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在路上
2016年5月13日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经历三小时的车程之后,我独自一人撑着单薄的雨伞,拎着大小的包包,站在路边焦急地等着公交车的到来,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零星的几辆出租车像躲避瘟疫一样从身边疾驰而过,飞速溅起的水花击打在冰凉的小腿上,没有一辆车停下来,真的要迟到了,怎么办?
按从前,我会沮丧甚至懊恼,但是那天没有。猛然间想起这座城市应该有“快车滴滴”吧,于是我把手里的雨伞扛到肩头,歪下头,用下颌艰难地夹住伞杆儿,掏出包里的手机,迅速寻找解决的办法。风,像调皮的孩子,似乎有意地跟着捣乱,从不同方向一遍一遍翻腾肩头的雨伞,起初的斜风细雨明显此时变得有些粗暴。当然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终于,问题解决了,或许这个世界就应该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快车滴滴”来了,我很满意自己的聪明睿智。
一切挺好的,偷笑:车还挺高级!司机第一次接这样的单,像个小学生,殊不知我也是第一次,一路和谐放松的交谈,某一瞬间她似乎忘记马上要迟到的窘境,或许心想着急也没有用吧,微信支付31元,与司机师傅友好拜拜,于是终于到达目的地——某教育学院,开始了“为爱献声”的朗诵录音。
哇塞,好专业的录音设备,戴上耳麦的一瞬间,突然感觉这项工作是那么的神圣,
录音棚录音对于我来说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可是这次的意义却远远不同,同时也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专业朗诵老师,得到了老师们的亲自指导,尽情享受着来自师者的浓浓热情。那一次我朗诵的诗歌是一位残疾人作家米瑞雪的《走不出你浓浓的爱》。
这段难忘的经历,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在我记忆深处,很少拿出来与人分享,生怕这执着的追求,和这股傻傻的痴劲会遭人嘲笑。直到2017年1月2日,因《走不出你浓浓的爱》,我荣获省朗诵蓝丝带奖,那是一项什么样的殊荣啊,比肩齐名的另几位获奖者都是省里甚至国家级的朗诵专家。那一日我喜出望外,泪水打湿了双眼。
小的时候,就喜欢那种嘴里吐出文字的感觉,可是没人注意这个农村小孩。那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个姓邹的老太太,一天课堂上邹老师破天荒地叫我读课文,当时紧张得要死,课文的名字叫《珊瑚》,八十年代的小学课本上,版面很小,右侧还有配图,短短的几行字,读完第一行,读第二行,然后又读第二行,反反复复读了半天也没读明白。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和老师的不是好眼的一瞥,从此,再不敢人前读课文了。
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从前的故事早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突然间明白了,其实很多事情,之所以之前没有实现,可能是因为命运把它安排在后面了吧!
2015年,榆树市作协成立朗诵委员会,就像阴霾的天际乍现一条光亮,尘封已久的渴望隐隐从厚重的尘泥中苏醒。我高兴极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于是磕磕绊绊的学习之路开始了,我是幸运的,有文联和作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有身边那么多文友的帮助,从网上学习到线下专业老师指导,从在家偷偷独自练习到子燕燕窝窝等公众平台的展示,再到真正登上舞台表演。就像一块扔在水里的海绵,我尽情地吮吸着朗诵这门前沿艺术的精华。
然而,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好多专业的知识都是盲区,就像很久以前,一位初次听到我的声音的老师的评价,说感情多于技巧。是啊,那种强烈的彰显作者情感主线的热情,一直以绝对的优势占据心田,仿佛那是作者所赋予的一种神圣的使命。可是,当能力驾驭不起这种使命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习!
领导们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笑而不语,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期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文字令人丰盈,声音使人沉醉,当声音与文字邂逅,必将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是的,作为朗诵爱好者的一员,在众多带领鼓励与帮助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会一直努力在路上,而更多的精彩,定在下一个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