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我的大学

编辑推荐 我的大学


作者:华凤存 布衣,11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6发表时间:2017-02-15 22:31:40
摘要:大学生活激起情感波动

一、大学图书馆
   大学毕业时,我在图书馆的前面照了张相:右手搭在栏杆上,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当时我认为,这是若干年后回忆自己大学生活的证据,也是线索,并且图书馆的确在自己平平淡淡的大学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一时在图书馆看书还是比较舒服的,人很少,书很多,有时偌大的一个图书室只有几个孤单的身影,真是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可以遐想可以出神,可以一口气看到吃饭,吃完饭再回来,还是空荡荡的阅览室里就那么几个身影。当时看的书没有任何功利考虑,纯粹是开开眼界,率性而读的。
   那是我们一分部在郊区,部分院系还没搬过来。大一的学生刚刚经过高考的折磨,恨不得见书就烧,很少有看书的,要么在宿舍打牌睡觉,要么在篮球场上奔跑,要么在网吧里包夜,一般不进图书馆;大二的学生认识到了那奖学金的重要性,也面临着英语四级考试,还想在各种社团里一展风采,且有了恋爱的需求,一般也不进图书馆;大三的学生没过英语四级的为四级焦头烂额,过四级的有了考六级的野心,进而为考研摩拳擦掌,爱情基本巩固,学习恋爱看电影,没有心情进图书馆;大四的学生为毕业论文忙碌,开始进图书馆了,但是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哪有心情读书?只不过是抄书罢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所有的人都发现图书馆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最佳场所:图书馆从早上八点开门一直到晚上九点才关门,只要占上一个位子,该上课时上课,该吃饭时吃饭,该谈恋爱时谈恋爱,该考试时是冲刺的最佳场所。还能在什么都不想干时翻翻报纸杂志,显得自己比较好学,说不定还能钓到个女朋友什么的。在图书馆谈恋爱不仅消费低而且档次高,何乐而不为呢?
   一楼的自由阅览室是可以随便进的,可以带书籍簿本,吃的喝的,也可以当休息室,所以人最多,也最乱。有埋头大睡的,有听英语嘴里念念有词的,有坐立不宁暗抛媚眼的,甚至能看到男女相互喂饭的镜头。
   其他阅览室是要凭借书证才可进入的,并且不准带书籍进入,只能带纸笔,不准吃东西,也不能随便出入,每次进出都必须出示借书证。后来不知是哪个聪明的把书悄悄地揣在怀里,在里面看考研的书,于是很多人效仿起来,再后来每当考试时,那些临时抱佛脚的都把资料夹带到里面看,因为当时的图书馆是比较安静的,也不必像在其他教室自习时担心,要么进来一群学生在黑板上写上“某某社团活动”,要么下节课是什么选修课。
   当然图书管里还是有一部分认真读书的,我最佩服的有这么几类:一类是在书架拿起一本书就能站着看几个钟头的,尽管管理员不时巡视,看到倚在书架看书的就说:“请不要倚在书架上看书,到座位上去。”但是不管用,这几个书痴,一拿到书就忘了一切,站着竟然能看几个小时,真的不简单。一类是看些深奥古籍的,全部是理论,他们竟然看得如痴如醉。还有一类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整天看文学书籍,他们看的书之多,连我这个经常出入图书馆中文系的都感到佩服。为什么说是其他专业的呢?因为那是中文系人比较少,有时会在一起上大课,本系的基本上能认个八九不离十,一看到一些生面孔,我就会留意。并且我曾经打算博览全书,整个图书馆的各类书籍的阅览室我都是常客,那些经常泡图书馆的都是我观察的对象,猜测他们的专业曾经是我无聊时的一大乐趣。
   二、女神
   在师范类院校,尤其是我们中文系,女生人数占绝对优势。我班73人,只有24个男生,其中两个男生是从理科院系转入的。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男生处于明显弱势,一二等奖学金,永远与男生无缘;三等奖学金男生还有几个。正班长是男生,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是女生,入党的女生很多,男生寥寥无几;只有一个男生考上了研究生,女生却有七八个,包括人大、南大等。于是,很多女生是男生的女神;而女生很看不起班里的男生,比如找男朋友,从不在本班找,那些在我们看来是歪瓜裂枣的男生,却一个个与我班女神成功牵手。对于,女神,我们只能仰望。
   男生住8号楼,女生一半住3号楼,一半住9号楼。3号楼住的绝大部分是比我们高两届的师姐,由于受到师姐们考研氛围的影响,所以3号楼女生学习多刻苦;9号楼住的全是同一届新生,故9号楼女生多调皮爱玩。3号楼是旧楼,绿树已经成荫,每次路过总有一种神秘感;9号楼是新楼,一路遮拦,阳光充足,让人心情很好。于是3号楼的女生是男生崇拜的对象,9号楼的女生是男生追求的对象。
   毕业十年聚会时,故地重游,3号楼依然是绿树婆娑,9号楼也是花团锦簇了。
   三、影子
   影子是她的笔名,写诗时用的。大学毕业时影子考取了母校的现代文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到内蒙古工作三年,又读了四年博士(读博时因脚受伤,没能参加论文答辩,于是毕业推迟一年);博士毕业后在一大学任教,现在不再写诗,改写现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之类的论文,多是在大学学报上发表。
