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每多掣肘(微电影)
故事背景:宓子贱是个鲁国人,为孔子学生之一。在鲁国时,他在朝廷曾有一段做官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的地方。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宿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万一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宓子贱在临行前想好了一个计策,他向鲁君要了两名文书官,演绎了一场每多掣肘的故事。每多掣肘这篇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宓子贱的大夫,宓子贱让一位文书官在作记录时,不断拉扯摇晃他的手肘,令他写不好字,自己反而大发其火,把他打发了去。宓子贱的用意就在于提醒鲁君不要听信那些在背后说坏话的人,过多地干预自己的工作,否则自己的积极性和正确主张不能得到尽情发挥和实现。这个故事,就是后人常说的“掣肘”的来源。掣肘: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妨碍别人做事。
故事梗概:宓子贱向鲁君要来了两位文书官,但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之时,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手肘,致使两人写字一塌糊涂。等前来贺拜的人齐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文书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将其狠斥了一番。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两个文书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都非常恼怒。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宓子贱不但没有挽留他们,且火上加油地说:“写不好字还算是小的,你们此次回去,路上可要当心才是,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文书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单父的所为。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一解自己心头的怨恨。然而这两人没有料想到鲁君竟然负疚地叹息道:“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其实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要铺设障碍,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你们在单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若非你二人及时回来禀报,恐怕我今后还会犯更多的错误!”鲁君说罢,立即派其亲信去单父。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单父不再归他管辖。这里全权交给你,凡是有益于单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只须每隔五年向鲁君通报一次便可。”
宓子贱很赞赏鲁君的开明许诺。
(为便于儿童拍摄,考虑到场景问题,本剧将内容简化)
人物:
宓子贱:(男,唇边两撇胡须,下巴留有羊须,看起来是贤者的模样)
夫人:(女,仪态端庄)
朝官:(男,头上顶着官帽)
大王:(男,长着络腮胡,头戴皇冠)
王雄:(男,嘴唇厚,头发长得能垂下来)
朱聪:(男,秃顶头皮)
文韬:(男,仪表端庄)
士兵甲
士兵乙
侍卫若干
宫女若干
第一幕
日,内,房中
宓子贱在自己房中整理宫廷文案,心烦意乱,大发脾气。
【宓子贱】哎呀哎呀,好烦呐!
这时,一个朝官从外面走入。
(走入前镜头拍脚步,走入后镜头拍上半身,朝官的脸几乎被叠高的竹简遮住)
【朝官】(手上托着一大堆竹简,走入宓子贱房中)宓子贱,这些是大王让你批阅的文书。
(镜头从侧面拍竹简,能表现出竹简数量多就好)
【宓子贱】(一脸吃惊)啊!
朝官离开房间。
【宓子贱】(自言自语)怎么又来了一大批文书哇,真是岂有此理!不知大王这次又要我干什么呢?
【宓子贱】(翻看着刚呈递上来的竹简)啊?想知市面绿豆几钱几两,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我来管,连哪类文案用什么字体都要我负责,真是烦死了!
(将竹简抛开一旁,捶胸顿足,演出宓子贱厌烦)
夫人走入宓子贱房中,一副端雅的仪态呈现在镜头前。
【夫人】相公,你在烦什么呢?
【宓子贱】哎呀!大王总是要我管这管那,让我无法把眼下的工作做好,真是太麻烦了!
【夫人】难道大王不知道相公你很忙么?
【宓子贱】他知道就不会这样来烦我了,我一定要想条好法子出来告诉他才行。
踱步房中,左思右想,突然灵光一闪,终于想出了法子。
结束镜头:【宓子贱】(响指一弹)有了!
第二幕
日,内,宫中
大王一手摸着胡子,一手在案上敲量,正观阅着宓子贱的简文。
【大王】哦(声音拉长)……原来宓子贱是想让我派去一个文书给他。
【大王】(大声叫道)来人呐,把宫里最好的文书都给我叫来!
【士兵甲/士兵乙】是,大王!
第三幕
日,内,宫中
几个文书走进宫里,向大王行礼,微微一揖。
(一个叫王雄,前额的头发长得垂了下来)
(一个叫朱聪,头皮太多,是个秃子)
(一个叫文韬,仪态极好,温文有礼)
【王雄/朱聪/文韬】(拱手)参见大王!
