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关于春节的随想(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关于春节的随想(随笔)


作者:国宴飞翔 秀才,1299.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1发表时间:2017-02-17 22:38:19

当春节的烟花在夜空灿烂绽放时,所有的人都被近乎疯狂的快乐、幸福团团包裹起来,如同被早到的春风顷刻间吹醒一样,所有的人,一夜之间,都变得异常兴奋起来。
   春节,让爱回家,说实话,中国每年的春节前后算得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人口集中流动,“家和万事兴”,也只有在我们的祖国——以“家”为本亲情温暖主题的国家,“春运”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不是一般的人流,那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在我所掌握的资料中,迄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如此集中的时间内让这么多南来北往的人流有序挪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她彰显的不仅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更多的则是一个国家对于她的子民们的无疆大爱。
   “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这是儿时春节村子里人们流行的话语,在那个为吃喝发愁的岁月,我们对于春节的渴望仅仅是能吃上一顿平日里难见的好饭。“年年盼着年年富,年年穿的没裆裤。”这也是儿时春节村里人对窘迫生活无奈的自我挪揄。是的,儿时,人们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对春节的热情。回家过年,从那时到现在,家的召唤,让奋战在各条战线各个地方的无数的人都心情欢悦地踏上归程,祖国的海陆空共同营造出一道靓丽、壮观、宏大的春运路。
   春节,让所有的人都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时间变得热情、豪放、慷慨、友善,他们一改平日里的吝啬,大把的花钱,疯狂的购物,从小年到大年,任凭爆竹的脆响把血汗钱炸得漫天飞舞。孩子、老婆、热炕头,是的,春节,有力地证明了时间并不能淡化情感的距离,那些空巢的老人、留守的儿童、打拼的游子,都把积攒了一年的话语、亲情揉进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里。走亲访友是春节的重头戏,儿时,怀揣一瓶水果罐头,或者一包自制的糖酥点心,走进亲朋好友的屋子,将“礼品”往桌上一摆,串亲的话匣子就如决堤的水放开了。儿时,村里因为贫穷,因为生活的窘迫,让人与人之间没了等级之分,没了贵贱之分。礼轻情意重,人们为的就是图个人气,要个热闹。不论是自酿的米酒,还是三五块一瓶的白酒,照样喝得有滋有味,所有的恩怨在猜拳行令中都烟消云散,春节好似疗伤药,亲情之间曾经的伤痕就在“闹腾”中不经意间弥合。过年好,春节,劳累的是身体,快乐的是心情。
   春节的氛围,在喧嚣的城市显得最隆重,最豪华,但最实在、最有年味的还是在农村,只有在这里才称得上是闹春。看大戏、耍狮龙、闹社火,没有一样不充满亢奋。相比城市的灯红酒绿、亮化工程,农村的春节是从内到外都充满朴实、快乐的。从几里路到十几里路,人们簇拥着,说笑着,一路赶过去,就是为了享受一次原生态的“视觉盛宴”,那些常年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庄稼汉子把一年的喜悦都掺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在料峭的寒风中,把快乐传递。
   春节,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文化习俗,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既是总结,又是计划。当喧闹的年味随着元宵的汤圆戛然而止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长吁一口气:年过完了!孰不知,年好过,难过的是日子。正如有一句经典语录: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因此,春节后,春运的高潮再一次涌现,团圆后的分离为的就是下一次更好的团圆。
   岁岁年年总有春,年年岁岁春不同。是的,春节随想,她让我知道,春节仅仅是回家的理由,而并非目的,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把我们地日子过得如同年一样,唯有如此,方能家和民安,国泰昌盛。

共 13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更替,一次次走在归乡路,年终岁尾的期盼再次涌上心头。春节让所有人心被牵动,亲情与友情浓醉了一切。这中国独有的节把爱蕴含其间。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有着悠悠醇厚的味道。作者在文中感叹着,思索着,期盼着美好的明天。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