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找回情人节

编辑推荐 找回情人节


作者:巫昌友 童生,70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1发表时间:2017-02-18 21:59:05

朋友写了一篇关于情人节的帖子,一定要我在风花雪月的文字里面刨点什么出来,尽管身体不是很舒服,也只得倦缩在被窝里,细细品读别人的故事。
   一语带风,吹开了心中的花开花谢,说起情人节,我不由得想起了成都,想起了淹没在城中村的经天西路,时光煮沸了一壶浊酒,邂逅了隐藏在四合院内的小窝,缘聚缘散,三年的故事最后终结在3路车的飞驰电掣里。
   人,渐行渐远,城市,渐行渐远,空旷如野的剧情早早落幕,成都成了故事里最后的一道背景,从落魂桥到九眼桥,浅醉的意识里成都成了一座我并不想离开的城市。
   《六十年》是我躲在小窝里写的一篇散文,字数不多,却如雪中送炭一般挣来了二百元稿费,原本拮据的生活,一下有了惊喜,买菜,买酒,呼朋唤友小聚一盘,完了借着醉意美滋滋的分享一下文字,再往空间里传上几张倒清不楚的图片,那阵式比过节还隆重。
   那时候日子有些举步维艰,刚经历了一段失败的感情,又睹气辞去了干了五年的工作,口袋里空空如野,只好花二百元租了一个用木板做墙,波纤瓦当屋顶的小窝,算是在成都有了一个栖身之地。
   平常谋生就靠在经天路市场摆地摊来免强维持,一边守着地摊,一边埋头敲打文字,一边和远在广东的她聊着QQ。
   成为作家并不是我的梦想,我却意外的徜徉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摆地摊谋生与摆弄文字,似人间与天堂般遥不可及。
   三十岁仍然单身的男人,闲瑕时的寂寞都打发在微信和QQ之上,两年时间,我写了七百多条说说,空间访客量达几十万,浸淫在字里行间,陶醉在虚拟的世界,有时心情好了,也会静下来与远在广东的她闲聊几句。
   她是一个身材娇好的女孩子,17岁就跟随父母在广东进了厂,2012年春节回家,相距不足一公里的两个人,竟然鬼使神差般的成为了QQ好友,这一加竟然是不言不语的三年。
   究竟是谁加的谁?后来我们都记得不太清楚了。
   三年间,我的每一条说说都镶满了她的印迹,三年间,我们天南海北聊了些什么谁也不记得了。
   最是乡情最动人,最是乡语更粘人,在外面漂泊久了,想念关于家乡的一切,她说,我的空间就一扇窗口,可以看到家乡的四季变华,一来二去,她就喜欢上了我那些散发着淡淡愁绪的乡土文字。
   我分不清楚是倍感荣幸还是受宠若惊,总之心里暗自窃喜着,因此,文中有无意的多了一些乡土元素,多了玉成桥,多了落魂桥,多了那句非常有名的“青春不堪百度”。
   生活离开现实的雕琢,空气中也会飘浮一些诗情画意,偶尔为她写几句藏头诗,好比江南雨巷忽然多了一折油纸伞,雨中来,雨中去,邂逅了一些光影。
   最初的七律五绝,我是不讲究平仄的,上下阙间似乎沒有什么紧系的关联,她却喜欢得要紧,她说闲云野鹤般的文字就没有拘束的生活,愉悦了时间,愉悦了心情。
   记得有一次,我的文字中出现了“胎虾”二字,她笑话了好久,屏幕上全是花枝乱颤捂嘴而笑的表情,人在广州普通话讲多了,生活也沾染了广东的气息,突然间听到如此纯正,如此土气的乡音,心像被开水滚烫过一样十分受用。
   文字被年轻女子欣赏赞美,心情自然也被滚烫了一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段时间灵感有如泉涌,在并不寒冷的冬夜,我趴在电脑前听着邻窗女孩的吉弹,写下了《断桥雪之2013》
   “寂寞时候去看雪,酒暖人成痴。”
   她说,她很喜欢这一句,很喜欢诗句中那种冰冷的感觉,那一夜,我对西岭雪山浮想连翩。
   摆地摊的生活犹如大海中的孤舟,既不稳定还要防着城管的突然袭击,那些浪迹在城市的街头的日子,时常过着有一天无一天的生活,像极了怀抱吉它流落街头的行者,往往是一单生意没有做成,最后反而倒贴了管理费,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苦累间,只有一大堆文字给了我些许的慰藉。
   累并快乐着,累并奔波着,午夜的时光,被我们定格在一篇又一篇的聊天记录里,从贾家场的豆腐皮到丹景山的风干鸡,从癞格宝煎鸡蛋到清炒山地母,从烤红苕到火烧黄蟮,聊来聊去,不觉已然口水横流,最美的生活总是从美食开始,不管光阴如何散漫,我们从没有忘却过现实中的吃。
   至少在三十岁以前不曾有过穷开心的概念,至到摆地摊,我才彻底的感同身受一番,每每在昏暗的灯光下,吹口着口哨,从容收摊,挂念的不是匆匆忙忙的一顿晚饭,而是在想今晚写点什么?今晚她又会对我讲些什么?
