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拜年送礼”的是与非(杂文)
说到过年那些事,“拜年送礼”在“过年”的全部过程中,点击率应该是很高的;“点赞”的我就不知其详了。
新春之际,亲朋好友之间拜个年,相互看望一下,说点儿吉祥话,拿点儿礼品以示敬意。礼物,自然是多一点儿好了。送大礼,有面子。可这面子不能当饭吃呀……过了年,不还得过日子吗?对于我们这种工薪家庭来说:送礼,还真得算计算计……
记得:打倒“四人帮”,“文革”结束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家都高兴透顶了,心情舒畅,连走路都透着轻快,走亲访友的事自然就多了起来。尽管大家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过个年,送个礼的钱还是有的。
就在这个春节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家的一个亲戚,由于出身不好,“文革”中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多次被“批斗”和关押,大概是怕牵连到我们,多年不来往了。“文革”一结束,他被平了反,又补发了工资,心情开朗许多;借着“过年”的机会,就想串串亲戚,发发感言。
大年初二,他来到我家,还拿来了不少礼物,其中有一盒十分精美的糕点,在当时算是很高档的了。
这盒糕点我们没舍得吃,当天转手就送给别人了,也就是为了省点钱。长话短说……到了初五,本已送人的糕点又被别人当做礼物,送回到我家来了……真是哭笑不得!
初六,该上班了,这盒糕点也就做为早点,上了餐桌。打开盒盖儿一看:这历经沧桑,几经周折的高档糕点,披上了一件灰绿色的新装——发霉了。在一声“哟”的惊讶声中,原本十分精美的糕点,就让垃圾桶品尝了。
咳!这礼送的——
过年了;扔了,也就扔了。
算计来,算计去,怎么也算计不到会白白的扔了一盒糕点。
毛主席说过:“……浪费同样是极大的犯罪……”。
每当想起这件事,总有一点儿負罪感。
时过境迁……
这么多年过去了,“送礼”的群体在不断的扩大着。
眼下,正值“”之际,“拜年送礼”在老百姓看来是小事;但,这却是腐败的源头。君不见,那些腐败分子,哪个不是从收受礼品开始败下阵来的?
话又说回来了,这拜年不送礼,年味儿是不是就少了很多?您说:这过年的礼该不该送?怎么送?送什么?
俗话说:好过的“年”,难过的日子。因为“年”就那么几天,日子——可就长多了。
我耐心的等待您的答案。
更希望和您一起,早一天过上“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