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情缘魅力

  情缘魅力


作者:蒙山歌舞 童生,602.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60发表时间:2017-02-17 08:27:57
摘要:她就是佳木斯市抑或黑龙江省知名青年女作家乔桦。

大约两年前,在博客互访中,我发现了一个昵称叫“小黎”的博客,只大略浏览了几篇博文,即禁不住地喊出了“好”。此后持续浏览了一段时间,好像也曾给点评过,不知又忙什么了,竟然忽略而“断访”,但脑海的印象并未消除。
   2015年深秋,刚刚度过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70”主题的旋律还萦绕于广阔空间时,一个昵称叫“白露为霜”的访友,出现在了我的博客上,而且有几句足可使我心窝暖烫的留言——什么“对不起啦”,“因忙未回复啦”……更称我“尊敬的老同志”。当我从首页画面断定是改换了昵称的“小黎”时,心想这位素不相识的东北女士,又主动来访,对我这等年迈老人还如此热情和礼貌,确实使我很受感动。
   随即浏览其博文。啊,这多时间未访,她还真发表了不少文章,内容也显丰富,一连看了几篇,觉得比原来更好。尤其看到她的新作《血色玫瑰》应时出版,原已出版的《血色花季》等有关信息也予以披露——这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十个一’工程”及《三江抗战文丛》中的两部专写东北抗联巾帼英雄的著作。我在赞叹不已的同时,竟萌生出欲索取其著作阅读之意。至少是想看东北的抗日壮举与内地及咱沂蒙有何不同。于是我谦虚地回复她说:我乃离退老干部,已入耄耋之年,自觉不配接待您。但我猜想您就是“小黎”,曾被您的文笔和美文所折服。今天又拜读了你几个网页,其中还有俺沂水老乡夏云杰(军长)烈士的事略,那是早年闯关东的有志而成仁者,感到很亲切。我接着冒昧地提出了与她交流作品的欲求。她很脆快,随即答应,并首先加我为好友,以便开通QQ互相提供地址。
   这时,我从其博文中已知她就是佳木斯市抑或黑龙江省知名青年女作家乔桦——桦川中学语文教研员、中教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县作家协会主席、佳木斯市东北抗联研究会副会长、佳木斯市党史研究室特邀研究员、《东北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她还是县政协常委呢! 这么多“桂冠”。已出版纪实散文集《血色玫瑰》、与人合作出版《血色花季》、《东北小延安—文化名人谱》、小说《小资女人》等100多万字的著作。出于对其欣赏与激动之情,诌了一首七绝诗句,写成挂幅式书法,随寄书一并寄给了她。诗曰:
   乔木林中桦独秀 文笔飞扬写春秋
   抗联战史文字在 流芳后世无多求
   寄出后又觉得太仓促,有些愧悔:人家何止只写抗联战史而“无多求”啊?当然抗联题材的写的不少,但其他题材的过去就有,未来——在聊QQ时她曾告诉我,除一部长篇小说正在创作中,各种体裁的作品也已安排得满满的。
   有了QQ与多次会话,聊得随便些了。是感觉也是事实,不知为什么我好像“关注”起东北来了:比如我1931年农历8月初8的生日,经查《万年历》对照,正是9月18日——“9.18”事变!啊,我怎么偏在这个日子出生呢?难道从上小学至今一直爱唱《松花江上》等流亡歌曲也与此有关吗——后知晓,乔桦祖籍就在松花江畔。再说近年,我外孙大学毕业在北京偏偏爱上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姑娘大学生;还一个相近的亲戚男孩在吉林大学毕业后,也是与一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同学相恋结为夫妻,现都在我身边;如今又遇上了乔桦。不是机遇也是巧合。我随意说给她后,她却说:“这是缘分,我自从在博客上看到了你的照片,就眼熟,似曾相识……”她一说到缘分,我又想起了这样一桩事:我父亲是文人,起名字很讲究,他规定的俺兄弟们姓名最后的名字都是“木”字旁,加上姓氏“宋”,辈分“树”,是三个木。比如我们兄弟5人,大哥是“桐”,二哥是“枫”,我是老三,四弟是“松”,五弟是“荣”,不知为何唯独我的名字没有“木”字,是“声”。我知道从我上学认字,父亲和哥哥们就议论过多次,曾设想过“枡”“㮐”“梓”“桦”。我大声喊过愿意用“梓”或“桦”,父亲琢磨来琢磨去,就非要坚持“声”字不可,到底不知为什么,就这样持续到了现在。今天我却自不量力、亦或异想天开、还难免是牵强地与“缘分”二字挂了勾——是否我父亲有意把这个“桦”字,让我留给下一代的乔桦啊……真如笑话,故而从未好意思与乔桦说。
