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渔舟】霜痕里的碎金(随笔)

编辑推荐 【渔舟】霜痕里的碎金(随笔)


作者:霜扣儿 秀才,141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5发表时间:2017-02-23 12:35:58

在网上看到几种盆载说明,忍不住跃跃欲试,于是去超市挑选了火果龙,柠檬,柚子,地瓜及胡萝卜。打算严格按照高人指点,吃果肉,留果核,一步步清洗籽实,烘干,培土,精心调节温湿度及浇水,等三五七八日,慢慢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渗出小苗——我要亲手培养出一个春天来。
   说到培养这个词,心里忽然动了一下。
   并不是激烈,而是颇带些感伤色泽。
   雨水已过,想必很多地方已春暖花开,江河涌动,阡陌泛绿。而我这里依然是一派昏沉的冬日景象,昼短夜长,作息时间未变。老松树被旧雪堆压着,下午一到,透过它打斜而来的阳光越发迷蒙。这几日甚至有漫天大雪在夜半光顾。早起时,街道厚厚一层来不及清扫的积雪被过往车辆碾压成了镜面似的冰。走在路上的人,多半竖着大衣领子——这北方小城的春风里,饱含着冬的余味,是格外的凛冽萧杀的。
   地域之巨大区别,何异于人生的迥然不同。
   这是生命存活于生活中的不同状况所定,我便有无限心向往之,仍然要固守这一寸既定的土壤,心游而足不能离,神驰而身不能至。这一番感喟难免有些惆怅。
   由此想起我写的《无边寂寥》来。这题目是十分能够散发滋味与感觉的——我自己小声地读一下,心思与周围的空气都在瞬间暗下来了。文字赋予人类的知觉与感觉便是这样直接与迅速。而大部分时间,我对这个词的体会是更敏感的——于我而言,寂寥是一种永恒的凉意,铺就了我这个人的生命底色,也浸润着我这几年所写的所有文字。当然,偶尔也会有一段宽阔心肠,遇上了恰好如游鱼跳出大洋的好心思,我也会写比较皎洁或大气一些的诗歌,或者写一些古色的辽远的诗歌,这正如彩虹之于天空,不能真正改变常态。人生常态永远是天地无言,纵生寂寥,而寂寥之中,又有万千气象横亘其中。变化无穷的大自然就是那样自然而然地耸立在世人的视野。人们的建设与破坏,其实只是表层的挪移,深处肌理的恒常与恒灭不会为人力所变化。这正如浮沙多少层,也不能长久地藏住大海的波涛;花草多少种,也不能长久地掩盖圃土的本质。
   在这样一眼就能望到边的思想路程上,想要摆脱消极的绑捆,不写一些秋风瑟瑟与冬日冷寒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我的表述中常常出现诸如《无言以表》及《如末路》等。字字句句,段段行行,把我这个人的点滴人生感怀分配进一首首浅显诗歌中,为以上这些说词做着完全的注解。其中一首《墓地》为这注解简直做了彻底的终结。仿佛一切繁花都不必绽放,一切源头都不必汩汩而来,一切高山都不必费力去攀登,一切远方都不必背包客去憧憬。反正生世如斯,孤独生,孤独殁,怎么奔忙,也免不了钩月一枚,凉薄一片,何必一天天动用心血,把这些平淡无奇加以描摹并呈现在大家面前呢。
   这里大约就要庄重地提一提“安于”这个词。
   安于一份知晓而不盲目长乐的心智,也安于一份身处渡口,听尽了冷风,但仍然没有失去歌颂船只与航道的诗情。事实上,人生正道是沧桑,通达坦途只是相对而言。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言者无二三。人生有多少忧患与忧伤并不是因为不可得,而是在这个“得”来临后,如何有福慢慢消受,又如何有大容之量,任这个“得”慢慢从惊喜化做平常,甚至从有化成无。
   因而在雪水中留下一只鸿爪,在寒冬里珍重一朵梅花,在斜阳西下时,多看一眼就要隐入山梁的晚霞,总是美好的。
   关于写作,我历来是一个没有一丝目的及规划的人,随心随性得很。正如我那句并不十分恰当,但一时也找不到替代它的诗观一样:以宿命的诗意散养暴雨或者白云。这暴雨与白云正是阴阳两面,悲欣两重天。而散养这个态度,一是本身性情所致,二是——我总是不知道如何斟酌,才能够更清楚明白地表达我的所知与所想,不知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为这所知所想装上深刻的内涵,以严峻的神情来揭示生命的真理或社会的美丑。我总想,像我这类的人并不会很少,倘若他们在看了我的诗歌之后,对蕴含其间的种种情怀感同身受,并因此获得并扩延了人生悲欢离合的一些思考——比如有一些人因为听着我的诗歌在电台里播放出来,会停下车子,点一枝烟,听到一半,泪流满面。比如,有一些人,因为夜深无眠,在手机上看着我的诗歌,而忽觉我是他或她隔世知音,愿以灵魂相守。比如有一些人,天南海北,在不同的诗人聚会中,会因为诗歌而与我遥相举杯,共谢文字之缘使彼此相距遥远却如咫尺相见……那么我便不必有更多的自责之心。芸芸众生中总有不一样身份的人共存在同一个尘世上,正如舞台上总需要有不一样角色的人念叨自己的台词,以完成这一场大家都有份的俗人之戏。黑白美丑高矮胖瘦各任其职各安其命,这种平衡也正是大自然与宇宙的平衡,山高水深平原宽坦,由此参照构成了错落有致的红尘图画。况且路途有尽,人心却深远,他年他月,再看今日之痕迹,孰深孰浅,也许会有一番新的认证吧。
