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一百分的学生,一分钟的掌声(随笔)
(一)
今年,我教三(4)班的语文,兼教品德与社会。开学第一周的第二节品社课上,我指导孩子们做填图册第一课的“自画像”,我边巡视边指导,当我巡视到一个小胖仔身边时,他已做好的第一题拧紧了我的心。
题目是这样的:
在同学、家长、老师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答道:
同学说我:会打人。
爸爸妈妈说我:笨。
老师说我:笨。
两个“笨”字字体较小,但一笔一画写得都很重,看得出孩子写“笨”字时,内心的凝重和压抑,看着这样的答案,我的心像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这个班是本学期我新接手的,我对学生还不了解,只知他叫小伟。我指着“笨”字轻轻对他说:“擦掉,再想一想,换个答案好不好?比如你很可爱,爸爸妈妈和老师应该说过你可爱吧。”
小伟仰起胖乎乎的脸,怔怔地看着我,然后固执地摇了摇头,说:“他们是说过我‘笨’。”
“他们也许是因为你什么事着急时说的气话,你别当真。其实章老师发现我们三(4)班没有一个笨小孩。”
小伟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很笨的。我爸妈经常说我笨。”然后低下头不再理我,继续做他的填图册。
快下课时,孩子们排着队将做好的填图册给我改,轮到小伟的时,我没有给他的第一题答案打勾,而是在“笨”字旁边一笔一划地认真写道:“你不是一个笨小孩。”然后,我拉着他的小手说:“把填图册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一看,好不好?”他点点头。
此后的几天,我常常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小伟身上。我发现他上课时很不专心,眼睛总是不时地瞟着左右的同学,与前后同学常有小摩擦,也经常爱向老师打小报告。
第二周的一天早晨,我去上早读课,站在教室门口扫视,发现小伟单人独坐到第一组的最后一排,他的课桌紧挨着教室后门。
原来,小伟总是觉得原座位周围的同学都不好,主动向班主任曹老师要求单人独坐。
单人独坐的小伟,上课时虽然有时坐得笔直,但从他飘忽的眼神,还是能看出他的心神不宁。
语文课堂上,同座讨论学习时,小伟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同座位,我走到他身边,故意说:“唉,你要是有个同座位,那该多好!”小伟低头不语,我趁热打铁地问:“想有个同座位吗?”他固执地摇摇头。
听写词语后,同座互查,小伟也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同座位,我又走到他身边,故作同情地说:“没有同座真可怜!就请前面的杭佳怡同学帮你查查吧。”然后低头对他耳语:“想要同座位时,你不好意向曹老师说,就告诉我,我帮你去找曹老师说一说。”他态度坚决地说:“不想要。”
第三周的一天,我批改孩子们的作文“自画像”,小伟在作文里写道:
我今年十岁了,我是个男生,我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黑宝石,我的脸圆圆的,像个苹果,我还有点儿胖。我的性格活泼开朗。我的兴趣有很多,比如:打乒乓球、下围棋……
我有个地方和人家不同,别人想和其他人坐,可是我想一个人坐,别看我这个想法不好,其实别人每当有不会的题目时,就会看人家的,而我是想要靠自己的实力去考。
这就是我,一个完美无缺的我,你们喜欢我吗?加油!
针对他为自己的“单人独坐”找的理由,我批语道:
你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但是,这世上完美无缺的人,老师还没见过呢。每个人在看到自己优点的时候,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不断进步。
另,友情提醒: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这很重要哦。
(二)
从认为自己“笨“到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这飞跃式的变化难道会是小伟家长看到品社填图册上的“笨”字后矫枉过正?还是他看不到别人长处总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原因?
