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来了
摘要:夏至三庚数头伏,三伏将近秋来到,秋天的到来是与三伏分不开的。
秋天来了。
且不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石径山行,也不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仲秋心思,现在只想在饭后茶余咀嚼一番所谓无聊的谈资——夏至三庚数头伏,三伏将近秋来到,秋天的到来,是与三伏分不开的。
我国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左右)起就规定:每年“夏至”日(公历6月21日—23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为入伏日,如果“夏至”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夏至”日,即作为“入伏”的第一个庚日计算。初伏和末伏均为10天,中伏视入伏首日进入的时间,有10天或20天之分:凡入伏日在7月11日—7月17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40天(其中“中伏”为20天),立秋日应该是在中伏第十四天至第十八天;凡入伏日在7月18日—7月20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30天,立秋日应该是在中伏第九天至末伏第三天。
此便是秋在伏里、伏里加秋。伏期40天时,加秋期应该是十三至十七天,天气依旧是烈日炎炎似火燃烧,清晨的空气也依旧呛热;伏期30天时,加秋期是八至十二天,天气基本是白天炎热夜晚凉爽,清晨的空气已开始了凝重。
今年公历7月13日入伏,中伏第十六天立秋,秋在伏里、伏里加秋十五天,出伏第一天,就是处暑节气,但却未能真正除去伏天的暑气。常听到:没有数九天的严寒,就没有小麦的丰产;没有数伏天的炽热,便没有蜀黍的满仓。秋是丰收的代名词,丰收丰收重在一秋,果真如此吗?!
秋天来了,是否秋风、秋声、秋色、秋情也来了?秋雨淅淅秋意浓,不复银桥现彩虹,万物收敛秋色短,谁醉蓝亭闻秋声?
秋天来了,是否秋雨、秋意、秋心、秋梦也来了?春梦未醒为黄梁,萧瑟醉魂伴凄凉,万物杀尽归丰硕,意念满怀谁收藏?
秋天来了,是否秋也真的来了?
【编者按】秋季的时候,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吃月饼以示“团圆”。【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