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春申君献楚酒(随笔)
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熊完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作为封地,以寿春为其食邑,即都城。古人评价春申君,“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
春申君与楚考烈王是生死之交,春申君为相二十五年,食客三千多人,可想而知春申君在楚国有多么大的势力。贾谊说春申君:“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司马迁说:“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当初秦昭王派遣白起战败韩国和魏国,继尔向楚国进军,连陷数城。黄歇临危受命,被楚王委派出使秦国。黄歇学识渊博,善于辞令,遇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昭王,并与太子熊完作人质而使秦退兵。多年后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楚国。熊完如不能回楚国,楚顷襄王的王妃阳文君的儿子必定立为后继人,太子熊完就不能接受国家了。又是黄歇掩护熊完逃离秦国,自己以死担当责任。黄歇免一死并被放回,多亏秦国丞相范雎对秦王的相劝。他说,“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意思是像黄歇这样忠心为主,以死护主的忠臣不能杀。不如将其放回,待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以表示秦国的亲善。
楚考烈王熊完是位具有雄心壮志和深谋远虑的君王,堪称一代雄主。《战国策》说他无子,春申君患之。即熊完继承王位后,王妃虽多,且也勤奋耕耘,但不能生育,子嗣无望。整日闷闷不乐。大王不乐,作为令尹的春申君也不开心,想什么办法能让楚考烈王心情好呢?
春申君很忧愁,想不出让大王开心的法子。这天与门人偶到八公山下,日已正午,腹中饥渴,步入农家寻食。这户人家姓张,是位樵夫。见来客人,极热情,拿出家中好酒好菜招待春申君。农家菜没有引起春申君的兴趣,倒是美酒,令春申君赞不绝口。春申君询问此酒来历。张樵夫告知,是自己酿造的。春申君便来了兴趣,问起原因。
张樵夫便说起自己酿酒的过程。
张樵夫出入八公山砍柴,山中多猴,张樵夫长期与猴接触,像朋友,互不躲避。他尝于石岩深处美酒,是猴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岩中有五六升许。张樵夫是有心人,长期观察,发现山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百步飘香。深入饮之,香甜异常。他不愿偷饮猴之美味,他知道,偶饮倘可,若长偷饮,猴子发现,后果不美。于是他反复思索,精心研究,终发现,酒是一种发酵食品,在广袤的八公山大自然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桃、梨、葡萄等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含糖的水果,是猴的重要食品。当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为酒,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日常生活中,在腐烂的水果摊床附近,在垃圾堆中,都能常常嗅到这种由于水果腐烂而散发出来的阵阵酒味儿。山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储藏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酒”的液体析出,这样的结果,并未影响水果的食用,而析出的液体就是酒。
张樵夫探求出酿酒之法,就亲自动手酿造美酒。他失败过,但不气馁、不灰心,终于酿造出春申君饮到的美酒。
春申君脑中突现楚考烈王熊完闷闷不乐的情景,他想如果大王喝到这种酒,一定会非常开心。于是,春申君向张樵夫讨得些许美酒,以献给楚考烈王熊完。并交待张樵夫,你可加紧酿造美酒,我会高价前来收购。张樵夫这时不知春申君是楚国令尹,只猜想春申君可能是个商人,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楚考烈王熊完被张樵夫美酒的香甜浓纯的味道深深吸引,胃口大开,精神百倍。他捧起美酒龙吸虎吞一饮而尽,兴犹未尽,又再三拿起春申君献上的美酒,一饮再饮三饮。这时,楚考烈王浑身上下,有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还有一种往来于天地的自由。楚考烈王无比高兴地说,这是我们楚国的美酒啊!以后,我们就叫它“楚王贡酒吧”!
不久,楚考烈王又举行盛大的宴会,吩咐春申君将张樵夫所造的楚王贡酒拿来款待群臣。群臣饮下张樵夫所造之酒,都觉得是人间至高至纯至美的酒,愈喝愈多。一个个都喝得兴致高涨、不亦乐乎,都感到像在腾云驾雾般的舒服。楚考烈王见群臣高兴,竟高兴得封张樵夫为楚国的造酒官,命令他以后专门为朝廷造酒。
隔天早朝,大臣们都在前厅等候楚考烈王,从天色未亮一直等到日正当中。已是夏季,太阳毒烈,大臣们个个汗流浃背,却不见楚考烈王的踪影。原来楚考烈王因为喝了楚王贡酒,正在呼呼大睡呢!等到楚考烈王来到时,他很不好意思的对大家说:楚王贡酒虽然治好了我的忧郁症,却使我荒废了朝政。
张樵夫开张了楚国官家酒坊,他的造酒技术,千百年在楚地流传。至今的楚地美酒,都是张樵夫楚王贡酒的千年传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