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母亲的秘密银库

精品 母亲的秘密银库 ——再忆母亲


作者:铁素容容 秀才,105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6发表时间:2017-02-21 13:08:09
摘要:母亲攒钱在大瓮里,秘密给儿女,接济他们的生活,却从没为自个花一分钱……

七八十年代,那时大概没有银行,或者人们连花费都不够,所以懒得去银行存钱,设或有两钱也不习惯把钱存银行,百元就是大票。
   俗话说,肯吃的胖了,肯攒的发了。母亲零票攒够一百元,就把钱卷叠起包张塑料纸,系根红工程线绳,放在大瓮里的中心。线头露一小点,然后盖一层粮食。什么时候要磨面碾米挖粮,什么时候再把钱照先前样插深一点,依旧盖一层粮食欲盖弥彰。
   挖粮的时候,通常是母亲,母亲1.55米,岁月使她逐渐缩小,力气渐渐减少。但她不允许别人去挖,非要一个人搬开比自己还重的瓮石盖,费多少力气?只有她知道。
   作为子女的我们们要替她或者帮她移开石盖,她通常拒绝,只有要秘密给你接济时才在那儿“交易”,说得准确一点,是“救济”!
   粮袋里放钱又是母亲为嫁到远方的女儿,邮递“救济”子女多年的秘密。
   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生活最拮据的时候,最想要的是租的窑洞里有个歇屁股的小板凳;有一个能放衣物的红木箱。
   我们都是吃供应粮的市民。前半个月吃好的,后半个月就得啃窝头,吃红面。因此得会过日子,计划着隔一段时间吃点白面。
   对我来说,那极其珍贵的白面,也只能打面糊做剔尖、擦尖,蒸拨烂子了。因为没有像样的案板,擀面杖。
   婆婆做了高粱竿麻线纳的圆形的、方形的饺子板,搁面条板给我们,这东西是一根根细细的干干挤到一处,排列成的,只能搓莜面,做花棱鱼鱼,擀不了面。如果有一个像样的案板和擀面杖该多好,哎呀,还有能切的动肉的刀更完美。
   那时我的工资19.5元,丈夫是工人,大概是28元,可是他的父亲在后娘的怂恿下月月领他的工资,只给他留伙食费,他爱抽烟,不得不缩减三天一盒烟地过日子。
   婚后,我去了一回他的单位,发现他床单破烂不堪,中心破了一大洞,大概是脚后跟搓破的吧,都怨那床单太麻了,禁不住脚丫子搓来搓去。暖气片上烤着吃剩的窝窝头。就知道他被他的爹坑得比我都穷。
   不管多穷,新女婿第一次上丈母娘家是必要的,按当地风俗要带四色重礼,烟、酒、粉条和糖果或者白面馒头,我们没有钱,也不懂父母平常喝什么酒,吃什么烟,只是咨询烟酒副食店营业员,捡便宜的花钱买了下来,心想总比旱烟锅子自造的烟沫儿强吧,口袋羞涩凑不够四色礼,就拿两色——烟和酒上门吧。
   趁着国庆节假期的歇空,我和我的新婚女婿提着羞涩的两色礼去了一趟娘家。母亲反过来埋怨我们带礼,说是只要能常来就对了。
   母亲喜欢新女婿上门没有架子,不用吩咐,担水找柴的忙碌。她和父亲还有妹妹弟弟对我们,倾囊招待,热情非凡。
   过完假期,我们要走了。母亲叫我们带半袋新小米回去熬稀饭。我们嫌路上倒换上下车,累事,不想拿,母亲硬逼着要让带上。
   回家,我的老公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母亲念了三年级水平的字迹:“新婚,肯定要置办家具,钱给你们用吧。”
   那天晚上,我拿着10元一张厚厚的一沓钱,哭了。我终于解开了母亲硬要我们带小米的秘密,回想她拒绝别人替她挖粮,原来这是母亲的秘密,母亲把粮瓮当成银行,把送小米当成快递,这些钱真正是解了燃眉之急,是“雪中送炭”啊。我的丈夫也眼泪花花,我知道他在心里拿丈母娘比他的后娘,感叹:“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歌要改词,应该是世上只有亲娘好啊!
