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爷爷奶奶也要“挂牌”上岗(随笔)
一天早晨,我步行去上班,走出小区门口,看到前面一老一小:老的是奶奶模样,头发花白,背着书包,还不时地回头催促小的一声:“快点儿走呀!”小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个儿长得比老的高,粗壮结实,甩着两只空手跟在老的身后,不满地撅着嘴说:“烦死了!”
这一幕情景,让我看了有点儿不舒,我便加快脚步走上前去,朝老人微微一笑,招呼道:“早上好!”然后问小男孩:“是你奶奶吗?”老人家笑着抢答道:“是啊。”男孩看了看我,神情有些不自在。“你是实小的学生吧?上五年级了?”我又追问道。“是的,上六年级。”男孩低声回答。“六年级了还让奶奶背书包啊?”我诧异中微带责备。“等上初中了,就不帮他背了。”奶奶立刻不高兴地拉下了脸,说话的语气里有对我多管闲事的不满。“这样宠孩子可不好哟!”我轻轻丢下一句话,快步走到祖孙俩前面,却再也不愿欣赏这一幕“宠孙图”。
其实,如上的“宠孙图”,校园外上学放学的路上是常见的。你看,路边站牌下,公交车来了,白发苍苍的“老奴隶”爷爷奶奶们自觉地站在后面,让欢呼雀跃的“小皇帝”们先上车,到了车上,“小皇帝”们理所当然地坐在靠椅子上,“老奴隶”们仍然背着书包,忠心耿耿地立在“小皇帝”身边……
更有甚者,还有“老奴隶”帮“小皇帝”写作业的。一个孩子的妈妈曾经无可奈何地向我诉说过这样一件事:“老奴隶”爷爷偷偷帮“小皇帝”孙子写作文草稿,怕儿媳发现,写好后悄悄藏在电话机下,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不料被眼尖的儿媳看见了,就这样,一场家庭矛盾因爷爷过度宠爱孙子爆发了……
也见识过“小皇帝”犯错,“老奴隶”勇于承担的。孩子千错万错,“老奴隶”都抢着承认是自己的错。孩子撒谎,“老奴隶”居然作伪证说孩子的话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孩子犯了事,老师找家长来交流,最怕来的是不明事理的“老奴隶”,那真是有理也难说清。
“老奴隶”过度宠爱“小皇帝”的现象,使我想起了曾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看到的两则关于浣熊和鹈鹕的小故事。
故事1:浣熊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小动物,只因为其无论抓到什么食物,在进食之前都要放在水里浣洗一下,故此人们喊它浣熊。浣熊多生活于北美洲,主要在加拿大境内。在加拿大温哥华等不少城市郊区周围都竖立着许许多多的标牌,奉告人们看到小浣熊时不要再给它们投递任何事物。这是加拿大政府有意做出的规定,原因在于:如果人们总是投食给小浣熊,虽然一时填饱了它们的肚子,但这毕竟是暂时而不确定的。久而久之,重复的人类行为终将导致小浣熊产生依赖、沉迷于此而丧失捕食生存能力,最终有可能引发浣熊物种的数量锐减乃至消亡。这不禁使人想起美国加州鹈鹕危机的故事。
故事2:鹈鹕是一种非常喜欢吃鱼的水禽,它们成天除了游泳、晒太阳或是梳理羽毛之外,剩下的事情就是捕鱼食用了。鹈鹕的目光极其锐利,一点儿不比鹰等猛禽逊色。即使在很高的高空飞翔时,也能发现那些漫游在水面的鱼儿。而且,人们还发现,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再一起发动进攻,一下子就能捕获大量鱼儿,猛餐一顿。可见鹈鹕多么聪明。然而在美国加州的蒙特雷镇的鹈鹕却并不是这样。小镇的渔民每天出海归来在沙滩上处理鱼虾时,随手就将鱼的内脏杂碎扔给等在一旁的鹈鹕们。时间一久,鹈鹕自然就变得懒惰起来,整天依赖渔民的施舍维持生存,捕食能力不知不觉中退化。然而当这些鱼内脏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被精明的商人看中之后,就被作为生产原料送进了钓饵加工厂,从此,鹈鹕们失去了免费的午餐,到最后多数被活活饿死,规模剧减,差点灭绝。蒙特雷镇的鹈鹕之所以没有灭绝,就在于在饥饿的驱使和逼迫下,鹈鹕们不得不重新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进行捕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其捕食能力又得到了逐渐的恢复。
人们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愿溺爱孙子孙女的“老奴隶”爷爷奶奶们能从上面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当您老不得不承担照顾孙子孙女生活、学习的重任时,请“挂牌”上岗,牌上应写:禁止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