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二月二日剃头忙

编辑推荐 二月二日剃头忙


作者:张建宁 布衣,36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0发表时间:2017-02-17 23:01:41
摘要:每每到了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这一天,故乡淳化农村除了逢庙会、炒黄豆、中午打搅团等风俗习惯外,那些忌讳正月不动刀、不动剪的大人、小孩们都要街道的理发店,剃头、理发、焗油,准备容光焕发地投入到新的一年的春耕生产和工作学习当中。

“二月二,龙抬头,
   炒完黄豆打搅团。
   城乡到处剃头忙
   精神抖擞建家园……”
   每每到了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这一天,故乡淳化农村除了逢庙会、炒黄豆、中午打搅团等风俗习惯外,那些忌讳正月不动刀、不动剪的大人、小孩们都要到街道的理发店,剃头、理发、焗油,准备容光焕发地投入到新的一年的春耕生产和工作学习当中。
   自打我记事起,知道村子里的更娃大叔,有着一手磨剪子、剃头的好手艺。每次,村院中的人来寻他磨剪子、剃头,总是来者不拒,义务服务。尤其是每年的“二月二”,找的人更多。面对那些期待的目光,他不厌其烦地满足着,最终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年轻人追求时尚,不剃光头了。因此,到更娃叔家中来的人,大多数是村院中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汉,剃头、喝茶、聊天,欢乐笑语声飘荡在他的那个农家小院中。
   这两年,老家附近的袁家村建起庙会后,我再也没有舍近求远地去逛官庄镇寨里村铁盘寺庙会了。去年“二月二”那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自己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安排好家务,便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和同村的几个关系要好的人,步行四、五里开外的袁家村东边的庙会现场,逛会看戏。到了庙会地方,但见一街两行摆满了炸麻花、卖糕点、耍马戏、套圆圈的摊点,逛会和摆摊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踩着雨后的泥泞,我们进入到烟火缭绕的砖土结构建成的大殿,虔诚点燃几炷香烛,祈祷上苍保护我一家平安后,来到新建的简易广场上,兴致勃勃地观看完由当地剧团演出的秦腔戏《辕门斩子》后,中午两、三点钟在返回的时候,猛然想起妻子早上的嘱咐,“别忘了今天‘二月二’把你那长头发理理……”于是乎,我们几个人又饿着肚子,跑到胡家庙街道,寻找理想的理发店。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当我走进那家挂着“21动感地带”的牌子理发店内,只见七、八个大人和几个男孩,坐在里面的长沙发上,苦苦排队等候着。见我们进来,和“宁”哥有着亲属关系的理发店女老板,连忙招呼,倒茶递烟,热情极了。同行的小张说:“今天理发的顾客还挺多的……”听到这话,那个年纪轻轻的女老板笑呵呵地说着“每年二月二,是我们理发店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前多年,土里刨金的淳化农民盼望的事情,就是风调雨顺民富裕。到了日新月异的今天,依靠苹果树发了家致了富他们,不仅剃头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年轻人还开始焗起油、喷起啫喱水来。成群结对地在二月二龙抬头大吉大利的日子里理发,就是最好的例证。当下,不是有句时髦的话叫做“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更美好的一切”嘛!

共 10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二月初二是传统的节日,民间有龙抬头的传说。到了这一天,要剃龙头,迎好运。作者讲述了从记事时候起,就知道二月二这天剃头的说法。近些年,人们在二月二这天去逛庙会,看大戏,理长发。描写了如今的年轻人也追求时尚,不仅仅是早些年简单的剪发,而且也焗油、喷啫喱水了。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02-17 23:05: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农村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年轻人也追求时尚,追求现代生活了。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18 09:08:23
  拜读老师佳作,问候老师周末愉快,学习品读中:那些忌讳正月不动刀、不动剪的大人、小孩们都要到街道的理发店,剃头、理发、焗油,准备容光焕发地投入到新的一年的春耕生产和工作学习当中。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