   有一点可惜的是,回头看去,已经成书的三本集子中,我并没有找到任意一首十分满意的作品。这是令人非常惭愧的,然而说这些诗歌无甚大益也是不客观的(不这样讲,我又确实觉得对一些鼓励我的老师及喜欢我的读者很不尊重也很不公平),它们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成全了我叫霜扣儿时的存在价值。并且为我带来了许多同道师友,这个收获绝不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么简单的话语可以概括的,它是那么多人对一个人的无条件挚爱,这挚爱价值千金,幸而我拥有了一些。
   既然是关于诗歌的随笔,照例我该说一些时下诗歌队伍的建设问题与中国百年诗歌的大意义上的过去与未来。以表明我也是诗人中怀有赤子之心的一个。说一说对于优异诗歌的肯定及对于不太优异诗歌的忧虑,从而表述一下诗坛沸腾,人面杂芜,匹夫匹女皆有净化,呼吁,修正之职责。事实上——神坛处处有,但并非人人是神仙,口号式的壮怀激烈大部分都消退于无疾而终最后壮志未酬。我浅薄的认为只要每一个执笔者都心怀善意,多看看明亮的窗外,多听听鸟语花香,多写一写人间的美与好,那么这个世界在读者的眼中就是美的,好的,纵然艰苦与挣扎还扎根在生命的翅膀上。而关于人性优劣及生命得失深层追问与探索,关于人心善恶及命运冷暖的深远考量与界定,关于人类存亡及时代好坏的深切关怀与辩析,无一不显露在一个人的日常言行中,也无一不显露在一个诗人的诗行中。最后的建树不论大小都是一场生而为人的造化,心有明月,必不会尽写沟渠,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总是不相信,一个满口粗言俚语,一身草屑泥污的人,他会是一个正过心,修过身的诗人,更别谈要治一下诗歌的国度,平一下诗歌的天下了。
   以脏治脏只会更脏,以乱止乱只会更乱。
   敲完这些字,便是夜半了。
   我要从诗歌的意思里走出来,到我买回来的果子中去——要去培养自己小小春天。这时我的背影定然是另一种味道的寂寥吧?相对于拥有真正鸟语花香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角落,而对于赞成并关注我这一举动的人来说,这便是一个有慧心有秀色有着欣欣向荣之意的世界。然而懂者,当你与我一起期待那些寻常之物在自己手上长出身体来,并略微改造了周遭环境,你也必懂独自营造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所谓万物生,有时并不需要万物齐生,它是一个让你觉得温暖的,不舍得离开的心灵。
   诗歌的妙意也是如此。

共 28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从准备用果籽培养一个春天说起,在这个春天里,感受冬的余味,体悟人间凛冽萧杀与春暖花开的区别,从而引向人生的话题,探索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道理。回顾这几年写过的文字,在人世寂寥的底色里,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知觉和理解,把万千气象融汇其中,以无常与恒常论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对现代诗歌队伍的建设问题与中国百年诗歌的大意义上的过去与未来说出了个人的理念。主张执笔者要心怀善念,多写人间的美好;主张对人性与生命进行追问与探索,关心人类的存亡;主张诗人要正心,修身。作者“安于一份知晓而不盲目长乐的心智,也安于一份身处渡口,听尽了冷风,但仍然没有失去歌颂船只与航道的诗情。"最后,从诗中回归现实,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培养自己的春天。此文内涵丰富,从提出论点,到导入个人理念,随意而有秩序,可见,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读完此文,对霜扣儿和文字又多了几分敬重。文中有很多句子的确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情韵悠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情韵悠然        2017-02-23 12:39:21
  霜扣儿对生命的领悟很深,从其内心所导出的语言和思想,实属诗歌的精华!喜欢这样大气而又不缺少细腻细维的文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