   大学时影子写诗,小有盛名;我写杂文、散文,也发表了几篇。因在同一个班级,又进了同一个文学社,后又共同办报纸,可谓志趣相投。影子成绩很好,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大二时便过了英语四级,然后过英语六级,轻松拿到普通话的二级甲等,毕业论文写的好像是有关诗人海子的,被文学院评为优秀。和影子相比,我便差了很多,没拿过一次奖学金,英语四级考了三次才过,普通话考了三次才拿到二级甲等。大四找工作时,到一四星级高中应聘,影子被录取,因考上研究生而放弃;我也去应聘了,只是成了绿叶。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我才通过中文系师范类要求的普通话二级甲等,毕业证书没拿到就毕业了,是在母校读研的影子寄给我的,并且写了一封长信。影子的字写得很漂亮,在我班女生中是最好的;连几个字写的很好的男生都不止一次的赞叹过。我的字却拿不出手,想给影子回信,却一直没有写,时间一长,就没勇气写了。
   几年后,我在网上搜索影子的名字,原以为以她的才华,作品应该是铺天盖地的,出乎意料的是只搜到一两条消息,还是她读研时发表的毕业论文。再后来,就没有了她的消息。毕业十年聚会时,见到了影子,我们是上午到的,影子一直到在母校照合影时才匆匆赶来,然后聚餐,第二天早上五点多便去赶火车回校。我们没有更多的交流,只是留下了手机号,而后我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介绍了毕业后的生活,用电子信箱发过去,并要求她也介绍一些近况。收到影子的回信我才知道,影子这十年经历了母亲去世的伤痛,以及找工作、求学的坎坷,读博士脚又受伤,因为一直读书,工作生活不定,还没有成家。
   四、大学不风流
   整个大学时代,我都是在自卑中度过的。
   从农村考进大学的我,不会打球,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各种在中学处于边缘地带在大学却风光无限的特长我都一穷二白。原本以成绩好而自豪的我,发现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在我们那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一个班里只有几个人能考上本科,能考上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而那些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却相反,他们是班里只有几个人考不上本科,成绩差的才报考师范。我是靠死学硬背取得上师范大学的机会,他们是因为不认真学习才到了师范大学;到了师范大学我已经满足了,只等毕业找工作了,他们却不满足,打算考研、考公务员、考托福……
   于是差距拉开了。我只求公共课程过关,专业课上课认真听讲,考试前读读背背,然后走进图书馆看自己早就梦寐以求的各类书籍;他们为了考研、拿奖学金、入党而在考试前夕废寝忘食。于是,我成了和各种荣誉无关的边缘人,他们兴高采烈的名利双收。
   既没有特长,成绩又不好,从没拿过奖学金,又不是高富帅,这注定大学四年是平庸的。我唯一自豪的是看了很多书,尽管很热爱文学,写写考场作文还可以,真正想搞文学创作,我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料。但是还是把写作当做业余爱好,因为只有这个爱好可以自娱自乐,我确实什么都不会,玩都不会玩,当然没有多少好朋友了。
   到了周末,一些同学去看电影,一些去跳舞,一些在宿舍里打牌,一些打球或踢球,一些谈恋爱……以上活动都可以让人和一些人或一个人成为好朋友。我嫌看电影浪费银子,嫌打牌浪费时间,也不会跳舞、打球、踢球,也找不到女朋友,只好到图书馆消磨时间。
   到了大四,见很多男生都穿起了皮鞋,我也买了一双,可惜没有衣服配,穿的机会也很少;感觉白头发太多,也染了一会;找工作前买了一套西装,由于自己太瘦,穿在身上也是很扎眼,于是我穿的还是高中时的衣服,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土老帽。刚上大一的时候,一次从家里大包小包地回校,走到大门口保安竟让我掏学生证,他是不相信还有这么土的大学生吧。这样和我一起走进校门的同学很不满,他表达了气愤,我只是老老实实地掏出了学生证。随身装着学生证的学生应该不多吧,我却很喜欢那个印着某某大学的红本本,认为那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其实,很傻的,在那个城市,这个大学也就是一般化的学校,根本没有炫耀的必要。

共 35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该文从四个角度讲述了作者的学校生活见闻,从多个方面展示了大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情况,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心理。第一章,写图书馆,从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角度,从不同的阅读需要角度,借助图书馆的见闻描述,写了具有个性的大学生活;第二章写女神们,从奖学金的获得,从学习的目的,写出了他们感人的一面,这个章节对今天的男生,是一种警示;写影子,写出了一个执着追求学习的大学生形象;第四章把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学子情况对比,进一步写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走进该文,走进大学生的世界,我们阅读了不少,也会在走出文章后继续思考。【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2-15 22:33:36
  很羡慕这些大学学子们,不管走的是哪一种学院之路,毕竟经历过了。作为教师,作者讲述的这些故事,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我这段时间也在思考,为什么在学业领域,男生的优势越来越弱了?是智力还是其他问题?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16 09:41:56
  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中:这是若干年后回忆自己大学生活的证据,也是线索,并且图书馆的确在自己平平淡淡的大学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