   她先收到了我的拙著,开始说“您的书我在拜读中,穿越山高水远的距离,您传递给我的是一个老人对生命的挚爱。”没多少天又说断断续续读完两本了,是说的《博客岁月》和《短篇小说集》。并且说:“从您的作品中,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感动。这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来源于您——一个建国前就参加工作的资深革命老人,一个80多岁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您在黄昏暮年能够写出这样有分量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接着说的我的短小说:“每一篇都饱含深情的文字,呈现给读者的都像是一幅幅风俗小画……”这些语言我已感到过誉,但更可贵的是给我指出了不足:“部分篇目,写得像散文,或者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体裁呈现不明显,人物刻画不够鲜明”;“标点符号用错了不少……”等等。最后却鼓励说:“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您的作品给我这样一个年轻的晚辈以昂扬向上的美感。”对另一本《沂蒙乡韵》散文集,她说“快读完了,挺感动的……向我展示了我不曾熟悉的沂蒙风情。在某种程度上也补充了我对中原人文历史和当下主流背景文化的认知。”她还打算写点评论。 我当时真的很激动。我的作品曾给了不少人,可反馈的基本都是宠奉虚悬的吹气,几乎没一个像她那样实事求是既恰如其分地予以肯定,又有针对性地指正,何况我们才刚刚认识。为此,我衷心地感谢了她。好像还说过“早遇到你这个老师,俺的作品会比现在好……”我把这看作是她“真诚”的表现。
   时隔不久,她的“真诚”再次打动了我。那是我们有了初步交往之后,她问我青岛距临沂有多远,她最近要去青岛办事,准备借机来“拜访”我。我能值得她来“拜访”?怎不受宠若惊?却也告诉了她交通路线,表示欢迎她来做客。几天后方知,她因家中发生了事情,从青岛急赶回去了。而她把家中发生的不甚光彩的事以及去青岛办的私事且未办成,都具体地和我说了,再加上此前和我说的她已没了父母及家中各人的身世等,这些纯属私家隐秘之事,一般是不向外透露的,她却毫无顾忌和掩饰地如实和我说了。我不无疑虑地向她提及时,她说:这没什么,信得过嘛!而且流露出:看到我的照片里,要嘛是亲戚朋友,要嘛是低层贫困百姓和基层干部,没有“高高在上”的官架子。似是有了一定的感情。
   她到青岛办的私事未能办成,我很同情,顺便让我在青岛的一位好友给打听了下有关的情况,只是了解情况,无可帮助,我告诉她后,她却说“过意不去”,表示感谢。从此,我们闲聊的话题又深了一步。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在互相倾诉私家情事时,我说到我只有3个女儿,小的已过了50岁,没有儿子,她淳朴自然地说:“我就做你的第4个女儿吧,我49岁……”。我惊奇地立即回话:这可使不得,担当不起啊……可我若有你这个好闺女,我一生值得欣慰和荣耀的了。相互间又说了许多亲热的话。尽管如此,我觉得还是妥善理顺一下为好。我说,我这年龄段,不好说何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没必要自找多余的事端,我们还是实事求是地对待吧,在感情上可以崇高的父女亲情互相倾注心中的情思,在表面上还是文友。她却说:“您就是亲人,就像父亲一样”,“只有您让我觉得像我早逝的父亲……”
   从此,纯真的忘年之交加上了亲情的关爱,且又出于珍惜和期望延续,我们的QQ网栏犹如燎原烈火聊之不竭。小乔用“盲打”、我用“搜狗”打字方式,毫不亚于语音或视频效果——考虑到有不便公开讲的语言,故选择文字聊天。只要有空闲,每天就相聊或者留言。至今年3月末,已写满了几十个QQ网页;从4月改用手机微信,更为方便了。
   通过如此高频率的聊天,让我明显地感受到:情缘魅力再度展现,绵绵亲情随之升华!
