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蓓蕾之光】成长的空间(随笔)
成长是什么?怎样的成长才是最好的?成长的空间需要多大?
当下科技发达,人人手上都会捧一部手机,与家人的交流时间都减少了,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很多小学生也是,追星,玩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身心健康。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小男孩,4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在学校,他要么扰乱课堂秩序,要么不交作业,逃学,出入网吧,与流浪的小孩为伍,用课本与书包换钱上网。他外出的时间从一两天变成四五天,父亲打他,关他禁闭,他和父亲争吵……或许人们都说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了,太让他父亲操心了,可是我知道,最可怜的还是他自己,父母离异,缺乏关爱才是导致他自暴自弃的根源。他成长的空间看似广阔,但却是狭窄的,他的身心在这样的空间下成长,难免受阻甚至扭曲。
我有一个同学,他十分喜欢玩网络游戏,常常捧着他爸爸的手机,一玩就是一整天。临近期末统考的时候,他爸爸不允许他再玩手机游戏了,要求他多看书多复习。可是他并不听,而是放学后去他爸爸的工厂,偷走了大约二千元钱。然后他把钱交给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一个文具店叔叔,让叔叔帮他代购手机,结果被他的爸爸发现,带回家挨了一顿揍。
他的行为固然不对,但他的父母平时对他的管束过于宽松,让他养成了游戏瘾,杜绝他这一习惯的时候,又过于野蛮,才会让他狗急跳墙,做出偷窃行为。
我们未成年人,自我的控制力还不够,作为父母,应该平时就要对我们的行为习惯多加观察,纠正,而不是等我们深陷某个沼泽里时,才幡然醒悟,伸手去抓,要从这个沼泽里完全脱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说,成长不能像蒲公英那样让其随风飘荡,太广阔的空间,很可能让我们迷失方向。也不能像温室里的花朵那样,不给我们经历风雨的机会,那样长大的我们,会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失败。
成长应该像放风筝,父母和老师是放风筝的人,一点一点将线放出,我们是翱翔在蓝天的风筝,看得见广阔的天空和大地,思想自由,同时心有所牵,知道前进的方向,为了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而努力飞翔。
作者简介:
朱醒,12岁。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北小学六(3)班
好在她很懂事,因为我讲究言传身教,要她做的,我必须做到;不要她做的,我不做。我们给足了她成长的空间,我有底气:因为风筝线在我手心里拽着!

所以你姐姐很幽默啊!
很小的时候,读幼儿园吧,她对我说:“爸爸,给我点钱。”
我问:“你要钱干啥?”
她回答:“最近手里很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