   起初,母亲为远嫁的女儿通过邮政快递粮食,我认为,得不偿失,本地也能买米呀,米的本钱加油费,就算你的小米是自己种的,那邮费呢?乞浆得酒、利市之倍,这样做,不划算,可是,母亲这样做有她的打算。她要投寄粮食是捎带,真正目的是寄钱!有人肯定要说,那多不保险,填写邮单寄钱多稳当,半路弄丢了,不是鸡飞蛋打了?
   母亲不会不知道填邮单寄东西,只是他不识字,让别人又会暴露了她的秘密,这也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
   小粮袋都是母亲亲手缝的,密密的针线,松紧扣,没有挣破之类的担忧,但有半路丢失吗?不用,他请邮政人员给她填单子,上面有保价栏,她一口咬定她的米值钱,丢了要补偿。所以,丢失还没出现。
   邮递回来的小米或者荞麦,里边总装有一个塑料小卷,那便是钱卷儿。或多或少,有时一百有时八十……
   那些年,母亲就是隔三差五的,多少不等的,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袋里,或者走邮政或者让人捎,都没出问题。我实在佩服那时人的真心,假如是现在,那些人一旦知晓粮袋的秘密,不得连米都吞了?反过来还说不小心丢了……
   到了八十年代初,我的工资涨了,变成35.5元,经过我们的据理力争,老公的钱也能自主了,他的工资47,可是孩子的出生要雇奶妈,每月要给人家20元。大的接回来,老二又雇奶妈,总之,我们的生活依然不富裕。
   母亲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还是将钱放到了粮袋里,寄过来或捎过来,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不知那些综合我俩全年的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
   得知母亲得了头风病,感觉头顶冷的受不了,医生建议她用晒干的猪尿泡做帽子戴到头上,母亲照做了,外面常年包了头巾,仍然到地里劳作不休。
   为了母亲,我经常窜药铺,问医生,看医书,书中介绍的“十全大补酒”很适合母亲,正好药铺有这种补酒,放学后,我没有等丈夫下班回家,自己用三合板木工板,钉一个小木箱放一些麦克碎纸塞紧了药酒瓶,整个小木箱贴满了“里面是药水小心轻放”字条。并且再三叮嘱邮递员不要弄撒了。赶时间给她寄回去。
   我清楚,母亲只知在地里劳作,身体亏欠了不少,这补酒治不好她的头痛病,也对身体有好处。没想到,我在医书上看的这个方子,居然治好了母亲的头风病,她摘掉了那个猪尿泡帽子,变得精神起来。有时供销社有好布料,我就顺便扯块布寄回去,还有小弟的海军服、画图本等等,我老往那边寄东西,大队的广播常常通知母亲或者父亲去取,久而久之,我的孝顺出了名。而妈妈频频给我寄粮食寄钱,也使我的同事非常羡慕。
   过了些日子,母亲又捎给了我200元,说明是给丹丹买车用的。丹丹是她的外孙女,我的女儿。
   前段时间一直想要辆三轮车,因为贵,我没有给她买,上次回家,她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200块,是她卖多少玉米的钱呢?买童车,用不了100元,可我们当父母的都不舍得,但她舍得,而且是买两辆童车的钱。
   改革开放了,我和老公各各第一次领到了两张红头百元,我们都激动不已,有钱了!要不要攒起它来,交还母亲以前给我们的钱呢?
   老公说,明着给她,她会像蝎子蛰了一样不要,不要这钱。我们来个不动声色,咱日子过得手紧一些,不要破整钱,把它存起来,攒起来,留着,他们终有在地里干不动的那一天,到那时给他们非常顺情顺理,你说呢?我同意了这种建议,说,来世作人走一回,要懂得,前三十年我们花父母的,后三十年父母花儿女的,要是无限向父母索取不知回报,枉为“人”字!