   也许是亲情深如海,重如山,初建犹感新鲜,永远也道不完,所以在聊天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比如我们对各自家的基本状况,包括家庭成员及身世、子女及前途,以及生活、处境、健康等诸多方面,非常坦荡赤诚地畅聊,无论是想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话,包括调侃和开玩笑,有话随便说,很快就像一家人那样相互熟悉而无拘束了,不仅有的名字和网络昵称都知晓,甚至性格和爱好等等也有了印象。比如乔桦高大帅气干公安的的爱人、大学毕业后暂被应聘执教的独生女儿及娘家、婆家的老少我大体能说得出;我的家人、女儿甚至全家成员及其组成,她也大致知道。某些甚详细的情节,如她6岁时母亲即病故了,但母亲的形象,如何心灵手巧及村里人没不说好的这许多方面,她都记得清,说得出。她的大姐因心脏病去世时才50多岁,她悲痛得多少天不思饮食夜难眠,她说她心脏不好就是那时得上的。当她知道我是再婚,而且两家子女关系很好,时常一起和聚餐时,她十分欣赏,说“真好,真好”,还夸我做得对,做得好。从而紧接着问候、祝福、关照及邀约等情事,也就跟至而来了。如乔桦禁不住地几次邀请我和老伴去佳木斯住段时间,她要包揽来回的机票,我已很感动。很快春节到了,她欲表达孝心,准备寄送东北的年礼物品,但因病住院耽误了,表示歉意,却也发给了我个迟到的红包。她住院我当然关切并问候,她却很感激的说:“虽然遥远,却感到了您的温暖,从而有了思念。”平时,最频繁的还是乔桦对我的“交代”,几乎每次聊完话后,不是借故我年龄大就是天冷或天热,叫我一定“保重”身子;再就是像“只要有机会,我好好孝敬您”、“若相隔近便,我常去看您该是多开心啊”……这类话语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今年秋收刚过,乔桦用快递邮来了她家乡一小块地方培植的用于国宴、价格不菲的名牌“珍珠大米”,要我和老伴自食,有助健康长寿,我们很受感动,便买上一箱沂蒙苹果,又塞进一小袋小米回馈,她不满意地说是孝敬老人,不能这样做。我过生日和逢某些节日,她都给我发红包,却不让我给她发。我同情她因长期熬夜写作累出了病,且有心脏病迹象,故告知她我这方面的防病体会,并寄给了她急救药物——硝酸甘油,她感激不已,称作“父爱”的温暖。
   聊天中,我曾重复过上面说的我这年龄何时吉凶难测,让她莫太痴迷,应予节制,乔桦却不让我提及这字眼,反而多次提供养生延寿资料,还给我“下达”了个百岁以上的年龄“指标”要我照办,以延长我们相处的时间;我说寿限是上帝安排好的,谁也挡不住,她竟说:“真有那么一天,我愿搀扶您一起去天堂……”把我激出了满眼眶的泪水。尽管我一再说不计较形式,主要在感情上表达父女亲情,可她总是“老父亲”“老爸”“孩她姥爷”地称呼我;我当然也同样 “闺女”“丫头”“桦女”不断从口中溜出。两人还常顺嘴地说“咱爷俩儿”如何如何……她更把这说成是“爷俩儿缘分的刚刚开始”。
   今年12月初,照她说是实现了心中的“夙愿”——专程从黑龙江飞来临沂看望我。她说的这是真的,上面所述的去年我们才认识不久她来青岛就打算来“拜访”我的,特殊原因未能来后,又几次“规划”,而之后的性质已变为亲情探望了,她叫做“回趟娘家,看望老父”,说“可能8月……”,又说“只能11月了……”确因太忙,我也曾婉然劝她取消过,她因未能实现总感到遗憾。直至这次终能成行,哪顾6个多小时的汽车行程去乘飞机,她给我和老伴带来了买的衣服,尽管我让她住家里,但也宁肯考虑的多些,怕不妥,暗地里向附近宾馆打了个招呼,而她却兴奋而毫无顾虑地同意住在我家,与我们一起生活。虽只几天的时间,她说已如愿以偿。她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天天打扫卫生,还下厨房,陪我们闲聊消遣,尤其关注我们晚年的养生与健康。在吃零嘴时,她看我是假牙无法磕瓜子,就剥给我吃;吃个橘子也分给我吃,俨然一家的亲人。在此期间,她常提起并欲相见的“三个姐姐”,即我的女儿,这次我们不仅热情地一起聚餐,说长道短,二女儿还以 “远方学者来访”的名义,专门在任职单位给安排了较高级别的参观项目和尖端科技影视,我等陪同,她很受感动。聊天时我曾说过的,若能见面,希望让乔桦像我女儿那样,扶我胳臂拍张“爷俩儿”的照片作纪念。这次不但兑现照了两张,连续数天,每参观和外出吃饭时,她总抢先搀扶我怕摔倒。特别是我每天早上晨练散步,她都陪我从一出门就扶着我的胳臂一直到结束回家。临别时我说,住的时间太短,真不舍得你走,她安慰我说:我一定每年都来看您,您若想见我就打电话,我马上飞来你身边。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虽则如此,难免也曾有过多虑。因为社会上对网络、特别是异性交友不无非议,总将其视为临渊“是非地”,与“骗子”“圈套”“傻瓜”等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确也有不少人为此上当受骗。