在小偷手中闪着阴森森的寒光。突然庆幸自己今天穿的是便装,不知为什么,我的心还是一阵颤抖。
“抓小偷!那是我儿媳的救命钱……”单薄悲戚的叫喊声,在暮色中回荡,透出一种无助的绝望。
岸边,散步的人如我,僵尸一般,仿佛都在欣赏一幕与自己无关的闹剧。
突然,一个身影边跑边向小偷扑过来:“你给我站住!别跑!”当身影刚伸手抓住小偷时,小偷一扬手,寒光中影子倒下了,小偷更加慌张地逃窜着。
这时,一辆摩托减速从小偷身旁驶过,小偷一跃而上,转眼即逝。
岸边散步的人一下子围过来,只见一位老者仆倒在地上,腹部被捅了一刀,鲜血如残阳一样染红了地面。我不由一阵羞愧,为往日头顶上鲜艳的国徽,也为自己一米八二的身躯。
那个跌坐在地上的女人,悲痛欲绝地哭诉着,说他儿媳才二十多岁就得了肝癌,为了给儿媳治病,他们花光了所有积蓄,家里的房子都卖了。这钱是她求东家借西家,好不容易借来的三千多块钱,不想一下车,便被小偷盯上了……她凄凄惨惨地哭诉着,声声如鞭,字字抽打在我的脸上。几位热心人将老者送往医院,剩余的看客在心满意足地离开时,也没忘记抛下几句廉价的同情话。
我掏出口袋仅有的五百多块钱,塞到女人手中,女人连连作揖。
“谢谢好人,您一定会有好报的。”
我扶起女人。突然想起乡下的老母亲。
妻子仿佛看穿我了的心思,默默地挽着我往回走,我的脚步沉重如铅,一遍一遍在心里拷问自己:“我是好人吗?是一个合格的人民卫士吗?”
二、不治之症
李局长明天上午八点做胃切除手术的消息不胫而走。
八点不到,手术室门前就围满了一大群人。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站在一旁揣摩着别人的心思。
“老校长,局长他可是个大好人啊,要不是他领导有方,我们县的教育质量能直线上升吗?升学率能这么高吗?”一位中年妇女关切地说。
“谁说不是呢。局长是累的,他为我县的教育工作操心太多了。”
“唉,都说好人不长寿,但愿李局长这次能平安度过难关。”不知是谁冒出这句不该说的话。
大家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终于,手术的门打开了,大家立即围上去,七嘴八舌地问:“医生,局长的手术很成功吧。”
医生一脸诅丧地摇摇头头又点点头,说:“大家都回去吧,局长的麻药性还没过,需要休息。”可没一人愿意离去,大家都忧心如焚地在外面守候着。
不一会,局长被推出手术室。大家跟着来到特护病房门前,默默地站在门外等待局长醒来。
这时,局长的秘书小刘出来了。老校长走过去,拉着小刘的手问:“局长的病情怎样?不会有事吧?”
小刘套着老校长的耳朵说:“局长胃癌晚期,现在已经扩散。”
“啊?那还有还办法治疗吗……”
“没有。医生说,最多再活几个月。”
小刘虽然是套着老校长耳朵说的,仍被耳朵尖的人听到了。大家一阵议论后再次陷入沉默。不一会,人群渐渐散了。
刘秘书来到病房,默默地呆了一会,他犹豫不决地摸着上衣口袋里的红包,那是他来时准备好的五千块钱,现在是给还是不给?他想起自己的老婆还在农村小学,以前局长答应过他,把他老婆从农村借调到县城咐近,可现在局长他……
小刘望着躺在病床上的局长,默默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