   终于,两千年到了,母亲再也搬不动瓮石盖,也终于没了气力去地里劳作,空中投寄线也终于中断。况且,女儿们也都活得有模有样,一家比一家强。母亲跟前,就剩老小没结婚,她把众女儿给她孝顺的钱攒了起来,藏钱的私人银库地点,秘密转移到了枕头的谷糠里。
   弟弟是母亲生了四个女儿后结的“果”,这颗“果”在她来说,是千年树上的一颗人生果,精贵得了不得,全家上下当宝贝,父母亲已经失去了劳动力,但母亲仍然放豪言:“小子哎,好好念书,你能考到哪,我就供到哪。”
   弟弟有福,赶上了好时代!不比我们小时,衣服都是大的留给小的,烂的做成鞋底,再说,女儿服弟弟是穿不得的。弟弟的衣服不是名牌,但却是新的;弟弟上小学就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是“飞鸽”牌的;弟弟已经不再穿布鞋,改穿皮鞋、运动鞋……
   母亲仍然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她的钱不时地从枕芯里掏出来,全是姑娘们返给她曾经的血汗钱,但是母亲不知这一层,她把投寄、救济过女儿们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只是为女儿们在她老来时蛮“孝顺”,高兴地到处夸说。
   母亲能放豪言,弟弟就立大志,立壮志。他读了中专,接着考进了大学……母亲四十五岁时才生的小弟,弟弟用了三年幼儿班、五年小学、三年初中、补习一年,四年大专,再有四年大学,近二十年的读书奋斗,终于到了分配的那一天,可是,弟弟不甘分配到县城里,他要到省城去就业,为了老小的这一理想,母亲走了她在省城多年的一个老姐亲,还像六七十年代的相处,小绿豆一袋,新碾的米一袋,菜籽油一提……当然到处打点的钱少不了有好几卷。
   分配顺利,弟弟可心地进了国家单位,入了正式工仙列,但是,却耗尽了母亲的最后一滴血,二老的年岁和精力等不得更大的喜悦来袭——结婚抱孙子,挨到2001年,母亲和父亲同年告别尘世,进入天堂……
   这就是我的母亲。她银行的收入和出纳,没有半点盈利,没有半点私心,只有顷心系儿女经营模式,什么叫春蚕到老丝方尽,捻短油尽灯熄灭?母亲为我们的点点滴滴,全真地诠释了它。

共 35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母亲爱孩子,有着她独特的方式,就是存钱,把钱藏在她存粮的瓦瓮中,打开瓦瓮的事只有母亲做,其他人都不允许。后来,作者才明白,母亲的瓦瓮中藏着钱,母亲的这些都给了子女。作者带着老公第一次回家,母亲就给了五百元;后来,母亲总是给作者邮寄粮食,粮食中藏着的是钱。母亲就这样,一直到她不能挣钱为止。后来,作者们给父母钱了,母亲又把这些钱存起来,供作者的弟弟读书用,找工作用。就在子女们都安顿好了之后,二老却真正地走了。这篇文章只是讲述故事,讲述母亲的行为,可是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幸福,看到了作者的伤痛和遗憾。文章还采用了对比手法,把自己的父母和老公的后娘对比,写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是一篇感人的亲情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22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2-21 22:05:44
  真是各家的母亲爱子女的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作者的母亲爱孩子的方式是特别的,我刚才看到的又一篇文章讲述的母亲,她爱孩子的方式又是一种感动。祝福朋友!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铁素容容        2017-02-22 07:10:20
  母爱万千,心系一条,为了儿女,竭尽心血,年岁大了,才揣摩出母爱是多么的伟大,爱父母吧,我说过,来世作人走一回,要懂得,前三十年我们花父母的,后三十年父母花儿女的,要是无限向父母索取,不知回报,枉为“人”!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22 20:45:41
  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铁素容容        2017-02-27 10:41:17
  谢谢编导对我的厚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