况且素质偏低的人,往往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难以理解风格高尚的那种境界。而我们则排除干扰,昂然正面处之。这是由于通过博客和聊天,相互认知和树立了考验般的信任感。我对乔桦早给下了个这样的结论:即“人品、文才和相貌气质同步”。她厚道善良,诚实谦逊,表现于许多方面。如视贫困弱势者为兄弟姐妹,仅资助包括亲友的经济就数以万计、十万计;她去年去青岛急需返回,系小叔子经营企业破产因债务负法律之责,需她出面,还为其补偿了数十万。她哪来这些钱?全是几年与出版社签约熬夜写书的血汗稿费!哪里有不平或危及平民的事,她总是触动心弦而伤感。如不久前她从电视上看到临沂一考入大学的女孩被骗、导致死亡的事件后和我说,她流泪了,若之前知道此情,她愿出钱包这女孩上大学。她在大街上和下乡时,遇到有困难的人掏钱资助的例子很多,她说只要看见了,若不管就像做了亏心事睡不着觉。所以她至今还包揽了3个贫困学生上学,她让小区打扫卫生的老妪在她家过节,她连续多少年春节陪爱人在派出所值班,被授予“十佳警嫂”,以及兼任小学辅导员、市警协理事,她为主人的家庭被省市多次授予“最美家庭”称号等等,可谓有口皆碑,众人无不称赞。在文人眼里她则是“年轻洒脱,直率而不失谦虚谨慎,而且朴实、端庄,无修饰,不做作,尽显女性自然之美!”实际她在大学里就是公认的“系花”“校花”。采访她的人也不免对她身材、长发、眼镜后的聪慧眼神及不凡的谈吐要描绘几笔。她发给我的许多照片和录像,从中也可看出她不卑不亢的风度和仪表相貌的美丽颇为出众。但我同样发现,她对我也说了不少的“宠”话,特别是在德行方面,让我有点受不住。可她并非编造,说得都符合我的实际,我也才知道,原来她是从我那册《博客岁月》的每篇博文后面附录的“评论选录”中得到的啊——我的书,由我自己“选录”,还不光选好的呀!哎,如此说来,我附录“评论选录”的《博客岁月》,还有两册没给她,若都给了她,岂不“宠”得我更甚?所以她说:认识一个人,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只听其言,而更重要的是观其行,听众人的评说。

共 89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古往今来的忘年交很多,留下佳话也很多;但是像这篇散文里记叙的忘年交从交往的开始,交往的时间,特别是在交往中逐步升华为亲情,是很见到的。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和东北知名女作家的交往源于网易博客,确属不易;实际上这就如两颗轨道不同的星星开始了偶然的相遇;吸引作者的是对方杰出的文采以及对抗战历史的熟悉研究,随后全面地了解了对方的实际情况,是一位知名女作家乔桦女士,杰出的教师、教学研究工作者、抗联历史专家等,而且文学创作的成就惊人、喜人,令人敬佩;随着交往的逐步深入,原来的网友,变成相互敬佩的文友,诚挚善良忠诚待人的品格又促使深入的交往逐步升华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在逐步交往中,对方克服困难在一次未能实现心愿看望我之后,终于创造机会来到我家和我家人亲切地相处了数日,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我;除此之外,乔桦一直善待亲人,关心亲人,不论谁家遇到困难,她都倾其所有,热心相助,同时她还热心公益事业、自愿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支持小区安全文明建设并身体力行;最后赞美了乔桦女士突出的文学成就,同时高度赞扬了她崇高的精神品质。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2-17 08:29:34
  情缘魅力宛如春日里小河的流水,清澈透明,温润人心。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17 12:34:42
  力
   情缘魅力
   作者:蒙山歌舞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43发表时间:2017-02-17 08:27:57
   摘要:她就是佳木斯市抑或黑龙江省知名青年女作家乔桦。大约两年前,在博客互访中,我发现了一个昵称叫“小黎”的博客,只大略浏览了几篇博文,即禁不住地喊出了“好”。此后持续浏览了一段时间,好像也曾给点评过,不知又忙什么了,竟然忽略而“断访”,但脑海的印象并未消除。
   2015年深秋,刚刚度过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中:只大略浏览了几篇博文,即禁不住地喊出了“好”。此后持续浏览了一段时间,好像也曾给点评过,不知又忙什么了,竟然忽略而“断访”,但脑海的印象并未消除。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