   也许,她是一个天生的阅读者,读什么文字都不会感觉到疲备和厌倦,在他眼里,一则精悍的散文就是一部可圈可点的人生,不仅读得津津有味,甚至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她说,标点是文章的驿站,读不懂标点,就读不懂思想。
   有时,感觉句子有某些不妥,她还会一句一句的替我斟酌一番,那神情,那姿态那颇有几分“僧敲月下门”的韵致。
   千里之外,云筹于帷幄之中,谁能想到经天路的小窝竟然成了我步入文学的溪流?一台破旧的电脑竟然成了我摆渡的深水码头。
   记得每到月初,我的电话里总会有一笔突入其来的话费,看似不多,却能让我摆脱停机的窘境。这样的雪中送炭,让我稀吁感动不已,以至于欠了多少?还了多少?至今都是一笔糊涂账。
   我曾问她,这样的友情会持续了多久?
   她沉默了,十分钟之后回了一句“60年”。
   60年,似乎比地老天荒靠谱了许多,《60年》,似乎又多了几分意料之外的漫长,借窗外的几枝红梅,我给它续了个很诗意的题目《闲话美丽》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约定?
   没有不惑的青春,也沒有不变的誓言,正如我最初的担心一样,60年绝尘而去,凋零在无情的黑夜里。
   来有来的理由,去有去的原因,不管当初的我是否情愿,陋室外的腊梅逸香已不再与我有任何的瓜葛。
   人去屋空,只剩满屋子的回忆,当我空落落在空间里描述自己心情的时候,当我诚惶诚恐在网上回味60年的时候,街道是空的,成都是空,未来的一切都是空的。
   60年闲话美丽,60年空付寄托的空中楼阁,有朋友发来QQ消息告诉我不要那么伤心,因为她去了遥远的地方,不可能再回来了。
   月下枊梢头,人约黄昏后,那个索然无味的情人节,我搜索着关于60年的印迹,没有收到任何一条与鲜花和巧克力有关的信息。
   念想灰飞烟灭,故做淡定的我一支又一支的接着抽香,一圈又一圈的烟影弥散在狭窄的小屋,指间淡淡的烟草味道留不住回忆的肆意横流。
   旧念若思,旧景胜画,独坐一盏灯火,独怀千卷愁思,有意无意间想起了60年,想起了那座城市的灯火,想起了那个曾经不顾一切对自已好的人。
   失去后,才真正懂得珍惜和拥有。
   张学友的歌声从望江楼上飘逸过来,尽管有些老套,却唱得我泪流满脸,一肚子的患得患失。
   离开是看不见的心疼,一如低沉的唐诗宋词,困囿于小窝的平仄,落梅几度,断肠几分,徒留不再回头的背影。
   三路车摇晃城市的节奏,摇晃开望江公园朱红色的大门,曾经在网上絮絮叨叨,曾经在薛涛植下的竹林里耳鬓厮磨,朝葭对夕阳,全然不顾最初的矜持,紧紧拥抱在张学友若有若无的旋律里,久久不肯离开成都这座熟悉而不堪的城市。
   那一刻始终是无忧无虑的,那一刻始终是美丽无瑕的,以至于许多年后只记得望江的楼却忘记了望江的竹。
   一盏渔火,燃烧冰冷旧梦,就在小窝那扇轩窗下,重读为她写过的诗句,就在那方灶台上回味曾经水煮鱼的味道,记得她说过,菠萝煮鱼才能煮出诗的味道。
   一句无心的话却让一桌的诗友拍案惊叹妙手偶得,如果不是心思灵巧的女子,怎么会种下如此诗味?如果不曾深入骨髓的领略过,菠萝煮鱼的味道怎么会如此记忆犹深?
