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填词之从《喝火令》说起

编辑推荐 填词之从《喝火令》说起


作者:集梧 布衣,48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84发表时间:2017-02-12 09:36:19

填词之从《喝火令》说起 我会胡诌几句不成套路的诗,不会填词,因为不通音乐,为了教学生,依葫芦画瓢,期杰出者拓而愈奇佳,乃不负我日夜殷殷足矣。
   ——题记
  
   按理说,初学填词,从《喝火令》开始是大谬不然的,为何要从《喝火令》说起?一者,网络“喝火”成风,谬种荼毒;二者,词源倚声,虽南宋后失其谱调,多只依平仄,究竟其体式依然,独立于诗之外,乱其根本,词何存焉;三者,四谱(《万树词律》《钦定词谱》《白香词谱》《龙榆生词谱》)论据不足。四者,法古开今,不可泥古,但亦不可渔郎无网,进化到开枪捕鱼,得不符失耳。因而辩之。
   四谱中,《词律》最早,《词律.卷九》记载《喝火令》全文是这样的:喝火令(六十五字)黄庭堅
   见晚情如旧,交疎分巳深。舞时歌处人心。烟水数年梦魂,无处可追寻。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禁。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后段比前,多晓也二句九字,按此调前后相同,不应中多二句,恐前有脱落。梦魂当是魂梦,则可断句与后结相同矣。或谓前后自是各异,前段原于数年分句,梦魂下乃七字句耳。然观两起处相同,而无处下五字,与不会下五字,亦合,当以魂梦为是)
   标点是我加上的,其余原文如此。万树(1630-1688)生于明末时期,他编写的《万树词律》20卷,660词牌,1180多体,是根据自己所见古人词分类考订,在纠正明朝人程明善《啸馀谱》错讹的基础上编写的,《钦定词谱》是清康熙时,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编写,以万树《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826词牌,2306体。《钦定词谱》中对于《喝火令》的说法是:此词调见《琴趣外篇》,《山谷琴趣外篇》中查无此词,而见于宋罗从彦撰《豫章黄先生文集》中的《豫章黄先生词》。《豫章黄先生词》的几个版本中,明嘉靖(公元1507年-1566年)刻本(现存最早的版本)有此词,而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刻本则无。后者剔除了一些,又从《山谷琴趣外篇》增补入几篇。《钦定词谱》沿袭了万树《词律》的《喝火令》出处说法未加考证,不足信。
   《白香词谱》是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成册的。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九十九篇,未收录《喝火令》,《龙榆生词谱》是龙榆生先生做大学教授时的词学讲义。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谱》所收词牌150余调,对《喝火令》只收录黄庭坚一首,并列为定格,除上下片尾句第一字注明可平可仄外,未加评述。
   按黄山谷词,若以音定,押下平十二侵(新韵九文),韵属徵音,上片三平韵,下片四平韵,主音宫音二字,商音六字,角音无,徵音二十一字,羽音七字,就是说,山谷体喝火令以徵音为主音,商音羽音为辅音,在五音中,徵属舌音,五行为火,其声次高次短次清,在四呼发音中,徵音属于齐齿呼,表微笑带伤的或中性的情感;商属齿音,五行为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四呼属于开口呼,表大笑或略伤的情感;羽属唇音,五行为水,其声极短极高极清,四呼发音属撮口呼,表悲伤。徵音语调平缓,商音烈,喜无大喜,悲可大悲,羽音带悲,侵韵情感沉静,所以,山谷体喝火令即使写喜庆,亦无直接狂热情感。至于原词是否伪作,姑且存疑。
   《喝火令》若以山谷体为正格,其余另有四个变格,诸家词谱未录,兹以例词为证:
   喝火令•偶忆
   明•陈维崧(1625-1682年)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兜娘懒上卓金车。倭堕一窝浓绿未成鸦。