【大王】(点头)嗯,免礼!
【王雄/朱聪/文韬】谢大王!
大王走下去,站到王雄面前。
【大王】(上下打量王雄)你嘴唇太厚,头发也垂了下来,不合格!
【王雄】(一脸失落,低头缓步离开宫殿)
大王站到朱聪面前,朱聪对大王喜笑盈盈,盼能入选。
(镜头对准朱聪渴望的眼神)
【大王】(上下打量朱聪)嗯……(声音拉长,先是给他希望,然后忽然转变)咦?怎么你长了这么多的头皮,一点也不注重仪表,不合格!
【朱聪】(垂头丧气,低头缓步离开宫殿)
大王站到文韬面前,见他谦恭有礼。
(镜头特写文韬大方的样貌)
【大王】(一脸微笑,大拇指一竖)一表人才,就是你了,本王选你做宓子贱的文书!
【文韬】(躬身作礼)谢大王!
第四幕
日,内,宓子贱房中
画面呈现:文韬手执毛笔,坐在桌前,桌上摆着竹简和墨砚。
【宓子贱】(一脸严肃)你听着,我说什么,你就写什么。
【文韬】(一脸从容,微笑道)是,大人!
【宓子贱】启禀大王,臣有要事请奏……
文韬按他说的,执笔下字,但写下“启禀”二字后,正要起笔写下一个“大”字时,却被宓子贱一推手肘,将“大”字的一捺写得老长。
(镜头特写竹简上的字)
【文韬】(吃惊)大人呐,你在干什么呀?
【宓子贱】(一脸严肃)问那么多干什么,写呀!
文韬无奈,一脸正经继续写字,却再次被宓子贱推他手肘,将字写歪。
【文韬】(吃惊)大人,你这样推我,我怎么能写好字呀?
【宓子贱】(一边拉他手肘,嘴上一边说)写啊,快写啊!
结束画面:镜头对准宓子贱反复推文韬手肘的动作,竹简上全是歪歪斜斜的字,毛笔上还染着墨水,滴落在竹简上。
第五幕
日,内,宫中
开场画面,大王拿起文韬呈递的竹简,翻开一看,龙颜大怒。
(镜头对准竹简上鬼画符一样的字)
【大王】(一拍桌子,指喝道)你是宫里最好的文书,这些字就是你写的?怎么写得像鬼画符一样?
【文韬】(吓了一大跳,连忙解释)是啊,大王!字是我写的,但是我在写字的时候,那个宓子贱大人一直在推我的手肘,所以这些字才写成这样的。
【大王】(脸色一变,摸摸脑袋,一副吃惊)啊!怎么会这样?
结束画面:大王拿着竹简反复揣摩,离开宫殿。
第六幕
日,外,后花园
空镜,宫廷后花园,玉树如盖,花香鸟语。
(大王在庭中踱步,兀自思量。镜头特写:大王眼睛要转动,一手后摆,一手托在下巴,演绎出一副在思考的样子)
【大王】(自言自语)宓子贱要我派个文书给他,却又妨碍他做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亭子下来回踱步两次,忽然将食指伸在脸侧旁,须要面对镜头微笑)
【大王】(恍然大悟)啊!是了,宓子贱觉得我让他批阅太多文案,干预他把事情做好。
(镜头拉近,要拍到大王上半身:从肩膀到头的位置)
第七幕
夜,内,宓子贱房中
开场画面:夜月当空,烛火照明,宓子贱在房内陪着夫人,脸上现出一丝欣慰。
【宓子贱】(高兴道)大王这下终于不再干预我做事了!
【夫人】(夸赞)相公真是聪明,你的法子既能让大王明白,也没有得罪大王。
旁白:宓子贱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从而告诫人们,区分廉洁和腐败,扶正匡邪,不仅需要有一大批像宓子贱那样忠心耿耿的人,更需要有一个头脑清醒、品德正派的国君。
结束画面:高阳初照,宓子贱一脸微笑,在房内批阅文案。
解读此则成语寓意:小朋友们记住哦,当我们在进行自己的工作和任务时,如果遇到一些令自己烦闷的杂事干预,就很可能会使得自己的才能无法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