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合肥“爱情隧道”(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合肥“爱情隧道”(散文)


作者:梨园枝 布衣,10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3发表时间:2017-02-23 19:39:40
摘要:一段废弃多年铁路线,在时光的酝酿之下生出令人窒息的美,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爱情隧道”。


   去年“五一”,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组织会员到肥东桥头集采风后,有摄影爱好者在朋友圈内陆续上传了一组图片:初夏,肥东龙泉山下有一条宁静的铁路,路边树木枝繁叶茂,连成了天然“拱廊”,宛如仙境。看到的人无一不为照片里的美景叫好。这段旧铁路也被网友们美曰其名为合肥的“爰情隧道”,更有好事者还在附近路口安装了好几块通往“爱情隧道”的指路牌。
   这条铁路大约20公里,属于货物运输线路,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废弃于上世纪90年代末。关于这段废弃的铁路线的来历,目前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铁路用于运输采石场的石料,后因采石场关闭而废弃。另外的版本是,“它是淮南线的一条支线,原来是战备铁路,运送储备油,据说建好后一直没用过”。估计第二种说法可靠一点,不然为何留着不拆除呢。因为涉及国防安全问题,有些事也无法进行考证。
   不过,这段铁路目前隶属于合肥工务段桥头集线路车间管养,这到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发现“爱情隧道”后没过半个月,一群“不速之客”带着电锯来到这里砍伐了轨道旁的几棵树木,随后,当地居民一边极力制止,一边连忙找来镇政府工作人员。
   原来这些施工的人员是合肥工务段桥头集线路车间派来的施工队,他们要来对这段铁路进行维护,需要砍伐“绿色隧道”里的树木。附近的居民很不理解,“我们住在这里几十年了,这里一直都是一条废旧的铁路,怎么现在就突然就要砍树了呢?”据施工队人员表示,他们是来此进行维护,因这里有时会有货运火车经过,树木挡住了司机视线,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那段三岔口向东的铁道是偶尔通车的,基本上一个月也就一趟车,而且大多在夜间行驶,而向北的铁轨由于是断头路所以是不通车的,因此我们也专门针对安全问题设计了多套方案。”
   后来,在桥头集镇政府和铁道部门的积极协商下,双方已经就铁路安全问题达成了初步协定,“爱情隧道”两侧的树木将全部保留下来,成为桥头集镇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我们已经将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和村里负责人的电话告知了铁道部门,如果火车要经过桥头集镇,他们将提前通知我们,我们会对铁道附近进行清场,保障火车顺利通行。”他们还将在“爱情隧道”附近安装宣传喇叭,一来为游客演奏轻音乐放松心情,二来在火车到来之前进行安全提醒。
   经过了砍树风波之后,有人提议要把这段铁路两边树木修整一下,但是当地政府觉得如果修建不好可能会破坏它原来的风貌,不如就让它自然生长,与其将它修剪宣传,不如让它安静地成长,或许能带来更多惊喜。随后,合肥在线第一时间报道了肥东桥头集镇惊现“爱情隧道”的消息。“爱情隧道”一时间红遍网络,不断有来自合肥市区以及外地的车友、驴友前来游玩、观赏。据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自从“爱情隧道”火了以后,不但周边龙泉寺、梅山大庙、石场天池等景点的游客增多了,就连镇上的饭店就餐高峰期都没有空位了,“爱情隧道”可以说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二
   我是七月下旬专程骑车来桥头集的,主要是体验一下穿越“爱情隧道”的感受,同时也寻找一下多年前桥头集在脑海深处留下的点点记忆。
   桥头集位于省道合马路S105线路边一个工业小镇,距离合肥25公里。记得三十年前刚参加工作时,我经常跟单位的“大江准”车去巢湖龟山运石子,每次都要经过桥头集。那时桥头集安徽江淮磷矿门口有许多组平交铁路道口,经常堵车,铁路是从桥头集站编组引过来的,其中有一条铁路通往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后来废弃不用了,也一直没有拆除,那就是引起今天很多人关注的“爱情隧道”。后来许多年不曾路过桥头集,也许是被这里的铁路道口堵怕了吧。
   近年因为参加骑行俱乐部,或是路过,或是拜访龙泉古寺,或是专门到桥头集龙泉街上的绍和酒店吃午饭,总之又常常经过桥头集了。不过,由于是参加集体骑行活动,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没能仔细畅游、品味。当年的江淮磷矿早已更名为中盐红四方磷铵厂,厂区门口的S105省道修建了公跨铁大桥,开车路过这里再也不怕铁路道口堵车了。
   不过今天专门骑车来桥头集,还是感觉比较特别,因为,除了体验“爱情隧道在时光的酝酿之下生出令人窒息的美,我还要寻找一下对这里老火车站和废旧铁路曾经有过的一些感情和眷恋。
   上世纪70年代,我去巢湖散兵姑妈家,途中从合肥坐火车到巢县,就是经过撮镇、桥头集、烔炀河等一些四等小站慢慢的前进。如今进入高铁时代了,大多数小站一个个都已消失。其中今年4月份还可见到的“桥头集站”,现在居然也已经被拆除了一半。因此,废弃几十年的“爱情隧道”还能保存完好,要不是其通往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说不定也早就被“土地财政”开发了。
   三十年前旧地重游,早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当年熙熙攘攘的四等小站即将消失,热火朝天的采石坑如今变成了天池景点,废弃多年的一段铁路摇身变成了“爱情隧道”。甚至周总理乘坐的专机,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安置在了龙泉山下,除机身尾部喷有50050编号外,并无任何介绍资料。

共 20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网络时代可以让一个人变成网红,也可以让一个几乎无人知道的地方变成网红。一张照片让废弃多年的一段铁路摇身变成了“爱情隧道”,几十年无人问津的地方突然引起了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的风波,地方政府要靠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和村民的经济收入,铁路部门要履行职责消除隐患保障行车安全,双方的争议协商也成为媒体的热点话题。且不说所有的铁路在没有上级主管部分宣布报废之前都是不允许行人通过的,何况这里有时会有货运货车通过,而几十年无人过问,铁路部门是不是失职?地方政府在网上那照片没有出现之前,又有谁曾注意到这里?这不仅仅折射了一种网络现象,也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其它问题,带给人们思索和拷问。作者第一部分真实记录了一张网络照片带给这段铁路的效应,第二部分描写了自己前往后的亲身感受,除了体验“爱情隧道在时光的酝酿之下生出令人窒息的美,我还要寻找一下对这里老火车站和废旧铁路曾经有过的一些感情和眷恋。”作者发出感慨:三十年前旧地重游,早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结尾意味深长,留给人更多的回味,推荐共赏!【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23 19:41:02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2-23 20:09:56
  欣赏学习,祝老师在荷塘佳作频频!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老土        2017-02-23 20:11:34
  作品具有现实意义,祝您再创佳作!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梨园枝        2017-02-23 22:11:05
  谢谢土老师鼓励,祝编安!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23 20:19:17
  风景美要留住,带动经济要抓住,而安全最重要,生命价更高。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配和好合理治理!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2-23 20:20:30
  欣赏学习反映现实热点时事随笔,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梨园枝        2017-02-23 22:09:47
  感谢老师鼓励。
6 楼        文友:梨园枝        2017-02-23 22:08:52
  谢谢红叶老师编辑、点评!
往事如烟随风飘远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