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舞】轻轻地说(随笔)
《钱钟书文集》,静静地竖立在女儿卧室的床头柜上。
取来,揭开书的封面,首页的正面是白白的纸张,纸张有点厚,只比书的封皮薄一点,比其他纸张要厚。总张纸是白白光光的,女儿在上面签名:
“谢晶,购于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签名是竖着签的,签名的右边写了女儿的六个名字,先横着写了两个,一个名字呈一排,又竖着写了两个,接着又橫着写了两个,还是每个名字呈一排。
字是女儿签的字,钢笔字写得很稚嫩。算算女儿购这本书时,才十二岁年龄,字稚嫩实属正常。
稚嫩的字立在那里,应是呆呆不变。
揭开封皮。
字,瞬间,却把女儿十二岁年龄段的音颜推入我的眼眸来。时而让我不由自主地浮想女儿,甚而揣摩女儿在外,最近怎么样啊?今天怎么样啊?
书的开头前十页,女儿在一些文句下面用钢笔打了杠杠,杠杠也显得很幼稚,且杠杠线条显得很细,显得劲力不足。后面的纸张就看不到女儿打的杠杠了,也看不到其他标记性的东西。
我试着读这本书,开篇是长篇小说《围城》,读了几页,没读到女儿打杠杠的第十页,就读不下去了,就把书束回原处。后取来又读,仍读不下去,又束回女儿床头柜的原处。取来又束回,重复了好多次。
逐想,自己跟同代人比起来,读书的年数可不少。老到了这个年龄,却读不下去。难怪女儿只读了前面十页,后面再也见不到她打的杠杠了。
钱钟书名气很大,老婆杨绛先生名气也很大。他一辈子只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围城》的名气那么大,我怎么读不下去呢?不去多想,也不想多想。因为怎么想,都只能怪自己阅读水平不咋地。不知是心有不甘呢?还是女儿的签名,有一股天然的亲亲感。
又取来捧读之。跳过《围城》长篇和《人·兽·鬼》短篇,去看散文《写在人生的边上》,看完《窗》,又去看第二篇《吃饭》,继而跳到最后一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看完散文,再去欣赏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猫》,因看不下去而没看完,其他文章都看了一片。很喜欢短篇小说《纪念》和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继续看《围城》长篇,第一次就看了六十六面,共三百七十二面。以这个速度,不需一个星期能看完。但不想看了,不知是否是女儿的签名在扰乱我呢?还是这六十六面的故事情节需要置于脑中沉淀一下。就一直没往下看了,至今,也没再往下看。
《围城》名气很大,钱钟书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兼学者。作为一个小老佰姓,小读者,且又没把《围城》看完,自是无权,也无资格去评论什么。但本人特喜欢他的短篇小说《纪念》和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这个肺腑之言,是可以轻轻地说的。
喜欢钱钟书先生,在百度搜索“钱钟书”,有钱钟书先生的简介,也跃出了作者陈福季写的《钱钟书十大人生败笔》。看了,心寒。钱钟书怎么是这么个伪君子呢?杨绛先生,怎么是这么个伪女人呢?
心痛,痛自己怎么不先在百度搜索钱钟书?要先看到陈福季写的《钱钟书十大人生败笔》,虽小老佰姓,这点气节是有的,断不会去看《钱钟书文集》。尽管女儿在上面签了名,有一种亲亲感,会独去享受这种亲亲感,何要去看伪君子的作品呢?且作品还那么难看!
想,自己太没文档了!
思,太幼稚了,十二岁的女儿都只看十页,自己却看了那么多,比十二岁幼稚的小女孩还幼稚。
阅《鲁迅文集》,上面没有女儿的签名。是鲁迅文集无须签名呢?还是在《钱钟书文集》上签名另有寓意呢?该不会也是看到了陈福季写的《钱钟书的十大人生败笔》吧?
小老佰姓,自是不想多投资,且即使想投,万一又碰上钱钟书这样的伪大家怎么办呢?只得舍《钱钟书文集》,
百无聊赖读《鲁迅文集》了。
鲁迅杂文《寻开心》:“我有时侯想到,忠厚老实的读者或研究者,遇见有两种人的文章,他是会吃冤枉苦头的,一种……。
还有一种,是作者原不过‘寻开心’,说的时侯本来不当真,说过也就忘记了。
……不必认真的。你若认真的看,只能怪自己傻。…………
我的意思是以为有些事情万不要想得太深,想得太忠厚,太老实,……。”
鲁迅杂文《读书杂谈》:“………第三,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便喝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生。……他的灵魂上挂了刀。
……。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胡涂,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印度人是早知道的,有一个很普通的比喻。
他们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出卖,
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一个办法了,是我们抬着驴子走。…
……。”
轻轻地说,当读陈福季写的《钱钟书的十大人生败笔》时,真痛恨钱钟书夫妇,也恨自己没早看到陈福季作品,为陈福季作者点赞,更为陈福季人品点赞!
读鲁迅文章后,怀疑自己是忠厚老实的读者,……,吃了冤枉苦头。
……不必认真的。你若认真的看,只能怪自己傻。………。
知道了中国的批评家……
至此,感觉进步了。
文化界吗?是由文化人组成的。文化人吗?前题是人。人吗?就鱼龙混杂了。
不混杂,怎么叫社会呢?
谢女儿在《钱钟书文集》上的签名,尽管艰难,但让我把书读了下去。知道女儿为什么只在十页上面打杠杠,但不知道女儿为什么在签名的旁边连着签那么多名字?也许鲁迅又解释对了,是‘寻开心’。
不必认真的,你若认真地看,只能怪自己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