   娆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而今庭院隔天涯。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此词上片二十六字,下片三十七字,共六十三字,上片较三谷词少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四平韵,以音定调:宫音无、商音十六、角音三、徵音九,羽音七,商音为主音,徵音羽音为辅音,亦略伤感。有李叔同一首与之相同(音论略):
   《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也》:注:今年(丙午)在津门作。
   清.李叔同(1880—1942)
   故国鸣鷤鹆,垂杨有暮鸦。江山如画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纱。
   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洛阳儿女学琵琶。不管冬青一树属谁家。不管冬青树底影事一些些。
   清•吴蔚光(1743-1803)《喝火令》:
   画阁层层上,雕阑曲曲连。也无云片也无烟,只有匣中鸾镜,挂在碧罗天。
   香篆心同结,茶膏手自煎。莲花漏紧且无眠。笑说今宵,明月十分圆。笑说今年明月,犹有一回圆。
   此词六十五字,字数和三谷词同。上片二十八字,三平韵,下片三十七字,四平韵,音论略。
   《喝火令和嶰筠(邓廷祯)韵》
   清.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院静风帘卷,篁疏月影捎。闲拈新拍按琼箫。惹得隔墙眠柳,齐袅小蛮腰。
   自辟清凉界,斜通宛转桥。家山休怅秣陵遥。翦取吴纨,写取旧烟梢。唤取幽禽入画,对影舞云翘。”
   此词六十五字,字数和三谷词同。上片二十八字,三平韵,下片三十七字,四平韵,音论略。和吴蔚光词字数同,唯多一叠,近似山谷体。
   民国•秋瑾(1875-1907)《喝火令•题魏春皆看剑图小照》:
   带月松常健,临窗卷屡翻。吴钩如雪逼人寒。想见摩挲三五,起舞白云抟。
   短袷豪挫地,长歌笑划天。王蕴知己托龙泉。似此襟怀,似此襟怀难。似此高风雅韵,幸有画能传。
   此词六十五字,字数和三谷词同。上片二十八字,三平韵,下片三十七字,四平韵,音论略。和林则徐词同,唯摊破处变成反复修辞。
   喝火令一词,传至今的共五体,除陈维崧上片少二字外,各体区别全在下片叠句不同,宫调情感俱无限接近。其中,和山谷体相同体式的较多,著名的有:
   清•朱彝尊(1629~1709)《喝火令》
   豆蔻熏香匼,槟榔润小唇。丫兰斜插晕妆新。输与金钱多少,看取浣花人。
   无意曾窥宋,多愁易感甄。画楼蛮蜡射南邻。那不当窗,那不卷帘频,那不收灯时候,月底踏芳尘。
   清•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喝火令》
   淡淡梅窗月,幽幽楚客襟。隔帘芳信懒追寻。情系水边鸥鹭,拈韵自清吟。
   守得三生约,修来万古心。玉怀无意诉灵禽。最是空庭,最是晚云深。最是一天风露,蕉下抚牙琴。
   清•顾太清(1799-1876)《喝火令》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樽。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清•赵友兰《喝火令》
   不羡南皮会,闲招北渚凉。浅斟荷露过芳塘,擘得新新莲子,戏打睡鸳鸯。
   松下安茶鼎,钗头拣茗囊。竹阴深处倚琴床。正好吟诗,正好爇炉香。正好瓶笙写韵,翻谱斗棋枪。
   清•宝廷(近代)《喝火令》
   衰草连荒垒,寒林绕故关。角声呜咽晚风酸。遥见征人无数,曝背古城边。
   朔气侵金甲,严霜冷玉鞍。停鞭一望更凄然。几点旌旗,几点夕阳山,几点颓垣断壁。掩映暮云间。
   现代女词人丁宁(1902—1980)传世喝火令两首,也和山谷词同:(喝火令•月影侵帘,愁怀如织。
   梦短愁难遣,愁深梦易惊。揽衣和泪下阶行。又是月光如梦,庭户悄无声。
   碧箪凉于水,幽怀沁若冰。万端尘恨一时萦。记得相逢,记得看双星,记得曲阑干畔,笑语扑流萤。
   《喝火令》一夕西风,离怀百转
   絮籁传遥夜,凄其又五更。几回推枕自评衡,不是梧桐庭院,底事作秋声。
