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征文】油菜花开
一
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可父亲这么多年来,从未踏出大门半步。
作为儿子,他的心里总像有块石头一直横在那里,不舒展。
父亲过完年就满六十岁了。在城里,六十岁的男人刚刚退休,还年轻得跟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差不多。在乡下,父亲长年累月干农活,加之母亲离开得早,一个男人缺少女人的照顾,老得更快。母亲走的那年,他只有两岁,还太小,根本记不清母亲长什么模样。如果不是父亲珍藏着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他就真的不知如何去想象母亲的容颜了。
还别说,他在内心十分佩服父亲。因为母亲实在是长得太漂亮了。据说,她是红桥乡方圆百里的一枝花。照片是四十多年前照的。那时,还是大姑娘的母亲,顶多也就十五六岁罢,梳着一对长长的大辫子,穿着红袄黑裤,站在一大片黄灿灿的菜籽花的田埂上,别提有多美。
对了,他认为母亲最漂亮的,是眼睛。那是一双标准的丹凤眼,据村里老一辈人说,能生那样一双眼睛的女人,一生都会有富贵命。
当年,母亲站在春天的田野里,眼望前方,前方能有什么呢?母亲又在想些什么呢?
前方有高山、河流、树木、鲜花?
当然不是。
那是有水牛、野狗、成群的小鸡和水鸭?
也不是。
是有父亲正在面前举着相机,还有美好的未来、远方和诗?
对,对的,一定是这样。要不然,那双眼睛,是不会那么的传神而生动的;要不然,那目光中也不会充满阳光、兴奋和斗志的。
二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他还没有找女朋友。在心里他非常的好奇,父亲究竟是用了什么高明的办法或手段,才把貌美如花的母亲追到手的?虽然成年以后,父子之间几乎无话不谈;可是,作为儿子,这样的话题在父亲面前,他却不好意思张嘴。试过好几次,最终又都咽回到肚子里。他也曾经偷偷地翻过父亲年轻时留下来的东西,希望除了母亲的那张相片,能发现什么日记、书信之类的文字记载。结果,他一次又一次失望了。也许,父亲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当年父亲其实是撞上了狗屎运,误打误撞轻而易举就俘获了母亲的芳心。如果是这样,那张相片又为何完美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呢?以他对父亲的了解,父亲是一个做事非常细致的人,更是一个感情丰富的男人。如果,父亲不是对母亲一往情深,换做稍微随便一点的男人,是根本保管不好相片的。因为在七十年代的乡下,相片还没有地方可以过塑胶的。
去年国庆节,二十八岁的他结婚了,妻子虽说长得不错;可是,若论外貌,真要与母亲比起来,妻子还是要逊色三分的。当然,处家过日子,美貌不能当饭吃。只要人贤慧,性格好相处,孝敬长辈就行了。所以,他又是幸运的,以上几点,他的妻子全部合格。
成家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他发现父亲却老得更快。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记得小时候,父亲最大的娱乐,就是喜欢唱戏。除了黄梅戏,父亲最喜欢唱的是青阳腔。无论白天父亲干农活多累,晚上只要哪个村庄演戏或演电影,父亲必去。去的时候,一定会带上他,因为他会帮父亲扛凳子。受父亲的熏陶,他也成了小戏谜;从小学三年级起,他就帮着父亲抄戏词戏曲。只是自从分田到户以后,农村唱戏学戏的人少了,父亲就算想唱,却少了听众。渐渐的父亲只好改看电视剧,有两部片子,好像叫《醉打金枝》和《薛仁贵与王宝钏》,父亲百看不厌。
按照经验来说,老人怕过冬天。只要冬天过了,那么再差的身体,只要不生什么大病,多活一年就不成问题。眼前的问题是,每年一到三月,油菜花开的季节,父亲的情绪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整天会变得心神不宁、默默无言,郁郁寡欢。他好几次看见,父亲手里拿着母亲的照片,偷偷地流泪。
三
近三年来,每年春天,他都想策划一次全家旅游,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让父亲去外面散散心。可是,父亲却坚决不同意。他知道,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根本不缺钱。父亲一向是个开明的人,决不是怕花钱。到底是为什么呢?他完全想不透。如果长期这样,他真的十分忧虑:父亲一定要开心啊,父亲一定要多活三十年啊,父亲一定要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啊。因为只有这样,他觉得才能对得住去世多年的母亲。
今年春天,他决定来个先斩后奏,不去远的地方,就去婺源,全家三人自驾游,那里的油菜花开得最好,是全国风景最美的乡村。只要父亲上了车,就由不得他了。这个办法,还是妻子提出来的。妻子说,人老了,基本上和小孩子差不多。若是由着老人,什么事也办不了,因为健康是不能等的。他认为妻子说得太对了,这个世上,唯有健康是不能等的。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婺源回来不到一个月,父亲的身体状况急剧直下。在县城人民医院住了半个月,医生说无力回天。但又查不出父亲到底是得了什么病。逼问急了,主治医生只好说,是老年抑郁症,因为你父亲已经失去了求生的本能。
父亲失去了求生的本能?
不会的!不可能!
就算打死他,他也不相信。从他记事起,父亲就一直顽强地活着,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又当爹又当妈地把自己拉扯大,好不容易等自己考上大学,毕业了考上了公务员成了家,有能力让父亲晚年过得好一点,父亲应该感到满足和高兴呀,为何反而失去求生的本能呢?
