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云】邂逅白濑的前世今生(散文)
邂逅一个小乡镇,只有一天的时间,爱上“白濑”两个字,却足以铭记终生。
看过白濑简介后,便一直对这个拥有多处自然风光的乡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能够参加安溪作协组织的“白驹过隙,展望未来”采风活动,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
一接到文友周牵连的邀请,得知活动在放假后,我便立刻应允了。这次活动让我与多位泉州作家亲近,一起追寻了白濑的前世今生,邂逅了一幅最纯美的农村生活场景图。
一、初见寨升宫
在乡政府完成“安溪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后,我们便直奔采风第一站——寨升宫。
到达目的地后,前方有一位身着崭新中山装的老先生已恭候多时。原来,他就是讲解员。
老先生精神抖擞,一看到我们过来,便热情地打招呼,并且为我们详细地讲解这寨升宫的来历。
寨升宫很小,其貌不扬。如果不走近看,你根本看不出它里面还供奉着观音菩萨。这座小庙到底始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只知道它是1978年才集资修建而成的。宫内外各有一副对联:红颜两相照,丹心独自明;西方翠竹千年翠,南海莲花九品香。据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寨坂村的不同姓氏信众都会一同为观音做“佛生日”。
听完介绍,四处游览了一番,我们便上车向第二站——白濑水库出发。
二、展望白濑水库
当我站在空旷的白濑大水库坝址前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当听了乡干部的介绍及看了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介绍后,我才发自内心地感到震惊。
这个地方风景还是挺美的,背靠巍巍青山,满眼尽是苍翠的林木。听说这个工程影响范围涉及安溪和永春2个县5个乡(镇),15个行政村及2个集镇所在地,共需迁移人口三千多人。我们今天到达的长基村也在其中。
白濑水利工程是国务院加快推进建设的全国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省(8+1)水利重大骨干项目。水库大坝坝址位于白濑乡长基村大桥上游1公里处。据预算:库区及控制流域面积968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6.5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供水量22.66亿平方米,年均发电量1.85亿度。
这项工程的开发任务在于: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并为改善下游灌溉、生态用水创造条件。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调整蓄西溪径流,与东溪的山美水库等工程联合调度,根本上解决泉州市中长期缺水问题,并大幅度提高下游防洪减灾能力,提高区域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想到这么美丽的村子以后即将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我心里除了感到遗憾外,更多的是对这项工程的美好展望。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家园,是为了保存更多人的家园。从长远利益来考虑,这个水库确实值得开发建设,只是要劳师动众,让这些人背井离乡,牺牲小我,保全大家了。
三、倾听白濑溪声
带着些许惋惜,我们离开了这里,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车子在村口停下了,我们便开始步行,寻找传说中的“峒崆涧流”。一路上小路迂回曲折,仅能容得下一个人行走。
一路上风景无限旖旎,令我们这群作家们频频伫足欣赏。如果我说这里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绝对不会夸张。
阡陌之间,尽是绿意葱茏,野花斗艳。菜园里的大白菜,白萝卜长得正旺,引得我们一阵口水直流。硕大的芥菜懒洋洋地散落一地,貌似不怎么受人欢迎。
低矮的小土房,屋檐的黑色的,墙则白色的。如果不是屋外一条长长的绳子挂着几件正待晾干的衣服,你绝对猜想不出这样的矮房子也能住人。
一路上人迹罕见,只有紫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小花在前面为我们引路。更叫人惊奇的是,小路两旁可见清澈的溪流,也不知道这水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走到半路时,突然远处传来火车的呼啸声。等我们赶到时,只能瞧见火车的背影。想不到在这个穷乡僻壤里,竟然还有火车经过。火车的轰鸣声,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小村庄未来的希望。再远离城市的地方,只要有了路,有了通向外界的通道,就不愁不会发达。
一边倾听白濑的溪声,一边观赏着这无边山色,我们走得极其缓慢,似乎在赶赴一场盛会。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峒崆涧流”。这个地方有一棵据说很灵验的百年枫树,这棵老树保佑山上的潺潺溪流经一天然横石洞穴山口,形成了一条飞流直下的小瀑布。
瀑布是真的很小,水也是真的很清。我们站在大石上,远远地望着这条小细流,遥想它百年前壮观的模样。
说来也奇怪,刚才一路上除了我们,几乎不见任何村民。怎么,我们一到这里,不知道从哪里冒出几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他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客人?
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家也跟在我们身后,不解地问我:你们是来干什么的呀?
“我们是来这里参观的。”我微笑着对他说。
老人家似乎还是觉得费解,他摇摇头朝前方走远了。而那群可爱的小孩子,却一个劲地跟着我们,似乎想要探清我们前来的目的。
随行的摄影师立即把镜头对准这群聪明的孩子。看着他们那纯洁无邪的眼神,我心里突然涌起了阵阵感慨:“多好的地方呀!看这些孩子们能够到处玩耍,丝毫没有学习负担,真令人羡慕呀!”
四、回味白濑美食
从山涧走出,我们还去了福山堂、王帽山、莲花岩等地。每个地方各具特色,颇有一番景致,值得令人反复留连。
在白濑乡,我们不仅欣赏到够美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路上,随处可见鸡鸭在山间觅食,更有又肥又壮的大猪躺在猪圈里睡懒觉。
每每看见鸡鸭出没时,我们都会互相打趣:待会问一下一斤多少钱,带几只回家去吃。
那些黑鸡白鸭不知道我们在打它们的主意,还主动跑到我们跟前,一点也不怕生。
那天,我们在乡政府里简单用餐,却尝尽了山间美味,至今仍是余味无穷,着实想得很。
吃的是家常的白米饭,喝的是鸡汤鸭汤,纯天然的味道,甜而不腻。菜是自家种的,没有污染,没有添加色素。绿是绿得耀眼,白也白得亮堂。单是从这卖相来看,已经养足了我们的眼。更别提那些山猪肉,兔肉,羊肉,牛肉啦!
可以说,这是生平第一次吃那么多肉啦!平时无肉不欢的我,吃足了瘾。那么香的肉味诱得我停不下手中的筷子,如果不是肚子安放不下那么多美食,我还真想不停地吃下去。
瞧这村里人,平时应该也很少走出去。白天所看到的村民以老人小孩居多,年轻人极为少见。可能都出去工作了吧?
回想在福山堂看到的热闹景象,我突然好奇:福山堂进殿就搞得这么隆重,特意邀请了歌手来村里表演节目,那么过年时,这里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刚才一路上看到妇女们人人手上端着供品,满脸笑容地朝大殿走去。那些供品都是非常稀奇的:猪头、成盘的大豆腐、成捆的大金纸、大香……
这些平时不多见的食物都被村民们搬上了供桌,可见他们的虔诚之心。
坐在餐桌前,我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一些童年时才可见的画面一幕幕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看着人们兴高采烈的模样,我似乎也被感染了,提前进入过年的欢乐之中……
从白濑采风回来,有一段好长的时间,我都还一直沉浸在那个世外桃源里。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