   漏永双眸涩,宵沈百感增。最难排遣此时情。偏是愁多,偏是梦难成,偏是梦难成也,新恨似潮生。
   网络无数人流传的山谷体《喝火令》填法,众口同声,相互转抄同一方式,以为“自己的观点”者,不可胜数,千篇一律,对于词牌的写作是无可非议的,转抄当作自己的,就可笑复可耻了,兹录于此:
   下面谈谈自己的习作感悟,供参考:
   一、这首词牌必须写好两对偶。且两对偶形式和节奏应不一样。《喝火令》起过都需要对句,最主要是因此牌的三叠句特点决定的。因为《喝火令》篇幅小,又要融入较宽的內容的主題,这就需要借助对偶的形式展开画面。迫使主題出境后,叠句才能有一个广阔的空间,与对句展开的画面形成三維的立体空间,給大众审美的层次感。且两对偶形式和节奏应不一样,山谷词上片对是宽对,节奏212,下片是流水对,节奏221。
   二、必须在对仗高度浓缩的描写铺垫后,精心把握住关键句——下片第三拍。这拍必须导出主题,构成词眼,叠句只有在清晰的主题统一之下才能展开广阔的画面,才能纵深递进意境,才能形成感情跌宕。因此,第三拍不能是无谓的状景句或脱离主旨的闲散句。
   三、下片三叠句是全词的高潮,须在一个画面上依次层层展开,由远及近、由浅到深或从大到小。不可词句无序,表意杂乱;须用语明快不可晦涩,须选字清脆不可绕口。这样才能写出此词牌的美感和特点。
   四、须掌握此词牌下片4、5、6拍为叠字摊开句法。摊开句法的要点是:先有一完整六言律句。如:“星月雁行低度”,然后分三句加上叠字领句摊开。理解步骤:
   1、先将此词看做是一首上、下片字数和韵相同的词: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禁。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2、然后,将“星月雁行低度”6字句中的第一字“星”加上叠字领句摊开一拍,第二字“月”摊开一拍,后四字“雁行低度”再摊开一拍。构成三叠句。便成了现在大家见到的《喝火令》词牌。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禁。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略为改动此讲义的,是增加了“一破一衬一应二仗三枪”的说法,(1)平仄没“中”,(2)上下阕起句必须对仗,(二仗)(3)上阕尾四,五句,必须是衬应手法。(4)下阕叠句由:四言,五言,六言组成的一组递进手法,(三枪)手法中藏有:摊破,(一破)衬句,(一衬);(5)喝火令的结句:与众不同,不但要词结,更重要是,它还是:对应手法与上片结句相对应(一应);(6)对应句词性有规定。对应句头两字,必须是名词。就像本词:烟水、星月。喝火令正格很有讲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五字句要求对仗,可以半对。
   ②三枪,就是下阕的三叠句。如黄庭坚的词,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
   ③一破,就是把原本的“星月雁行低度”摊破成三句。就是“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
   ④一衬,就是衬句“星月雁行低度”。
   ⑤一应,就是衬句,加上最后一句组成“星月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要和上阕的后两句“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对应。
   一应,就是上下阕第四句后相互呼应,这几乎是一句废话,诗词的前后或隔句呼应本是常理。二仗,是说上下片的一二句是两副对仗,这也牵强,三谷体的下片“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是不对仗的,有点流水对的样子,除灯前、汉上对仗外,昨夜是时间名词,重题是副动词,见是动词,襟是名词,是无法对仗的,三叠又有人称为三破、三枪,出处不可考。从五个体式可以看出的是,除摊破处外,的确多用对仗,至于“且两对偶形式和节奏应不一样,山谷词上片对是宽对,节奏212,下片是流水对,节奏221。”纯属胡扯,吴蔚光“画阁层层上,雕阑曲曲连”、林则徐“院静风帘卷,篁疏月影捎”也是212?陈维崧“娆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顾太清“朔气侵金甲,严霜冷玉鞍”也是221?