我觉得有必要把小伟的这些事与班主任曹老师交流一下。曹老师听后,说:“这孩子真有意思。我来打电话与他家长谈谈。“
第四周,小伟仍然单人独坐在后门边,从他整天坐立不安的样子和孤独的神情中,可看出,他并不享受这单人独坐的日子。一天,教室里较闷,孩子们想打开后门透透气,可是小伟的独桌紧紧靠着后门。我走到他身边,指着另一个单人独坐,轻轻对他说:“哎,你要是愿意有个同座,他也不会孤家寡人地独坐了,我们教室的后门也能打开透透气,你还会和别人一样交到好朋友,没有同座没有朋友多么孤独啊!我要是你,就跟曹老师要个同座去。”
小伟看着我,尴尬地笑笑,没有吭声。
第五周上《蒲公英》一课,课文大意是:蒲公英小种子们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落到泥土里,春天里茁壮成长。可有两颗小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一颗落到沙漠里干死了,一颗落到湖泊里淹死了。
总结时,我问:“我们班有这样不听老师或爸爸妈妈正确话的小种子吗?”孩子们大声答道:“有!”还有孩子叫出了小伟的名字。小伟羞红了脸,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错!老师觉得小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才不会做那不听正确劝告的小种子呢。”听到这话,小伟抬起头感激地看着我,又点点头。为了分散孩子们怀疑的目光,我继续说道:“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比这两颗不幸的小种子幸运,因为我们做错了事,还有机会改。但你如果坚持错误不改,你的结局也会如那两颗小种子一样悲惨的。”最后一句,我加重了语气。
第六周的周三晚上要召开家长会。那天早晨,我身后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章老师早!”回头一看,是小伟。我拉着他的小手边走边问:“今晚,谁来开家长会呀?”
“我妈妈。”
“那你妈妈今晚单人独坐,要孤单了。”
“不会的。我想好了,今天就去跟曹老师要一个同座位。”
我心里一阵窃喜,追问道:“是为妈妈吗?”
“一小半是为妈妈,一大半是为我自己。”小伟如释重负地答道。看着他喜悦的眼神,我猜想他做出这个决定后,心里一定有落下一块重石的快感。
目送小伟进教室,我在心里赞叹班主任曹老师这“耐心等待”做得妙!如果当初曹老师强硬地给他配一个同座,个性不会拐弯的他又会变得怎样呢?
家长会之后,我和曹老师又单独与小伟的妈妈交流了很长时间。我发现小伟妈是一个有修养易于沟通的家长。
我说:“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是孤独的,是不快乐的。一个固执的孩子,遇事容易走极端。孩子是否有一个阳光的性格,这比优秀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小伟妈说:“谢谢你们关注小伟学习之外的事,并能及时告诉我。我也意识到他身上问题的严重性,今后我会注意教育引导的。”
(三)
此后,小伟非常珍惜这个同座,从没有打过同座的小报告,当同座没有带书时,他会主动把自己的书放在课桌中间,与她合看。与前后的同学,他也能友好相处了。他上课也十分专心听讲了,还积极举手发言,有些问题回答得十分精彩,我常常夸奖他爱动脑筋,还在他的语文书上用红水笔写上“智多星!”
一个课间,我问小伟:“你还认为自己是个笨小孩吗?”他仍然点点头。
后来,我和曹老师又与小伟的家长交流过一次,说到小伟的变化时,他妈告诉我们,为了让儿子能主动与同学友好相处,她每天让小伟多带一些水果,让他在午餐后也分一些与周围的同学共享。
说到小伟仍认为自己笨时,他妈自责道:“唉!我真后悔以前教小伟做数学题时太性急,常骂他笨。这让他深深烙进心里了。”
“那我们共同努力,再帮他找回自信。”
数学期中抽测,小伟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恰巧班主任曹老师外出听课,我代她上晨会课,我让全班同学以一分钟的掌声祝贺数学考到100分的同学。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喜欢看到孩子们取得优秀成绩时花儿一样的笑脸,因为我要用同学们的掌声告诉小伟:其实,你不是一个笨小孩;也告诉每一个孩子,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