   情人节,我依然躲在经天路,摆着谋生的地摊,没有她的消息心情越发苍白起来!
   路遥说早上从中午开始,而我的早上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张学友老了,歌声依旧,没有人陪我听他的演唱会我只能躲在小窝里与月影为伴。
   月正初寒,尚未真正的春暖花开。
   经天路沉重得只能听见车辆的呼吸,而我的院内早已寂静无人,连邻窗女孩熟悉的吉它声也早早熄灭了。
   戴上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低着头,怀揣公交卡记录的岁月,匆匆行走在孤寂的经天路上。
   我是孤寂的,经天路是孤寂的,数着月影的悠长,成都更加似乎陌生了,偶尔吹来的寒风,让回忆散落了一地。
   酒吧里摇曳着暧昧的,声斯力竭的音乐,忽远忽近,飘忽不定,似乎在粗鲁的撕扯生命的疼痛。
   我沦陷在慌乱的熟悉里,守着昏暗不清的黑夜,想打一个电话,热闹一下低落的情绪,不管是微信也好,QQ也罢,翻来翻去,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没有了她,夜风凌乱了我所有的思绪!
   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惊扰着我竭力想要保持的那分淡定,有些心不在鄢还夹杂着莫名的心神不宁和怅然若失。
   听幽怨的情歌,二月东风,似剪刀般的剪辑着过往,夜里,不再有人为我批上外衣,夜里,不再有人敲打房门,夜里,不再有人陪我一起听雨。
   斯人已去,惟有暗暗叹息,也许这就是歌声中经常唱到的情深缘浅。
   寂寞如刀,我冰冷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无端的忌妒着身前身后相依相偎的一对情侣,疼,不可名状的心疼让我不堪于那些带着幸福的笑意,忽然间竟觉得,别人的甜蜜似乎就是对我孤单的刻意嘲弄。
   我厌恶着,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涩,此刻,我就是一头被寂寞包裹的雄狮,找不到可以咆哮的出口。
   街头的火锅,热气腾腾,似乎温暖着我失去知觉的躯体,灵魂已经随着我的地摊从经天路的这头走向了九眼桥的那头。只剩下一卷关于60年的文字在黑夜里喘着粗气。
   别人的情人节于我无关痛痒,只得朝朋友无奈的笑一笑,等到春暖花开再找回情人节。

共 38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主人翁在情人节里,回味着网络里的巧遇,回味着那一抹淡淡的情怀,回味着两人相识与相知的点滴,回味着共同在文字中徜徉的美感。这篇散文化的小说让读者看到网络中也有真情在。只是,佳人在水一方,所有的情感已经飘远。作为小说,要是能再写出深意,会更好看。期待佳作!【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02-18 22:01:02
  欣赏友友文笔,期待见到佳作!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交流,请加江山小说作者交流群 483319874期待您的下一个精彩!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19 10:45:59
  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渐行渐远,城市,渐行渐远,空旷如野的剧情早早落幕,成都成了故事里最后的一道背景,从落魂桥到九眼桥,浅醉的意识里成都成了一座我并不想离开的城市。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2-24 12:46:47
  老同学这篇文章整体来说是不错的,但是你以小说来投稿就欠妥了。某种意义来说这只是一篇散文。所以投文的栏目非常重要,一篇好的散文投进小说栏目以小说的标准审核,肯定欠缺的,这会影响你的评精。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