无能的医生,简直是信口胡说!
不行,父亲才刚满六十,他要将父亲转到省城的大医院去。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
四
办完父亲的丧事,傍晚他开始整理父亲的遗物。
村子里静静的,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如果不是屋顶上的炊烟和偶尔响起的几声狗叫,这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村子。
整个村庄,住了六十二户人家,原本共有二百六十八人,现在只有二百六十七人。这个人数,是村长过年时统计的。平时,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妇女不足五十人,青壮年都去外地打工或经商去了。照这样下去,红桥乡的很多村庄,都可以合并了。如今父亲走了,他也只能逢过年的时候回来看一看祖屋。
在一本发黄的手抄戏词本里,他意外地发现了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信封上写着:焕儿亲启。
李焕初,是他的名字。原来,这是父亲留给他的。父亲的信足足写满了三页纸。
读完信,对于这次去婺源的策划,他追悔莫及,忍不住嚎啕大哭,惊动了正在厨房洗菜的妻子。妻子读完信,双腿颤抖着跪了下去。于是,夫妻二人泪眼相对,长时间如两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焕儿:
我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趁今天有空,我把我想说的话都告诉你。有些话,我不希望当面告诉你,因为我缺少勇气,也怕影响你的心情。当你发现这封信的时候,说明我已经走了。
焕儿,作为父亲,我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因为有一个秘密,我一直对你隐瞒了二十九年。如果今天我不说出来,怕是要带到棺材里去了。
还记得你母亲那张照片吗?那是你真正的母亲,而我,只是你的养父。你的母亲,也不是我的妻子。这辈子,我没有结过婚。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除了我,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四十五年前,我刚好十五岁,读初二,和你母亲是同班同学。你母亲那么漂亮,是当时公认的全校的校花;也有人说她是五十年也难遇的一个大美人。那时,我年轻气盛,学习成绩也好,和班上二十多个男生一起,加入到追求你母亲的队伍里。那时,在班上男生和女生是很少说话的。如果一个男生看上了女生,只会偷偷地给她写纸条,应允与否,只能静等回音。胆子大的,会在放学的路上拦住女生。不过这样做,很冒险,万一女生看不上你,会向老师告状,那就惨了!所以,我只能偷偷地喜欢你母亲,尽量不让她知道,更不敢写纸条。也许是老天特意给我机会,你母亲有两个学期都坐在我的前排,我每天的主要精力就是看她的背影,观察她的一举一动。
那年春天,学校周边的油菜花开得正艳,每天傍晚我们住校的寄读生喜欢拿本书到郊外去读。我发现,你母亲经常和班上的一位名叫李国兵的男生约会。当时,我心里非常不服气。因为论外表,李国兵没有我个头高,长得也没有我帅;论成绩,李国兵比我更要差一大截。凭什么你母亲喜欢他而不喜欢我呢?为此,我曾经恨过你母亲,更厌恶那个李国兵。直到有一天,你的母亲主动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的恨意一下子就全消了。我现在还记得,你母亲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
“李爱喜,你能告诉我今天的英语作业是什么吗?上课时我没听清楚!”
从那以后,我与你母亲之间,才开始多多少少有过语言上的交流。冰雪聪明的她,一定可以看出我在暗恋她。只是,我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等待着她能对我有某些表示。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傻得可爱。明明自己喜欢对方,不敢大胆地说出来,反而奢望女孩子会主动,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转眼到了初三下学期,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有一天我突然得到消息,说你母亲辍学了!
为什么?
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后来过了很久,学校有人在传,说你母亲怀孕了。有人看见你母亲和李国兵滚在开满黄花的油菜地里。起初,我不相信。后来,李国兵也转学去了县一中。我才相信这是真的。我设法找到你母亲家的住址,拼命地给她写信,却未见回音。从那年开始,我在心里就讨厌三月,更讨厌那些没心没肺每年都盛开不误的油菜花。
一年后你母亲给我回了一封信,信中夹着那张她在油菜地的相片,我视如珍宝。不用想,那是李国兵帮你母亲照的,当时他爸爸在乡供销社上班拿工资,家里条件好,买得起相机。
高考落榜以后,因为家里穷没钱复读,我一心听天由命在家当农民。只是,我心中依然放心不下你的母亲,四处托人打听她的消息。原来,她辍学后很快就带孕出嫁了,男的是一个做木匠的孤儿,比你母亲要大十多岁。
古戏里都唱红颜薄命,看来我不得不信。在你两岁那年,一次全乡兴修水利的工地上,上千人的场面,从山上飞下来的一块大石头却偏偏砸在你母亲的头上,当时你母亲还正怀有身孕。一年后,你的养父又得肺癌去世了。于是,我领养了你,决定终生不娶,带你离开了家乡,更确切地说,是想避开你的生父李国兵,来到现在的红桥乡生活,对外宣称你母亲早年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一张有着油菜花开的照片。焕儿,你要帮我完成一个心愿:你一定要去看望一下你的生父李国兵,代我向他说声“对不起”,如果不是因为我,也许你们父子早就团圆了,请他原谅我的自私。我都打听好了,他就住在县二中教工宿舍三栋401室,退休前是二中的副校长……