   按三谷体填的,可以看出,下片第四句第三字、第五句第三字、第六句三四五六字合起来,上片第五句(末句)和下片第七句(末句),的确和上片第四句形成较为完整的衔接诗句。朱彝尊“输与金钱多少,当卷收灯时候;看取浣花人,月底踏芳尘”;龚自珍“情系水边鸥鹭,空晚一天风露;拈韵自清吟,蕉下抚牙琴”;顾太清“已到鸦栖时候,琼车远山近树;窗影渐黄昏,妆点玉乾坤”;丁宁“又是月光如梦,相看曲阑干畔;庭户悄无声,笑语扑流萤”。只有宝廷的无法衔接“遥见征人无数,旌夕颓垣断壁(不通)。曝背古城边,掩映暮云间(无法衔接)”。另有为数不少的网络“大家”把上片第四句和摊破说成对偶的,那是根本不懂,不值得辩驳。至于网络谣传《喝火令》来历所收录的“宋代琵琶女《喝火令》:“寒草斜阳暮,秦淮月转廊。靡靡音色照海棠。不识巫山雨季,夜夜梦钱塘。落寞花飞远,多情露水凉。添香研墨更神伤。江好堂前旧燕,相看两茫茫”。没有任何记载,纯属今人伪作哗众取宠,不可信。

共 73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喝火令》,词牌名。始见《山谷词》。双调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韵,后片四平韵。传说一江南少年因羡慕一乘马车的美貌女子,紧跟着马车,一路小跑。车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帘子一挑,那个美人在车内说:“公子可是对我有意?”少年一愣神,随即欣喜若狂,答道;“当然,小姐美艳无双。”车内发出轻轻笑声,随即又听娇声道;“那你可是真喜欢我?”少年毫不犹豫,大声道:“当然,若能得小姐芳心,小生三生有幸。”“那你可愿娶我?”“愿意,若负小姐,生不如死,天地可鉴。”这个少年是一见钟情,他从没见过这么一个让人心动的女子,真的愿意与她白首携老。“这倒不必。”那女子道,“你过来。”待走近,少年才发现,这女人果然美丽得让人窒息。只见她端来一杯酒,手一挥,便有火焰从杯中燃起,且越燃越烈,经久不息。“你把它喝了,我就嫁给你。”这不是喝火么?少年迟疑哀求道:“小姐,我是真的对你一见钟情,你不必如此试探我。”这时,原本繁华的街市上,愈加热闹了,围观的人群越拢越多,有好事者乘机起哄道:“喝吧,喝吧,醉抱美人归。”少年忧虑着迟迟未动。这时,只听一个声音从人群里发出:“我喝!”不由分说,这个人箭步上前,接过有些灼手的火焰,一饮而下,刹那间,这炽人火焰随着酒灌入了他的五脏六腑,一时间,他也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已是第二天的早晨,喝火人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温香的怀里,只见昨夜的那个美人笑魇如花,莞尔嗔道:“公子真心待我,我愿与尔结秦晋之好。”言罢,取来琵琶,莺声唱道:“寒草斜阳暮,秦淮月转廊。靡靡音色照海棠。不识巫山雨季,夜夜梦钱塘。落寞花飞远,多情露水凉。添香研墨更神伤。无奈江南,无奈好春光,无奈堂前旧燕,相看两茫茫。”“好词!”喝火人不禁击掌叫好,问道:“请问姑娘,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女子有点不好意思而羞涩地笑道:“还没有名字,遇见公子,欣然而已。”“哦,没有名字?姑娘即兴而为,文采飞扬,词曲俱佳,大妙!”喝火人再次击掌叫好,然后侧过脸去深思道:“此曲前无古人,后必有来者,那就叫它《喝火令》吧。”文章对喝火令词牌解析到位,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12 11:03:25
  对于填词我很外行,而对于《喝火令》更是不知其所以然,读过这篇赏析文字后,我似乎已有所悟。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